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点点头,“行,你先去,到了后面我再出面。”
前期的脏活累活都是吴京去做,陈旭则是最终武器。
等到陈旭出马的时候,就是要下最终决定的时候了。
结果第二天不出意外,公安部那边给吴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自然是尺度问题,里面的娃娃兵、吸毒、杀俘虏、爆头、人肉炸弹、红灯区等,虽说是真实存在的现象,但是拿到电影里,在没有分级制度的中国,还是太出格了。
其次就是对事件还原度的问题,糯康其实是被一路抓一路放,一直被赶到了老挝,才实施抓捕的。
毕竟到了老挝、柬埔寨这两个和中国最友好的国家,才有可能引渡回中国。
要是在泰国抓捕,搞不好什么时候糯康就死了,或者干脆拒绝引渡,所以陈旭把剧本做了修改,改成了一路逃一路追,并且经过激战才抓到的他。
实际情况则是,糯康的手下都不是职业军人,战斗力极弱,所以抓捕糯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困难。
结果因为电影里太夸张,公安部的领导们又觉得不对劲了,是不是有自我吹嘘的嫌疑啊。
陈旭想了想,实在太暴力的,比如娃娃兵、吸毒、杀俘虏、爆头、红灯区这些,尽量保留,但是改的隐晦一些。
至于还原度,修修剪剪,意思一下即可。
这第二版就等于把第一版的棱角都砍掉了一些,变得圆滑了起来,毕竟陈旭也知道,第一版就是给领导们挑刺的,要不然去了电影局那里,也过不了审。
陈旭和吴京说道:“第二遍还是你自己去,要是还不成,第三遍我和你去。”
吴京马上高兴了起来,“好啊,可算等到你这句话了。”
对吴京来说,他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导演成绩,所以面对对方的挑刺,只有听着的份。
但是陈旭就不一样了,就凭陈旭制作出的这么多部卖座影片,在商业电影这一块,谁敢说自己比陈旭更懂电影?
所以陈旭就有了讨价还价的能力,最起码,不用对方说什么,自己就得听着了。
第二遍不出意料依然不成,那第三遍只能陈旭和吴京一起上了。
这一次是陈旭试的最后一次,毕竟陈旭可没那么多的时间在这盯着一部电影的修改。
要是这一遍还不错,陈旭就不管了。
要是吴京也烦了,那就束之高阁好了。
过个三年五年的,那边着急了,或者大领导想起这事来了,那时候就好通过了。
这次修改完,已经到了10月底,陈旭打听到局长、影片总顾问刘跃进没出差,这才和吴京一起去了公安部。
谈事情自然是要和领导谈的,要不然和
刘跃进只是看了第一遍,知道问题很多,后面就没参与,准备修改的差不多了再看。
此时看到陈旭也来了,不由笑道:“怎么了,陈导你也来了。”
在别的领导面前,陈旭还无所谓,但这可是公安部,自己也得规矩点,于是笑道:“这不是为了更好的听一下领导的指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