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章 琉球会盟 三部落附(2/2)

阿麻和利双手接过金印,指尖因用力而发白。印身冰凉,却烫得他心口发颤——他一个海边部落的首领,竟成了大唐的官,能直接给长安的皇帝上奏。

“另外,”薛仁贵看着三人,“朝廷会派三十名工匠来首里城,建冶铁坊、粮仓、学堂。冶铁坊造农具、兵器,粮仓存粮食备荒年,学堂教孩子们学汉字、识大唐律法。三个月后,登州会送来稻种、铁犁,你们要组织部众开垦荒地,不得有误。”

三部首领齐声应诺,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整齐。

会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琉球诸岛。山北的百姓在首里城广场上跳起了传统的渔猎舞,山南的妇人连夜织了面巨大的唐旗,挂在部落的最高处,中山的勇士则主动拆掉了与山北、山南交界的栅栏,赶着牛羊送去当礼物。

薛仁贵没在首里城多待。他留下五百唐军驻守,又从三部挑选了一千名青壮年,编为“琉球义兵”,由阿麻和利统领,教他们操练阵法、使用唐式兵器。临走前,他把王二郎留下的《海东水路图》交给阿麻和利:“这图你收好,暗礁、洋流都标得清楚。若发现倭船,立刻派快船报给莱州海防镇。”

“请将军放心!”阿麻和利捧着海图,像捧着稀世珍宝,“只要有我阿麻和利在,就绝不让倭人再踏足琉球一步!”

“镇海号”驶离首里城时,港口站满了三部的百姓。他们挥舞着唐军送的小旗,喊着刚学会的“大唐万胜”,声音追着船影,在海面上飘出很远。薛仁贵站在甲板上,望着越来越小的首里城,心里清楚——这场会盟,比打赢十场海战都重要。大唐不用流一滴血,就将琉球纳入版图,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真谛。

消息传回长安,李承乾正在御花园里看新送来的琉球贡品——一串巨大的珊瑚树,上面还挂着珍珠串成的“唐”字。裴炎捧着琉球总管府的印模,笑道:“陛下,薛将军这手‘恩威并施’,真是神来之笔。琉球归附,海东的屏障才算真正立起来了。”

“这只是第一步。”李承乾抚摸着冰凉的珊瑚,“下一步,是让倭国也明白,归附大唐,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他想起还在鸿胪寺等待的津守吉祥,嘴角勾起一抹深意,“该给倭国的天皇,递个准信了。”

而在奈良,孝德天皇接到琉球会盟的消息,激动得砸碎了案上的茶碗。中臣镰足适时进言:“陛下,大唐能让琉球三部归一,自然也能帮咱们除掉苏我氏。现在正是时候,该派使者去长安,表明确实的诚意了。”

天皇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狠厉:“传旨,让津守吉祥在长安待命,朕要亲自写一封国书,送王子去长安为质。”

苏我入鹿也收到了消息。他把自己关在府里,三天没出门。当他再次出现时,眼窝深陷,头发花白了大半。他对着亲信武士下令:“把博多湾的战船全部召回奈良,加固城防。告诉苏我虾夷,准备……开战。”

他知道,大唐收服琉球,下一步必然是对付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个鱼死网破。

首里城的阳光正好。阿麻和利穿着大唐送来的绯色官袍,站在新落成的琉球总管府前,看着工匠们安装匾额。几个大唐来的文官正在教孩子们写“唐”字,笔尖在宣纸上划过,留下墨香与希望。

远处的海面上,几艘挂着唐旗的渔船正扬帆出海,网兜里的鱼虾蹦跳着,映着蓝天白云,像一幅鲜活的太平图。阿麻和利忽然明白,薛仁贵说的“共享太平”,不是一句空话——那是铁犁在田地里翻出的新土,是孩子们在学堂里的笑声,是渔船归航时满仓的收获,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日子。

这一天,琉球的三部百姓都喝了酒。山北的米酒、山南的果酒、中山的米酒混在一起,酿出一种新的滋味,像他们此刻的心情——有对过去的告别,更有对未来的期盼。而这份期盼的名字,叫做“大唐”。

夕阳西下,琉球总管府的匾额在余晖里闪着金光。阿麻和利望着长安的方向,深深鞠躬。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片海、这些岛、这些人,都有了新的归宿。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