地道的土鸡、刚从溪里捞起的鲜鱼、自家种的时令蔬菜……简单的烹饪却带来了城市里难以寻觅的美味。
席间氛围融洽,相谈甚欢。
饭后,众人在一栋视野最好的别墅露台上休息,喝着清茶,俯瞰着整个村落的美景。
霄云沉吟片刻,看向导演和何老师,开口道:“导演,何老师,这个地方确实非常棒,硬件设施也好,初衷也非常好。
就是……位置相对偏僻了一些。如果只是做传统的慢综艺,虽然有固定受众,但要想快速引爆话题,带动这里的发展,可能力度还不够。”
导演闻言,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霄云老师有什么高见?请讲。”
“我觉得,节目的模式可以稍微改一改。”霄云组织着语言,他的思路在亲眼看到这片山水后变得愈发清晰,“我们可以邀请一批艺人,但不是让他们来‘体验’生活,而是让他们来‘经营’这里。”
“经营?”导演和何老师对视一眼。
“对!”霄云越说思路越流畅,“我们可以把这里定位成一个‘创意度假民宿’或者‘艺术家创作基地’。
让艺人们分工合作,有人负责餐饮接待,有人负责客房服务,有人负责活动策划。
利用他们自身的人气和影响力,真实地吸引游客(可以是真实预约的粉丝,也可以是节目安排的素人)过来住宿、消费。
这样,节目的看点就不再仅仅是艺人们内部的互动,还有他们与真实外部世界的碰撞,更能直观地展现如何用明星效应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和知名度。”
何老师眼睛一亮:“这个角度很新颖!把‘体验’变成‘创造’,戏剧性和真实性都会更强。”
“还没完,”霄云继续补充,这是他昨晚挂了电话后就在思考的方向,“光是经营民宿,格局或许还可以再放大一点。我们可以邀请一些音乐创作人常驻在这里,这里的环境清幽,非常适合寻找灵感。
平时,我们再阶段性邀请一些歌手过来,这些创作人可以为他们量身写歌,或者歌手来这里寻找合适的作品。
同时,何老师,你们番茄台不是有自己的小说阅读平台吗?可以从平台上邀请一些热度高的作家,也入住到这里进行创作。”
导演听到这里,微微吸了口气:“邀请作家和音乐人?霄云老师,这个想法很大气,但是……这么多领域的嘉宾,光是通告费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啊?成本会不会太高了?”
何老师若有所思地接话:“霄云,你的意思是,打造一个跨界的‘灵感社区’?用作家吸引对Ip感兴趣的影视方和艺人,用音乐人吸引歌手和乐迷,再用这些艺人和歌手的人气反哺这个地方和我们的节目?形成一个闭环?”
“没错!”霄云赞赏地看了一眼何老师,“就是这个思路!而且,谁规定一定要请那些天价片酬的一线顶流?我们可以请一些有潜力、有才华但知名度稍逊的三四线艺人,或者一些处于上升期、需要曝光度的新生代。
他们的配合度可能更高,也更愿意通过这样的节目展示自己多元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