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7章 好的大学没有农村孩子(1/2)

只有食用油依然紧缺,每人3两的定量迟迟未能恢复。

清晨,王小北从被窝里爬起,照例前往学校。

倒春寒让人直打哆嗦。

刚脱下棉衣没两天,一场春雨袭来,又不得不把厚重的棉衣穿上。

到学校后,就见裴宇航等人正情绪激动地议论着什么。

“出事了。”

袁国庆则在一旁拉了拉王小北的衣袖。

王小北疑惑地望去,只见桌上摊着一份日报。

报上说,六中高三和四中高三年级的学生联名给上头写了信,反映学校党支部存在路线问题。

上级将派遣工作小组前往六中调查此事。

裴宇航随即表示:“六中的校领导显然在路线问题上犯了迷糊,没有处理好‘依靠谁,团结谁’的关键。”

在他看来,像他们这样大院长大的孩子,理应成为团结的核心。

范冠等人则小声议论:“我们觉得六中在执行路线上做得不错,重视个人表现,不单纯以成分论英雄。”

即便范冠去年底成功接到入团通知,但发言时仍显得不够自信。

这话出自特定之人,裴宇航不便直接反驳。

这群人争论不休,而在高二,高三那边,行动已经悄然展开。

学生们自发组建了各种“学习小组”,成员多为大院子女跟工薪阶层子女。

“虽然我不待见裴宇航那小子,但他的话似乎不无道理。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知识分子或富裕家庭的子女。”

袁国庆在一旁低语。

王小北听后陷入沉思。

的确,如今能进大学的多半来自过去的富户或知识分子家庭。

说到底,这事儿从根上就不公平。

这几年状况略微好转了些,

可增添的多半是城里孩子,乡下出身的大学生依旧寥寥,底子不同,差距明显。

望着那边满眼新奇的柯秋露,还有范冠那些人,他们此刻全无危机感。

在他们眼中,己头上变,那就风平浪静。

不光柯秋露,范冠,多数家境富裕的人都是这心思。

“嗨,你们听说了吗?清大附属中学的学生,为了这议题都动起手来了。”

正思索间,旁边有人小声议论起来。

王小北转头看去,是赵景龙。

清大附属中学,成立时间不长,六十年代初才落成,去年才送走首届高三毕业生。

但学校里头,多的是干部家庭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

很少见普通人家的孩子。

了解了一下,王小北明白了原因。

那儿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孩子虽然多,但不是有钱人,比范冠他们更有底气,毕竟是少数中的精英。

因为这个争论,学校分成了两派,争论环节还会打架。

“哎,王小北,今天放学后有团会,别忘了啊。”

正琢磨呢,门口来了个男生喊他。

王小北颔了颔首,“行嘞,清楚了。”

初中部的团组织升级成团委了,他成了里面最早入团的一员。

还是班长,兼任高一的副支书。

支书叫周翰墨,名字普通,但爸爸可是牛人。

团成员得定时参加学习和思想教育。

学校团委老师担大梁。

那时候跟现在可不是一个概念,学校相当看重。

四中,六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别人当笑话看,但学校里的学生对管理很有意见。

学习倒算了,最大的争议在入团审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