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9章 晋有车胤囊萤夜读,今有志安麦地求学!(1/2)

第109章 晋有车胤囊萤夜读,今有志安麦地求学!

得了, 明明是来帮人排忧解难的,却得了个“无事不登三宝殿”事儿精的评价,苏婉很是不忿。

因此, 扶着老爷子进了正堂后,反倒左看看右瞧瞧, 不是赞叹家里摆件典雅古朴,就是感慨屋子窗明几亮, 正事愣是只字不提。

老爷子喝了一盏茶的功夫,苏婉将屋子从里夸到外, 还将家里人挨个夸了一遍, 唯独少了老爷子。

“哼, 又来气我, 你是闲得慌么!”

“哪能啊,您老的屋子难进,我这不是不敢有事儿么!”苏婉跟老爷子说相声。

桌上的竹篮收集着旻逸的竹蜻蜓、草蚂蚱等玩具,老爷子随手捡了一个扔过去, 道;“没事儿就回去,眼瞅着吃午饭了。”

苏婉把玩着草蚂蚱撇嘴, 抑扬顿挫道:“连一顿饭都不给吃了,您老还真是我的亲爷爷亲祖父哎,说出去谁信啊!”

老爷子肃脸, “再这样我让你爹收拾你。”

嘴也忒贫了,哪像女孩子家家!

见老爷子亮了底线,苏婉也不逗人了,正色道:“我是帮您老来排忧解难的。”

苏氏学堂现在虽挂了氏族的名号, 但与苏家村苏氏一族关系并不大,至少, 苏氏一族并没有掌握学堂的决策权。只是到底是苏家人开办的,因此,出去多多少少带了些自豪感,若是有人问起,也会乐淘淘宣扬一嘴。

现在,学堂的名声已经传到北关啦(魏郎:我谨代表我自己),当然要为书院的未来考虑。

苏婉的提议是扩大学堂规模,束修收入四成为苏家所有,三成归书院,用以夫子的束修节日礼品、优秀学子表彰,校舍桌椅维修、文房四宝采购等一应支出。

剩余三成,两成归苏氏一族,用以购买族田支持家族读书事业发展,另外一成归村里,用于过年村祭、修路等。

“这样一分,即便书院扩大收的学生增加,别人也不眼红,省很多事呢,再说,账目明细清晰,日后少掰扯。”苏婉对自己的提议很有信心。

老爷子目瞪口呆,宛若不认识眼前的孙女般,良久才找回声音,呐呐道:“你咋懂这多?”继而怀疑道:“不会是听你哥说的,过来卖嘴?”

被怀疑成“抄袭者”“偷盗怪”,苏婉简直想骂人,她气愤道:“我在您老眼里是缺啥了,这为啥就不能是我自己想的?”

说完甩袖出门,她决定,三天不理这老头了,简直太气人了!

真是气死她了!

连李氏叫着留吃饭都没搭理,直接出门回自家。

回家也是越想越气,冲到灶房气冲冲道:“娘,我三天不去爷爷家了,有事儿让杏儿过去说。”

正在做饭的张氏吓一跳,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过来拉着女儿衣袖道:“这是咋了,谁惹你了?”

“我爷爷太气人了。”苏婉一屁股坐在烧火凳上,说起老爷子带了三分口气七分愤怒:“爷爷门缝里看人。”

得了,二闺女又跟老爷子闹别扭了,张氏提着的心放下一半,道:“成,娘有啥事儿让杏儿去跑腿。”

正从橱柜里翻出红枣吃的杏儿不乐意道:“我也不去,我爷爷又不想看见我,让大哥去,反正大哥是爷爷的心头宝。”

对于老爷子的重男轻女,说实在的,杏儿还真没体会到多少,毕竟村里好多人家都是男娃比女娃优待,她在自家跟哥哥姐姐都一样,没咋被偏待,因此仅有的一点体会还是从老爷子的字里行间得来的。

能如此表态,还是因二姐对她好得不得了,坚决要站在二姐这边,因此,立马表明自己的立场。

张氏很是无奈,“你大哥要准备八月的秋闱。”

“准备就准备,跑腿传个话又不费事,再说,我爷也乐得见大哥。”杏儿嘟囔道。

苏婉吃着妹妹喂的大枣,连连点头。

苏长青从府城回来,才进家门还没洗漱,就被闺女的誓言吓了一跳。

为了表明自己要与老爷子断交决心与态度,苏婉是如是说的,“爹,爷爷看不起我,我很生气,为了不气他我决定三天不过去,您有事儿找大哥传话跑腿吧!”

“要是我没办到,就罚我一个月不进灶房大门!”

哎哟,与老爷子绝交什么的,在苏长青看来就是女儿闹脾气,等气性消了就没事儿,可这眼瞅着要夏收,他今儿就是去府城找麦客,人已经定好,再有五日就开镰,可闺女不去灶房,别人能不能成不知道,他自己却是不成的。

闺女的灶上手艺好啊,这大忙天又热,能吃上闺女做的美味饭菜,多幸福,他不想折了自己的口福。

因此,苏长青笑道:“咋了,跟爹说,爹去跟你爷说。”

苏婉嘟着嘴,将中午的“断交始末”一一说来,末了总结道:“我还不是好心好意,再说我这主意多好,偏爷爷还觉得不是我自个想的。”

“哼,您说气人不气人?”最后,她还不忘找认同感。

可惜,苏长青的注意力全被闺女说的书院收入规划给吸引了,心下正细细琢磨可行性,后面的话,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尤其是优秀学子奖励制度,听闻这种奖励只京城的有些小书院为了招手优秀学生设立的,如果老爷子的学堂设立奖励,那简直不用愁没学生,说不得学堂还要限制新学生名额哩!

若是昌平府有一家书院能设立奖励,他当年就是借钱也会去书院读书,勤学得书院的奖励也能支撑着完成学业,可惜没有。

再说,一成给族里买族田,支持苏氏一族后辈儿孙念书求学,过个十几年,苏氏真就成了耕读人家,这不是为儿子培养宗族势力嘛!

苏长青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心动,以至于没注意到女儿气馁的神色。

好吧,苏婉也是为了表明态度,没强逼人跟自己站一队,因此,也只在吃午饭时比平常多添了半碗,道:“我要弥补我受伤的心。”

心受伤了,安抚胃,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杏儿也没多问为啥心受伤要多吃饭来弥补。

吃过饭,苏长青先是去鸡场转了一圈,顺道在果园除了除草,太阳距离山顶还有一尺的距离他就背着一背篓青草回家。

就着院子晒得温水洗了脸脖,喝了一杯水才去学堂。

此时,距离学生下学还有一刻钟,他在前院转看后去了后院,后院很宽敞,但中间是一大片空地,供学生休息时玩闹,后墙角的位置沿着院墙是一排茅厕,考虑到都是男娃,茅厕直接打通,里面好多坑位。

茅房外是一排竹子,旁边的小道上种满了苏婉友情赞助的香味浓郁且花季长的月季。

未免茅厕的味道飘到前院,苏婉立志用花香当除臭剂,她还准备去花市买些腊梅移栽,免得冬日无花香净化空气。

苏长青看着大片空地,琢磨着二女儿说的扩张,心里计划这如何说服村里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前院响起孩子们背书的声音,苏长青知道下学时间到了。

下学前向夫子行礼时背《论语》是苏志栋的主意,要的就是倒背如流,今天轮到背《为政》。

直到院外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苏长青才转出后院。

老爷子正在收拾桌子,往日这些活计是大孙子一人干,下午,他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苏志强很是担心,“爷爷,是不是累了,要不明儿休息一天,我一个人能忙得过来。”

听到孙子的声音,老爷子才回神,见孙子满面忧色,摆手长叹道:“无事,就是有些事情捉琢磨不定。”

婉婉的提议虽好,可书院以后要交给大孙子,就长子那德行,他怕啊,因学堂牵连到大孙子,只是生计问题,若要牵扯到三孙子,那有可能丢官呀!

得亏苏婉不知晓老爷子的想法,不然得刺一句:您老想的还挺远!

老爷子确实想的长远,见越发沉稳的大孙子,心下叹息,长子不孝,连带大孙子蹉跎了这些年,不然也早早中秀才了!

他是叹息遗憾,一窗之隔的苏长青却朗声道:“有什么拿不定的主意的,儿子倒觉得挺好。”

见两人齐齐转头看来,进屋帮忙收拾,道:“刚好留志强吃饭,志强可是顶半边天呢,学堂的事儿也该你知晓。”

老爷子嘟囔:“你闺女才气完我,你又来做我的主,你两是来讨债的吧!”

见爷爷虽嘴上抱怨,却没出言拒绝,三叔也只是讨好地笑,苏志强心中好奇,却没插嘴询问,只是加快了收拾桌椅的速度。

收拾完桌椅,教舍关窗锁门后三人才出院子。

老爷子一手背后,一手抚摸大门,心事重重,良久才叹息道:“走,家去吃饭。”

苏志刚正坐在葡萄架下磨镰刀,本来旻逸正蹲在一边看,见太爷爷进院子,连忙跑进正堂去写课业。

老爷子当没看见,三人洗了手,坐在葡萄架下边纳凉边说话。

见三儿子和大孙子都来了,李氏临时多添了两道菜,及至吃饭时,苏志栋端着盘子过来,葡萄架下四人皆神采奕奕,眼神放光。

即便老爷子这样含蓄的人,脸上的喜色眼中的激动亦是掩饰不住。

一院之隔,与苏志刚家隐含的激动喜气不同,苏婉家气氛却是有些低迷,尤其是杏儿,很是不乐意。

望着被大哥分走一半的凉菜,她咬着牙道:“大哥太可恶了!”

现在天热,都想吃口凉菜,可大哥一下就分走一半,忒讨厌了!

“吃吧,热菜又不烫。”今晚就娘仨吃饭,张氏给女儿夹菜,道:“你大哥回来的晚,不端菜过去你爷奶那边饭菜肯定不够吃。”

自苏志栋回家,就府城家里两头跑,主要是秦嵩云不想弟子留在府城参加酒会诗会浪费时间,因此,只要求隔几天去府城请教学问。

今儿就是去书院,参加辩论后向师父求证了几个问题,得了三道论题的课业才匆匆回家。

刚进门就听到二妹在念叨爷爷从门缝里看人,及至弄清楚原委才,又端了家里的菜去爷爷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