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对方的猜忌,孙默急忙开口解释道:“少尉同志,我也曾经是咱们部队上的人,前几年在朝鲜战场上侥幸打了几场胜仗、立了几次战功,才有机会成长为组织内的一名干部。”
看到少尉在认真听自己的解释,孙默继续说道:“这次趁着假期,我是专程来看望老首长和他的家人的。”
“你可以打电话去询问,他们会证明我的身份。”孙默最后说道。
少尉询问孙默的探望讯息,听到韩学政的名字,他才放松了警惕地目光。
韩学政是大院里的名人,也是警卫连全体干部战士们心中的英雄和敬重的首长。
不是因为他位高权重,而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回人们的信重。
在金戈铁马的战争年代中,战士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肩并肩地作战,鲜血凝结的战友情比钻石还要光彩闪耀。
韩学政红小鬼出身,打了半辈子仗,脚步踏遍大半个华夏,也和许多战友结下了生死之交。
为了民族的自由与解放,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可是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数人血染疆场,甚至是失去了生命。
韩学政身边倒下的战友同样有许多,有的战友牺牲时,只留下了一封遗书和家里的父母妻儿的地址。
韩学政骨子里面是个有情有义的厚道人,战争年代他就开始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部队每到一处地方安营扎寨,他就会利用空闲时间和地方政府联系,寻找牺牲战友们的家人,力争把保存在他手里的这些遗书和烈士通知书、立功资料等相关证明材料邮寄给他们留在家乡的亲人们。
后来和平的曙光降临,他本人也离开了心爱的部队,来到地方工作。工作的稳定。也为他帮助牺牲的战友寻找家人,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慢慢地他用鸿雁传书的方式,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牺牲战友的家人建立了畅通的通信渠道。他在六十三号的家,也成为了部分家庭生活困难战友们家属求援的目的地。
经常有来自各地的人,按照韩学政留下的通信地址找上门来寻求帮助。这些人的数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连警卫连的干部战士们已经习惯了这些人的主动登门。
面对犹如潮水涌来的求助者,韩学政从来没有嫌弃过这些登门寻求帮助的老人和孩子们,他总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来真诚的接待他们,由此也给大院里的家属们和警卫连的干部战士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听说孙默是韩学政的老部下,是利用假期前来探望老首长和他的家人的,少尉放下了心中的警惕。
他挥手示意门口的警卫战士放下举起的枪口,调转回身走向值班室开始拨打电话。
没过多久他放下电话,又一次走回孙默面前。这次他向孙默立正敬礼道:“首长同志,已经联系上了韩首长的家人,证明了您的身份,他们家马上会有人出来接您进去,还请首长耐心等待一会。”
孙默的价格等同于部队里的团级干部,相比还处于兵头将尾的排长,称呼一声首长也不为过。
人家礼貌相待,孙默也不是个冷心冷肺的人,两个人就站在门口开始了攀谈。
孙默转业前已经身为营教导员,服役的部队撤回国后就驻扎在省城附近,至今他在部队里还有很多老战友正在担任各级指挥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