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要成亲先擦亮眼睛(1/2)

第64章 要成亲先擦亮眼睛

吃过杀猪饭, 帮忙的乡邻离开后,苏婉才知晓,为何今日李秀儿的姑姑会来。

原来, 是说亲的!

第一次去赶腊月集,下午归家前苏志刚去李梅香家取车时, 遇见邻居杨家的人,虽只是一个照面, 但杨家老爷子就上心了。

上次去赶集,又见了一面, 且还见到了苏长青, 自李梅香口中得知是苏志刚三叔, 旁敲侧击打听一番后便动了心思。

所以, 这才托李梅香来探口风。

老爷子说着杨家情况,不时瞥长子一眼,其中用意不言而喻。

“长青,你面生, 再去打听打听,梅香说杨家的的铺子经营不善只能租出去, 也是看上志刚能干,你去打听打听,娶亲看人不看家, 咱也不是那等嫌贫爱富的人家。”

苏长青没立即接话,而是转头看向大哥苏长渝。

就连抱着孙子的柳氏都过去,想说几句,到底碍于苏长渝的脸色没张嘴。

苏长渝强撑着笑脸, 笑道:“有劳三弟了,志刚这门亲事要能成, 到时候给你包红封。”

他知道,老爷子这样安排是表态,若再不识好歹,可能后果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因此,顺势应下。

老爷子满意点头。

进院门前,苏婉看着村道上的背影沉思,被苏志栋推着进门。

她问道:“你说大伯这是诚心改过,还是表面功夫?”

“别琢磨了,二堂哥有自己的打算。”

苏志刚确实有自己的打算。

秦夫人做媒的张家,明显不合适,若是杨家合适,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拒绝理由。

他先是托在腊月集摆摊的苏种林打听杨家,然后又借着置办年货多跑了几趟安阳县,也不知是杨家特意安排,还是纯属意外,这天竟然在羊汤摊子前见到了说亲对象。

.

个子高挑,落落大方,甚至还有些泼辣劲儿,苏志刚请人喝了一回羊汤。

老爷子见二孙子神采奕奕回来,笑道:“这是捡着银钱了?”

“爷爷,与杨家的亲事,不如定下来。”苏志刚边卸车边道。

“你认真的?”老爷子盯着孙子看了好一会儿,方问道。

“我今天见到人了,在种林叔的摊子上吃了一碗羊汤,爷爷,等我卸了车细说。”

苏志刚卸车后,给马骡添了饲料,才回上房。

“爷爷,人我看着还不错,处事大方,而且是个有主意的,嫁过来奶奶能轻松些。”

他这话说的委婉,可老爷子活了一辈子,人精一样的人物,立即有了思量。

孙子说处事大方,言外之意就是不嫌弃苏家在村里,毕竟杨家在县城,嫁个县城人家才算门当户对。

至于有主意,老爷子沉思,依照二孙子的情况,家里必须有一个贤内助,不然没法应对长子一家,以后日子一团糟。

“你三叔打听来的消息,杨家家风不错,说是铺子经营不善只能租出去,你三叔猜测可能是想子孙后辈走仕途,所以这才慢慢脱手买卖。”

“有主意也好,你也需要个有主意的人,不然我跟你奶走了,你得”话至一半,老爷子断了音儿。

到底是长子,他不想长子在小辈眼里太过没份量。

殊不知,此时,杨家亦是齐聚一堂。

杨有田虽现在已经不插手其他三个儿子的家事,但威严依然在,一句话,分家另过的三个儿子连夜来大哥家。

他爹是走街窜巷的货郎,因战乱家里家底被一点一点消磨光,到他成年时,国朝渐稳,他克绍箕裘,重新跑起货郎的买卖,后来倒卖粮食,及至而立,在县城买了铺子碾粮卖粮。

一辈子精打细算,日子越过越红火,眼看四世同堂,本想颐养天年,没成想,家里出了个不食烟火只看风月的“文雅人”。

四子自小是个怪胎,不喜经商下地,就好书画古玩,时不时就高价买一些文人字画。

一出手就十几几十两,一次两次家里兄嫂还能忍着,时日一久,三个嫂子就各有心思。

他说教了几回,可惜无甚用处,一大家子兄弟四人磕磕绊绊过活,等到老伴儿去世,他就给四个儿子分家,自己跟着大儿子过。

大儿子是个憨厚老实的,种地碾粮样样拿手,到孙子这辈,看着也就比他老子精明一些,可没想到重孙竟然是个机灵的。

才五岁的年纪,就跟着巷子里相熟的年龄大点的孩子跑去学堂,被夫子发现也不害怕,还说自己想知道大哥哥们每日出门玩什么。

就这样,蹭了半天课,在家里人找孩子找疯了的时候,被夫子送回来。

夫子念叨是个好苗子,可惜,自家是商户!

为了这个重孙,杨老爷子就想着改户,一代不行,那就从这一代开始,三代后总有会读书的孩子能去考科举。

因此,先是将家里铺子以经营不善为由租出去,过个几十年,自会成为祖宅祖业,三代后去衙门转户也容易。

杨有田年龄大了,长子在这些事情上是个没成算的,他帮忙出谋划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长子小女儿的亲事他拦着一直没定,就想找个读书人家。

这样,日后说不定能帮忙提前转户,即便转户帮不上,也能让自家熏熏文气。

那日早晨,他在院中听着隔壁动静就留了心,知晓人下晌会来取马车,特意作出溜达的样子出门。

见到人眼前一亮,从老邻居口中得知是北边苏家村人,家里是读书人家,心中更是火热。

可,作为女方,总归不能太过上赶着,只能耐着心思等。

可惜,越私下打听越耐不住。

等到苏志刚与其三叔苏长青来腊月集将车寄放在李梅香家时,杨有田彻底坐不住了。

.

苏长青的长子苏志栋就是读书人,即便女大三抱金砖,但他也知道与自家孙女不可能,只能退而求其次,抓住在读书上不显,但会过日子且还是读书人家出身的苏志刚。

这才买了重礼托李梅香回娘家问一回。

要知道,女方找人先开口问亲,已经是姿态低到不能低,很容易被男方拿捏。

没想到,苏家倒是干脆利索,家里做主的老人直接表明人没议亲也没相看对象,可以先看看。

都是活了一辈子的人,岂能不知这话深意,不就是先打听一下,若是合适,就找人来女方家说亲。

得了这消息,杨有田还是不放心,每日都让人留意进县城的人,虽赶腊月集的人多,但有马车的人少,年纪轻轻赶马车的精神小伙更少。

这不,就让他蹲到人了。

虽有些不合礼仪,但众目睽睽下偶然遇见,也不算失礼。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这门亲事终于有眉目了!

杨有田心绪如潮涌,即便努力压制,可出口的颤抖的话音还是暴露了,“芬儿的亲事,我估摸着有苗头了。老大家的,准备的嫁妆你点点,缺啥尽快补齐。”

看着面露诧异的老二、老三和事不关己的老四,他心下叹一口气,道:“虽分家了,可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老二、老三、老四,芬儿的亲事定下后,你们带着家里人来帮忙。”

他这话说的委婉,四个儿子都以为是不想让外人看了笑话,因此,老大表示感谢弟弟们搭把手,老二老三老四恭喜了大哥一番。

等其余三个儿子离开,杨有田才将长子长孙叫到一边说起苏家,掰开揉碎给两人分析这桩亲事的好处。

得了,原本一人激动难耐,这一通分析,三人激情澎湃!

以至于每每听到隔壁动静,都恨不能趴墙上去听。

终于在腊月十八等到了相家的音信。

苏婉觉得,喝腊八粥吃雀儿头、杀年猪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可隔壁二堂哥就要定亲了。

苏家村的人也很是吃惊,这悄无声息的,咋志刚就已经说亲且定了日子,在年根下成亲。

有人说日子太赶了,觉得女方不矜持;也有人认为合情合理,毕竟,志刚也算是被耽误了,成亲心切在所难免。

不论村里人如何猜测,该帮忙的却是积极帮忙。

因为屋子是新盖的,家具也是全的,无需粉刷添补家具,只需收拾一番腾出新房,准备好东西迎接女方来相家。

苏长渝、柳氏很是积极,早早来帮忙不说,迎接到女方亲戚后更是八面玲珑,好听的话好像不要钱,张口就来。

媒人是李梅香的公爹,虽对苏家不是很熟,但杨家来的人很会来事,加之有李秀儿爹娘暖场,气氛很是融洽,中午苏婉亲自操刀的席面,也给足了对方结亲的诚意。

临走前,老爷子侧面表露尽早成亲的意思。

杨家当面没说什么,但傍晚李秀儿爹来了一趟。

第二日,苏家大张旗鼓送定亲礼,及至下晌,苏长渝柳氏挨家挨户请人来帮忙,腊月二十六正日子。

虽时间紧,但一切都有条不紊!

家里大人都去帮忙,以至于苏婉每天起床都有种农忙时节的错觉。

因着苏家有喜事,秦芸软磨硬缠求得爹娘同意,在苏家玩到成亲结束再回府城。加之来帮忙的人家的小孩也过来玩,苏婉家很是热闹。

等姑姑家的表哥表姐来,更热闹了,每天吃饭时,只孩子就能坐一大桌。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平日里安儿杏儿时常在眼前跑进跑出,老爷子还没啥感觉,这看着孙子外孙坐大一桌吃饭,高下立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