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名不虚传。
不久,一盘热气腾腾、吱吱作响的松鼠鳜鱼也好了,酸甜适口,又是一道苏菜的经典之作。
王小北吃着饭,周遭却有不少投来的目光,夹杂着些许轻蔑与不屑。
光看王小北的穿着,就知道是做什么的,不用想就知道拿出来的钱来路不正。
对此,王小北视而不见。
没办法。
尽管如今没人敢说,但过几个月了,对像他这样的人,背后的指指点点就多了。
当然,没人敢于当面说。
店里的客人稀稀拉拉,有钱人早被干趴下了。
而干部也不会来这样的地方,故而店里并不热闹。
吃完饭,王小北站起身,没有直接去学校,而是骑着车四处闲逛起来。
未来那座铭记历史伤痛的纪念馆还没有建。
秦淮河畔传说中的灯火阑珊也仅仅是个遥远故事。
眼下只剩修河道留下的泥泞。
找了个商店,拨通了邹正阳办公室的电话,确认家里没什么事。
听说小西他们朝陕北去了,他心里一点都不惊讶,去哪儿不重要,平安就好。
确信一切都好,这才放心挂断电话。
在城里晃悠了一整天,傍晚时分,王小北带着证件再次踏上了开往羊城的车。
这一路上,可真是啥人都有。
正值10月份,逼近一年一度的广交会。
车上的大多数组织都是参展队伍,像他这样的旅客寥寥无几。
剩余的空间全被货物占得满满当当。
走走停停,本就2000多公里的路。硬生生拖成了半个多月的旅程,才抵达羊城。
下车的地方,正是先前到过的罗湖车站。
一江之隔,便是港岛。
刚落地,头等大事自然是给家里报个平安,毕竟过了这村就没这店,想再联系就得等回来的时候。
自然,电话那头还是王小东接的。
一番问,得知家里一切都好,他这才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岸边。
此时正值午后,河两岸巡逻的人员不少。
显然是为了防止有人偷渡。
瞅准一个没人的空档,王小北闪身进了空间,再现身时,已经是在河对岸。
身上沾了水,便找了个隐蔽处换了干净的衣服。
反正这边天气热些,换套应景的衣服正合适。
“哔哔……”
刚换好衣服,就见一个戴着绿帽子、吹着口哨、拿着棍棒的家伙走了过来。
“站住。”
王小北见四五个男子围拢过来,心知这是港岛专门守在这边的眼线,近来偷渡者很多。
他故作镇定地理了理衣服,望着这几个步步紧逼的人,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后世电影里的场景。
“阿sir,游泳不违法吧?”
这话一出,对方眉毛拧成了疙瘩:“挺横的嘛,在这儿晃悠啥呢,身份证出示一下?”
说话口音是内地的,可穿着打扮却不像。
保险起见,还是得例行公事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