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火攻倭营 烟锁东溟(2/2)

唐军士兵放下小艇,举着横刀跳上还在燃烧的倭船。那些浪人被火烧得晕头转向,哪里是唐军的对手?有的被砍倒在火里,有的慌不择路跳进海里,却被唐军的弩箭射穿了胸膛。

王二郎也带着探海队的兄弟冲在前面。他手里的挠钩不仅能掀桨叶,还能勾住倭船的船帮,帮唐军士兵攀爬。一个浪人举刀朝他劈来,王二郎侧身躲过,反手一钩,正中对方的脚踝,浪人惨叫着摔倒,被后面的唐军一刀结果了性命。

阿麻和利的琉球小船也没闲着。他们载着唐军的弓箭手,在火船之间穿梭,专射那些试图跳水逃生的倭兵。尚巴志一箭射穿了一个倭将的咽喉,得意地举起弓,朝着“镇海号”的方向大喊:“薛将军,你看我们琉球人,不差吧!”

薛仁贵在了望塔上看得清楚,笑着对赵虎说:“这些琉球弟兄,越来越像样了。”

这场仗从黎明打到正午。白江口的海面被大火覆盖,浓烟直冲云霄,把太阳都遮成了暗红色,远远望去,整个东溟海域都被烟雾笼罩,仿佛天地都在为倭军的覆灭哀悼。

当最后一艘倭船的铁链被砍断,苏我入鹿才带着十几艘残船,狼狈地冲出火海。他站在摇晃的船头,回头望去,白江口已成一片火海,百艘战船只剩下烧黑的骨架,海面上漂满了浮尸和燃烧的木板,唐军的楼船在火海中穿梭,像巡视战场的雄狮。

“撤……快撤……”苏我入鹿的声音嘶哑,眼里的狂热被恐惧取代。他知道,自己彻底败了,败得一败涂地。

唐军没有穷追。薛仁贵望着倭军残船消失在海平面,下令收兵。士兵们站在甲板上,看着依旧燃烧的白江口,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烟灰,却都咧着嘴笑——这场仗,赢得太痛快了!

清点战果时,连薛仁贵都有些意外:撞沉倭船五十余艘,烧毁三十余艘,斩杀倭军三千余人,俘虏两千多,缴获的兵器、粮食堆积如山,苏我入鹿的帅旗都成了唐军的战利品。而唐军的损失,不过百余人,楼船只伤了五艘。

“将军,这一仗,怕是要震住整个海东了!”赵虎兴奋地说。

薛仁贵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天际。浓烟渐渐散去,露出湛蓝的天空,几只海鸟盘旋在火后的海面上,仿佛在见证这场改变海东格局的大战。

消息很快传遍海东。琉球诸部举着唐旗欢呼,山南的泰久甚至带着族人跳起了祭祀舞,感谢大唐保住了他们的家园;新罗、百济的使者连夜赶往长安,请求加强与大唐的联系;连远在辽东的高句丽,都派人送来贡品,表达“臣服之意”。

长安的李承乾接到捷报时,正在给年幼的皇子讲《孙子兵法》。他把战报递给皇子,笑着说:“你看,这就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咱们不用打遍海东,只要打赢这关键一仗,诸国自然臣服。”

裴炎在一旁补充:“陛下,薛将军还奏报,苏我入鹿仅带残部逃回博多湾,奈良城内必定动荡,天皇和中臣镰足怕是要动手了。”

“让他们动。”李承乾放下战报,目光深邃,“传旨给津守吉祥,告诉天皇,大唐的水师就在白江口,若他能除了苏我氏,朕许他倭国世代为大唐藩属,与琉球一样,设总管府,受登州节制。”

而在博多湾,苏我入鹿的残船靠岸时,迎接他的不是慰问,而是苏我虾夷的斥骂。“你这个废物!”苏我虾夷指着他的鼻子,“百艘战船,一万精兵,就剩下这点人回来?苏我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苏我入鹿瘫倒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等待自己的,不仅是失败的耻辱,还有天皇和中臣镰足的致命一击。

白江口的硝烟渐渐散去,海水却很久都没恢复清澈。那些沉入海底的倭船残骸,成了大唐水师威名的注脚;那些被烟火熏黑的唐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从此,海东的风浪,由大唐说了算。

薛仁贵站在“镇海号”的甲板上,看着士兵们修补战船,琉球的孩子们划着小船送来新鲜的海鱼。他忽然想起出发前,李承乾对他说的话:“大海不是疆界,是通途。大唐的船,要带着仁义和威严,让四海之内,皆闻我天朝上国之名。”

此刻,白江口的海风吹过,带着胜利的气息,也带着远方的呼唤。属于大唐的海东时代,才刚刚开始。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