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豆瓣在2011年,拿了贝塔斯曼和红杉资本一起投资的5000万美元,但是这笔钱也快要花光了,毕竟豆瓣一直是以有人气,无盈利出名的。
借着这个机会,阿北也不扭捏,直接约了陈旭来谈了。
要是陈旭真的不干涉内部运营,他一定欢迎陈旭入股。
见面之后,陈旭看着眼前的这个理科男,果然和自己文科生的气质不一样。
阿北是网名,本名杨勃,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在美国加州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开始在Ib等企业任职,回国后自己创业,豆瓣就是他自己一个人,一行行代码敲出来的。
阿北也在看着陈旭,自己作为创业者,已经算年轻的了,但是此时的陈旭,不但成就更大,更是年轻的过分。
相互一打量,对彼此的实力做了认同,确认了是可以合作的人。
阿北本以为陈旭之前说的话会有折扣,结果见面之后,陈旭的说法还是一如既往。
陈旭不要求什么时候盈利,也不插手内部事务,只要求一个公平公正。
阿北呆呆的看着陈旭,似乎这是头一次认识陈旭。
之前一直听说陈旭的大名,也在网上见过他,只知道他有本事,年轻,为人没什么劣迹,但是没想到做事也这么出人意料。
公平公正,这是一个大企业家说出来的话吗?
阿北愣了半分钟,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
不过陈旭并没在意,而是一直专心喝茶,这让阿北对陈旭的好感又多了不少。
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大的能力,关键没有什么盛气凌人的样子,一点也不张狂,阿北马上就有了合作的心思。
谈到投资,陈旭问道:“之前红杉资本、贝塔斯曼那些机构,没有在盈利方面有什么要求吧?我加入进来,不会冲突吧?”
阿北马上回复道:“没有,当初和他们都谈好了,豆瓣是不能急于赚钱的,毕竟,豆瓣是中国唯一一家在国际上找不到对标的公司,不对,现在又加上您的抖音了....”
陈旭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不由哈哈大笑了起来。
两人的理念相同,于是两人对投资一事达成了一致,但是具体谈,还要带上红杉和贝塔斯曼等机构。
接下来的合作细节,这事情就不急了。
阿北和陈旭聊的很好,到了最后,阿北还是把自己心里的话问出了口。
“陈总,你对豆瓣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
陈旭笑了,“我都说了不插手你的公司事务了...”
阿北却还是想听一听陈旭的意见,毕竟你说了,我可以不听嘛。
见到阿北坚持,陈旭想了想开口道:“最大的问题,就是豆瓣领域细分问题,豆瓣
前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越来越快。阿北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但他判断失误了。
他认为,大家去豆瓣是基于不同的功能,要细分出适用不同场景的app,于是豆瓣最初就直接把领域细分了,比如豆瓣阅读,豆瓣电台,豆瓣时间等。
最多的时候,豆瓣旗下有14个app,一个功能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