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翰墨那帮往日活泼的身影也开始收敛。
与此同时,高二的学弟学妹们接过了活跃的接力棒。
校园里依旧热闹非凡。
不过,这种沉静只是表面的,学习之外的活动依然如常开展。
一来有周翰墨父亲的原因,而且做为年级支书,许多事情还得靠他带头。
方威也没闲着,他正在悄悄布局,为将来大学生活积累人脉资源。
至于王小北,则是尽力保持着与权力圈的联系。
同时避免过于接近,打算看后面的情况。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像周翰墨、方威那样心思活络。
仇晶、简昕昕等同学便是专注于学业。
他们以王小北为中心,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被周翰墨那群人幽默地称为“中庸派”。
“嘿,小北,要不要去清大附中看看?”
这天放学后,袁国庆向王小北发出邀请。
王小北有些意外:“咋了?清大附中又闹出啥新鲜事了?”
“没错,真有事,去吗?”
考虑到清大附中距离不近,足足十五公里,多半路程还是颠簸的土路,来回至少得一个半小时。
王小北想了一下,最终拒绝:“太远,直接告诉我发生啥了?”
“好,咱边走边说,反正顺路能经过你家嘛。”袁国庆催促道。
就这样,王小北随同袁国庆跟柯秋露等人一起离开。
尽管王小北被视作“中庸派”,但他跟袁国庆私交不错。
有自行车的同学载着没车的,分别以周翰墨跟干部子弟为一队。
方威和他的伙伴为另一队,校门口好不热闹。
路上,王小北已经从交谈中得知了事情。
四中的霍浩歌在校报栏贴出了一篇名为《早饭精神》的小文章,引发了关注。
听到这词居然源于清大附中。
王小北暗自琢磨了一阵,最终决定还是不去凑热闹。
今天清大附中或许会很热闹,但他有更要紧的事。
季珊所有考试都顺利通过。
今天要去领她的大学毕业证书,他还打算为她庆祝一番。
季珊应该正在厂子周围等他。
王小北不去,袁国庆并没有多劝,跟着兄弟们一块出发了。
王小北则骑着车,拐向回家方向,直奔工厂。
工厂下班是傍晚五点,他的放学铃响则是5点20分。
等他赶到,季珊已经是一副左顾右盼的模样。
“嗨喽,这位朋友,往哪儿去呀?需不需要顺风车服务啊?”
季珊早早就看到了他的身影,丢给他一个无奈白眼。
环视四周后,径直上了自行车后座。
王小北蹬起车,朝城外骑去。
“嘿嘿,开心吗?”
途中,王小北问。
季珊轻应了一声,随后面色舒展,坦然道:“当然开心,更多的是一种解脱感,实在是累啊。”
王小北会心一笑,心中明白她的那份疲倦。
日复一日,上课到晚上八点半,到家已经是九点。
这样的日子足足坚持了四年,只为读完高中与大学的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