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火炮的射击技术,村民兵连有各种轻重迫击炮、掷弹筒和小日子留下的九二式步兵炮,炮兵的射击技术大同小异,如果让特战分队队员们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坦克,他们能很容易掌握坦克的使用方法,达到作战要求。
分队还进行了渗透技能的训练,像什么穿越模拟雷区,攀登高山丛林、跨越天堑山涧,看图制图等科目。在孙默的要求下,他们还掌握了一项特别关键的技能,就是侦查捕俘科目,不仅要求队员们学会潜伏窃听、捕获俘虏,还要求能快速审讯俘虏,以及学会拍照摄影等获取情报的手段。
特种作战分队偏向于全能,又兼具各自特长,训练过程是非常辛苦非常累的,同时还需要拥有过人的天赋,训练难度非常大。学会使用电台和懂得密码通信技术也是要掌握的训练内容。
孙默还在部队服役时,我军开始正规化训练。淘汰了许多旧的装备和武器,这也是华夏民兵组织能获得大量武器装备的原因。
孙默当兵的时期,单兵野战行军的标准装备是一支七斤半的枪械,一个两斤的水壶,五斤的弹带和弹夹,二十斤的背包,一斤干粮或是炒面,一斤重的柴火,一斤重量的防毒面具,还有其他杂物共四十斤左右。
如果加上雨衣重量还要加上两斤,雨衣浇湿后重量甚至能达到八斤左右。
一个标准步兵的弹药基数为步枪子弹一百五十发,冲锋枪子弹两百发,机枪子弹五百发,手榴弹每人四颗。还有配备驱蚊水、净水片、砍刀、爆破筒和导爆索等单兵装备。
在浮渡作战中,限于技术条件不成熟,无法大规模配备救生衣,渡河时使用的单兵漂浮器是具有华夏特色的创造发明。
经严格计算,每人必须用八节竹筒做成救生衣状的救生器材背在身上,前面挂四节,后面背四节,每节竹筒要求长四十厘米,直径十厘米,只有这样才能承受每人的重量。
孙默对两支特战分队的建立投入了极大的心力。他教授的基本战术是部队正在使用的连排级战术,包括正面强攻、侧面迂回,穿插敌后、分割包围等几种方式。
学习电台技术因为现实条件不具备,暂时搁置;改为使用步话机建立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虽然这样的方式还有一些落后,但限于华夏如今落后的工业基础,孙默也无能为力。
好在手语训练中却有了新的突破,让孙默欣慰不已。二分队队长蔡林海利用丰富的丛林生存经验和猎人特长,创造出一套全新的手语交流方法,极大丰富了队员在无声战斗时的相互联系,从而达到了战斗中无声交流的目的。
正当孙默投身在火热的特战分队训练中的时候,江水流回到村里,找到孙默家里。他向孙默通报了最新的敌特讯息,还拿出大批监视过程中拍摄的照片给孙默看。
江水流最初向县局通报敌特消息时,就没有隐瞒孙默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过在孙默本人的强烈要求下,县局领导同意了隐瞒孙默参与反特工作的讯息,但鉴于孙默超强的敏锐直觉,同意他做为编外人员继续发挥特殊作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