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雨霁试图用筷子夹起一块滑溜的卤牛肉,几次失败后,小嘴一撇,干脆弃筷不用,小手“嗖”地一下就抓了过去,成功捕获目标,得意地塞进嘴里,酱汁立刻糊了半边脸。
旁边的霄雨馨有样学样,也用勺子舀起一勺土豆,可惜手劲控制不佳,一半送进了嘴里,另一半则天女散花般洒在了围兜和餐桌上。 霄雨雯专注于用筷子敲打碗沿,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自得其乐。
最小的霄雨辰则对吃饭兴趣缺缺,更热衷于把米饭一颗颗捏起来,研究它们的形状。
现场可谓一片狼藉:有挥舞筷子的,有乱用勺子的,更有直接上手的;一边吃一边掉,米饭、菜汁、肉屑点缀在桌面、地板和他们的衣服上。通常一顿饭吃完,四个孩子都得从头到脚换一身行头。
偶尔,已经上小学的明达和城阳这两位“小姑姑”会试图维持秩序。
“雨霁,要用筷子!不能用手抓!”
“雨馨,好好吃,别掉得到处都是!” 然而,她们的权威在“美食”当前时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小家伙们要么充耳不闻,要么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姑姑,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停。
更让人头疼的是,孩子们之间那种微妙的“竞争”意识。
看到爸爸给雨霁夹了她爱吃的菜,另外三个立刻就会嚷嚷起来:“我也要!”
“爸爸,我的呢?”
“那个,那个菜菜!” 若是教育他们要懂得谦让,结果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姐姐吃!”
“妹妹吃!”
“弟弟吃!”
“姑姑也吃!”
一块肉能在几个人的碗里旅行一圈,最后谁也没吃上,还可能在推让过程中“啪嗒”一下掉在地上,引发新一轮的混乱。
因此,等这四个小祖宗放学回家,伺候他们吃完晚饭、清理完“战场”后,家里其他大人早就饥肠辘辘地快速解决完自己的温饱问题了。
“你们几个,快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霄云站在儿童餐厅门口,中气十足地喊道,如同指挥官下达指令。
“走咯!洗手手!” 明达这位孩子王立刻响应,熟练地开始组织秩序,“排队排队!雨霁站第一个,雨馨第二,雨雯第三,雨辰你最小,站最后,姐姐牵着你。”
卫生间门口,很快排起了一支小小的队伍。
明达和城阳像两位尽职的小保育员,搬来小凳子,扶着弟弟妹妹站上去,监督他们用儿童香皂仔细搓揉小手,连指缝都不放过。“手心手背都要洗哦!”“对,搓出泡泡来!”
而在儿童餐厅里,霄云已经按照人头,将饭菜分好。
每个人的小碗里盛着软硬适中的米饭,旁边的小盘子里则搭配好了炖牛肉、卤牛肉块以及一些易消化的蔬菜,营养均衡。就等着小主人们净手入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