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装载物资的间隙,孙经理带着雷洪汕参观了一下整个钻井平台。
这个平台下水十年,是国内自主建造,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钻井平台之一,虽说技术和性能还有个头上已经逐渐落后给新晋的后辈,但它依旧是国内不多的大尺寸钻探平台之一。
之所以选它参与这次的前期建造工作,是因为它不仅自身个头足够大,钻机功率十足给力,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年设计建造时,设计师考虑到一专多能这样需求,就特别增加了部分性能的冗余;
例如平台的发电功率最高值,钻机的输出功率,以及平台排水量增大余量这些,增加的余量势必增加了造价成本,可这些多出来的成本,却使得这个平台能有余量应对更多更复杂的任务。
就像即将要面对的中沙海底井矿的桩眼一样,因为是要打固定桩,它要钻出的洞眼比普通钻井更大,换成同级别平台,钻机功率就不够看了,而这个平台上的钻机就正好足够;其它平台没有设置更长更宽的钻杆仓库,可这个平台偏偏就是有!
走马观花一样参观完这个平台,给雷洪汕最大的一个印象就是,一个大企业,或者说是一个足够体量的国家,不能什么事都得斤斤计较一些成本问题,而是要适当的养一些余量设备和人员,这些设备和人员也许很难派上用场,但一旦需要他们的时候,那就绝对是能顶上最关键、最要紧的时刻。
“孙经理,平台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参观完平台,雷洪汕看着另一边平台自身小吊车正在吊装生活物资时冷不丁冒了一句。
“按计划还剩两天吊装完所有大件物资,三天到四天可以出发了,雷总有兴趣过来吗?”
雷洪汕算了下时间,有些遗憾的摇摇头,这个时候他还要去处理另外一件事,不过他倒是很好奇这个平台会怎样移动。
“钻井平台自己有驱动设备,但是这些设备更多的是调整自身被海流冲击产生的位移,大部分平台长途转移,都是靠拖船进行,不过拖船你也知道,速度慢且受天气水文影响较大…”
说到这孙经理四下张望一下,指着远处的一艘船说道:
“喏,那边,所以那艘船就是负责这次的转运的船。”
雷洪汕手搭遮阳棚,锐利的目光射向那艘船,那是一艘造型很奇特的巨型船只。
他外形有些像亿幸壹号那样的线缆船,驾驶舱舰桥烟囱什么的全部都堆集在了船艏一带,只是它后面是一个巨大且平整的大平台船身,又长又宽的船体让人觉着特别的另类。
雷洪汕一眼就认出了这艘船的来头——半潜船!
这种专用船很大,船体上层建筑大部分都集中在艏部,腾出后面一个长长的平板结构。
它装货卸货的方式也很另类,普通的船装货都是靠在码头用龙门吊或者其它装备辅助把货物装上船,可它偏不!
像如果转运现在这座钻井平台,首先平台会开到一个水流稳定,并具有一定深度的地方停放,然后半潜船就会给自己船体注水,整艘船会平整的向下慢慢潜下去,最后只留下高高的船艏驾驶舱在海面上探头探脑。
这时候整艘船的承载平面会低于被运载平台的吃水最低处,然后半潜船会开动自身的侧向泵推,慢慢的把自己的船体转移到平台下方并利用潜水员或者潜水机械定位和简单的固定。
完成这一步接下来要做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半潜船会开始排水,巨大的浮力会将半潜船加整个几万吨的货物一起升举浮出水面;卸货过程就是把装货过程反着来一遍就行。
也别觉着这船几万吨的装载能力就夸张,世界上最大的半潜船运载能力超过十几万吨,龙夏国内最新下水的半潜船装载能力达到了十万吨,为世界第二,理论上,除了那艘八万余吨的胡建舰不好说能不能装上去,现在的航妈全都能装!
至于为啥八万余吨的胡建舰不能装……谁特么的知道这个余字余了多少!!
龙夏国有些人很“坏”,很“小心眼”的,国外的人都是往大了标,就像丑国船只喜欢用九百多公斤为一吨的短吨,存粹是一种障眼法的虚标,而龙夏国正好相反,最喜欢用最低的数值的反向虚标。
就像打珐兰栖路边一条的大霹雳15,说明书上标注是大于等于145公里,实际作战时,特么的一百八十公里外的路边一条刚起飞就被揍下来了!
说回半潜船,别看描述的夸张了点,但这些半潜船还真不夸张,它除了运载各种海上钻井平台这些超大件货物外,还经常帮着运送军舰、潜艇这些高价值的军用舰船;你说为啥军舰不自己开回港口?那肯定是军舰撞烂了不能开了!前两年丑国的一艘驱逐舰的指挥官们开小差发生碰撞,在船舯部分开了一个大口子,最后就是联系了半潜船把它从事发地不远的港口万里迢迢的拉回丑国。
而用半潜船运送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快、稳!
半潜船的特点就是宽大,吨位也大,这使得它在航行过程中异常的平稳,三五级海浪跟玩一样轻松应对,航速也比海上拖曳要快许多。
说了这么多半潜船的好处,肯定是要首选半潜船,但这个世界上能生产半潜船的国家就两个,龙夏国就是其中之一。世界上大型半潜船数量有限,超过五万吨运载能力的就那么十几条,龙夏国就占了一半以上,而且都是龙夏国国产,没办法,这玩意龙夏国就是想买,另外一个国家也不敢得罪丑国卖啊!
再加上这些特殊订单其实并不算多,而且基本上都是有较为严谨的生产计划,例如某个钻井平台预计明年6月竣工交付,而这平台的运输订单,实际上去年就已经下单了,像雷洪汕这次临时增加的作业还真难插队。
但凡事总有例外,像一些国家重点工程,或者重大突发事件,自家有装备就可以不计成本,没有条件的立刻前来支援。
雷洪汕不知道远处那艘半潜船是怎么被调动过来的,但他能知道,在自己不知道的背后,有若干双来自高层的大眼正盯着自己,默默的在背后帮着摆平自己所无法能够处理的麻烦。
不动声色的将这些背后的助力记在心底,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人家都这么帮你了,雷洪汕也不能掉链子给大佬丢脸。
来到钻井平台的会议室,负责这次钻井打桩作业的工程部负责人基本都在这了,孙经理向这些人介绍了一下雷洪汕,雷洪汕现在也不是当年那个没见过大世面的新手小菜鸡,落落大方的和这些工程师们握手后,雷洪汕先发表了一下致辞对各位的感谢和对工程的期待,随后便抛出工程上的几个问题。
感谢龙夏国之前就已经对这座海底死火山进行了详尽的勘测,火山体的成分,内部岩层泥层和矿层分布都已经基本上有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理论上,这座钻井平台过去找到位置就可以开工干活钻眼了。
但施工的难点主要是在定位的准确上。
陆地上可以通过卫星,地面测量来减少误差,可在海底这些东西都用不上,如果定位不准,那么原本应该打出来一个圆型的桩座,搞不好就会打成椭圆,甚至梅花形……
当然不会那么夸张,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误差几个毫米几个厘米还在允许误差值内,但设计施工图中,大过三个厘米……那就会对上层建筑的连接带来无法修正的灾难。
还好国内早就已经有解决办法了。
激光!
没错,地面上现在都使用激光测距仪了,精度能达到毫米级的水平,而水下虽然并不利于激光的使用……但别忘了龙夏国的激光研究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在技术总负责人鲁工程师的介绍下,一台和一台双开门柜式冰箱差不多大的海底激光仪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玩意个头大就意味着功率高,能用功率提高测量距离,而且专门针对海水使用的光谱频段能让它在海水中传输距离更远,既能用折返式的测距,也可以通过线路连接专门的接收器,通过光学输送和线路回馈数据分析,从而更加精准的测量出海底坐标。
这玩意的造型下半截是个大基座,也是兼电源部分坐在海底,它的上面的上半截是可以360度转动,兼主探测头上下负25度上扬60度活动的,基本上能满足85%的复杂地形使用。
可最让雷洪汕有兴趣的就是它上面那部分,因为这造型……总让雷洪汕想起某个表情包里,一个大大的大眼睛家伙“看”着你,似乎在问你:
“照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