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9章 玻璃盏(1/2)

程曦的手指轻轻拂过那盏元代琉璃盏的边缘,冰凉的触感下仿佛涌动着七百年的温度。琉璃盏呈深蓝色,盏身有细密的开片纹路,在书房灯光下折射出星辰般的光点。她取来放大镜,俯身仔细端详盏腹处雕刻的缠枝莲纹——每一片花瓣的弧度都恰到好处,既符合力学原理,又蕴含着禅意。

“你看这里,”她唤来丈夫,指着盏底一处几乎看不见的印记,“这是匠人的落款,张舜甫。我查过资料,他是元代大都最有名的琉璃匠人。”

皓辰凑近细看,温热的呼吸拂过程曦的耳畔。“所以这盏琉璃,很可能是宫廷御用?”

“不止如此。”程曦翻开一本厚重的图册,指着其中一页元代宫廷画作《夜宴图》的局部放大图,“看这张桌子角落,是不是有一盏深蓝色的酒具?”

皓辰对比着实物与画作,惊讶地发现纹路几乎一致。“所以这盏琉璃盏,曾经出现在元朝皇帝的宴会上?”

“更奇妙的是,”程曦眼中闪烁着发现的光芒,“根据家族记载,这盏琉璃盏是我们家世代守护的契约信物。先祖曾是大都琉璃匠人,在战乱中保护了这件珍品,从此立誓代代相传。”

夜深了,孩子们都已入睡。程曦独自回到书房,轻轻捧起琉璃盏走向窗边。月光透过琉璃,在墙上投射出蓝色的光斑,如同波光粼粼的水面。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看到的类似光影——原来记忆的线索早已埋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程曦沉浸在“梨园灯影”系列的创作中。她将琉璃盏的缠枝莲纹重新设计,融合现代审美,绘制出一系列草图。同时,她拜访了多位文物修复专家和琉璃工艺传承人,学习古老的琉璃制作技艺。

“小姨,这是什么呀?”五岁的小女孩儿踮脚看着工作台上新烧制的琉璃试样。

程曦将孩子抱到膝上,“这是你小姨我在学习怎么让古老的美,在今天重新发光。”

她带着孩子们参观琉璃工艺作坊,看着炽热的琉璃液在匠人手中变幻形状。睿睿专注地看着,突然说:“就像我们玩橡皮泥一样,不过这个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

程曦欣慰地笑了。传承的种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在深入研究过程中,程曦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琉璃盏的内壁有一处极细微的凹凸,在特定角度的光线下,能隐约看出是一个汉字。她请教了文物专家,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扫描,发现那竟然是一个繁体的“信”字。

“这很罕见,”老专家推着眼镜说,“元代琉璃器皿很少出现汉字,更别说以这种方式隐藏。这应该是匠人的特别设计。”

这个发现让程曦激动不已。她开始查阅更多关于匠人张舜甫的资料,发现他曾在元代宫廷服务二十余年,以技艺精湛、守信重诺着称。一件史料记载,他曾经为完成一套琉璃器,整整三年不接其他工作。

“信...”程曦喃喃自语,指尖轻触那个隐藏的文字。她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那位古代匠人对承诺的坚守,与自家先祖守护文物的誓言不谋而合。

灵感如泉涌来。程曦重新调整设计,将“信”字的变体巧妙融入新系列中。她选用现代琉璃工艺,结合传统缠枝莲纹,创作出既有古韵又不失当代感的灯具、茶具和装饰品。

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烧制一盏主体灯具时,程曦反复试验了十几次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琉璃要么开裂,要么色彩不均匀。连续熬夜让她疲惫不堪。

一天深夜,又一次失败后,她独自坐在工作室里发呆。皓辰悄悄走来,递上一杯热茶,就像那晚在书房一样。

“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他轻声道,“这份传承随着你流动到了现在。流动的过程中,遇到礁石是很正常的。”

程曦抬头看着丈夫,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她端起那盏元代琉璃盏,感受着它的沉稳与坚韧。

“你说得对。七百年前,张舜甫能够用简陋的工具创造出这样的精品,我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

第二天,她调整了配方和烧制工艺,终于成功制作出理想的作品。当那盏融合古今的琉璃灯亮起的瞬间,整个工作室都被温暖而神秘的光芒笼罩。琉璃的质感既通透又厚重,光影在墙上绘出莲花的轮廓,宛若时空的对话。

“太美了!”前来参观的好友们赞叹不已。

程曦的“梨园灯影”系列一经推出便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因为作品本身的美感,更因为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故事。一家博物馆甚至提出合作邀请,希望将元代琉璃盏与她的现代作品共同展出,展现传统工艺的流变与发展。

展览开幕那天,程曦特意带着全家老小一同前往。在展厅中央,那盏元代琉璃盏静静地陈列在特制的展柜中,旁边是程曦创作的系列作品。古今对话,相映成趣。

“小姨,那就是我们家的宝贝吗?”小女儿指着琉璃盏问程曦。

“不完全是,”程曦柔声回答,“它不只是我们家的,它是属于整个中华文明的宝贝。我们只是暂时的守护者。”

皓辰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骄傲与理解。

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题为“信之光”的大型琉璃装置。程曦以元代琉璃盏为灵感,创作了一组由大大小小的琉璃盏组成的灯群,光线透过层层琉璃,在墙上投射出若隐若现的“信”字影迹。观众行走其间,仿佛穿越在古今交织的光影长廊中。

一位白发苍苍的文物专家在装置前驻足良久,对程曦说:“我研究元代琉璃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富有创意又尊重传统的现代表达。你不仅理解了它的形,更领悟了它的魂。”

程曦眼眶微热,她知道,自己终于真正理解了传承的意义。

夜深人静,全家人都已入睡。程曦独自来到书房,再次捧起那盏元代琉璃盏。月光下,琉璃深处的蓝色仿佛更加深邃,那些细密的开片纹路像是时间的年轮,记录着无数个这样的夜晚——元代的匠人在灯下打磨,先祖在战火中守护,外婆在老宅中擦拭,而今她在都市的书房中凝望。

“我会继续传递下去的,”她轻声对琉璃盏说,如同立下一个新的誓言,“不仅通过我的作品,更通过对孩子们的教育,让这份‘信’的精神永远流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