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从地区政府手里抠来的上一年度结余资金,加上观音岭藏宝的返还款也在魏书记的签字盖章后,经地区财政局交付到了孙默手中。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个二月孙默过得很愉快。
充足的资金支持,让西平县钢铁厂的筹备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哪怕是新年即将到来,也没有浇灭孙默干事业的雄心壮志,影响他计划表中的工作进度一一落实。
华夏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各地的人们像是上满发条的表针,一刻不停歇地努力奋斗。农历新年这样重要的节日,也不过是放假一天。
由于中原省和辽省距离的遥远,加上铁路交通的不方便,五七年的春节孙默还是无法回家和家人团聚,过上一个祥和幸福的团圆年。
孙默出身于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家里除了父母和祖父母,还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春节那个白天,他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度过的。忙完了手里繁重的工作,利用下午的一点空闲时间,孙默在电话里向父母和家族中的尊长拜年,同时也向家里的弟弟妹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孙默的家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出身,祖辈是满清派遣留学欧美的第一批留学生之一。后来孙默的爷爷学成归来,一直在东北从事矿山勘探和开采工作。
到了孙默父亲这一辈,是在德国大学学习的工程机械专业。回国后在张作霖创办的东北机车厂担任副总工程师,参与并负责国产机车的部分设计工作。
后来随着小日子侵华,做为爱国人士,孙氏家族中的老一辈知识分子都陆续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回到安东乡下的农村老家隐居,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孙默的爷爷是河北保定人、满清时河北省称为直隶,是清朝地位最高的省,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名字叫孙森。
孙默的奶奶却是出身满族,曾经是满清的一位身份尊贵的格格,家里的长辈更是担任过奉天将军这个要职,娘家的家族在辽省地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满清覆灭后,随着家里的老辈过世,家道中落的孙默奶奶改汉姓佘,机缘巧合认识了到辽省奉天工作的孙默爷爷。
一个是学富五车、留学回国的青年才俊,另一个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两个人身份地位相当,又彼此情投意合,她嫁给了孙默爷爷孙森,才有了日后孙氏家族在辽省的开枝散叶。
小日子侵华时期,孙默家里的长辈隐居的乡下,就是孙默奶奶家留下的祖宅。在名字叫五龙背的老宅里生活,居住条件当然比不了省城奉天。
客居媳妇娘家的孙森一家人,在失去了稳定的工作来源,加上多年战乱的影响,孙氏家族因此陷入了困顿。
等孙默这一辈的三代子弟出生时,家庭条件已经不允许他们像祖辈们一样出国留学;可是家族里的长辈们还是利用往昔的人脉,让他们兄弟姐妹都有机会进入东北各个高等学府接受新式教育。
家族中长辈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是孙氏家族的传统,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才让孙默在新华夏建立前,成为了一名电力专业的大学生。
家学渊源的孙默在成年后,选择投笔从戎,踏上另一条人生轨迹,其实认真说起来,他才是家族中的另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