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越三日,后方忽有新报传至:
“我军粮草大营,为刘封所劫,损失无计!”
夏侯惇诧异:“我粮草大营不是在武关城中,缘何能被刘封所劫?”
斥候乃答道:“乃是鲜卑王轲比能所辖大营。”
“什么?”
拿来地图相看。
原来刘封大军不知何时竟突破孟达的防线,抵达武关侧后方,乃袭了鲜卑的粮草大营。
夏侯惇心惊之余,继而大怒:“孟达何不加防?竟令刘封轻入我腹地!”
遂发军令,给孟达和轲比能,邀三路夹击刘封。
欲将刘封困死于武关腹心之地。
然令方出,轲比能之书便至,信中言曰:
“汉将无能,等何以致此?竟纵刘封入境,毁我粮草!今我粮秣损耗甚巨,汝当与我十万斛粮,以解燃眉;否则我军士卒恐生哗变!”
夏侯惇气得大怒,愤而将信柬拍于案上。
“明明是鲜卑护粮不力,致遭偷袭,反倒有脸来向我索粮?”
复念及孟达,彼不设严防、固守疆界,竟纵贼人长驱直入,鲜卑王有此怨言,亦非无因。
为保战线齐整,夏侯惇只得咬牙,先自营中拨五万斛粮草予轲比能以解燃眉,复修书呈曹丕,乞再调粮草入武关前线。
这时候,夏侯惇再看人家的粮草大营,便又是一番感悟了。
“若能擒得刘封,或可从刘备那里换回数万斛粮草。”
想到此,夏侯惇冷然一哼,心中暗爽:哼哼,也让这小子当一回肉票将军。
于是,引兵三路夹击刘封。
刘封自有探马探回,知自己已深陷险境。
于是,问计于马良:“先生,今此之计该如何脱险?”
马良沉吟片刻,给出了一个决策:“夏侯兵强,必全力相攻。鲜卑衔恨,亦不会留情。若自孟达处退军,转而全力猛攻,孟达惜兵,必不全力阻我等。”
刘封思之,甚觉有理。
于是应计,遂引大军原路退回。
而此时孟达早已陈兵于退路相阻。
两军对峙,将领出营搭话。
孟达初见刘封,亦感诧异,他没想到刘备竟有个如此英武年轻的螟蛉之子。
观其样貌,也不过二十出头吧。
于是勒马向前:“阁下可是刘封公子?”
“正是!”
刘封举枪指道:“汝是何人?”
“扶风孟达也!”
刘封豪气冲天:“敢与我战否?”
孟达见刘封粗耿直率,非诡诈用计之人,便呵呵一笑:
“公子虽为南汉皇帝之子,然终非亲骨血,实乃螟蛉。
今刘备既登帝位,嫡子刘禅已孚众望,他日社稷基业,必归阿斗。
公子纵有英武之才,公子亦恐难获重用,反遭猜忌之祸。
何不幡然悔悟,与我共投大魏?
曹魏必授公子将印,裂土封侯,此等前程,岂不比在蜀地寄人篱下、徒耗岁……”
未等说完,便戛然而止。
因为孟达看到,刘封正驱着战马,举着长枪,带着部队,朝他杀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