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2章 秋后蚂蚱(1/2)

第112章 秋后蚂蚱

苏婉着实没想到, 这个刘二就是当初想与她定亲的刘府的二公子,想到那腰肥肚圆的身材,打了个哆嗦。

在脑海中拉出张康毅, 顿时觉得虽然年岁大了点,但颜正身材好, 甩那刘二公子好几条街。

不过刘家可是府城大户的领头羊,昌平府的地头蛇会因为一桩没成的亲事搞出个“科举舞弊”罪名来, 不惜得罪昌平府官场所有人和来自翰林院的两位主考官,就为了报复自家, 无论怎么想, 苏婉都觉得不可能。

“刘家不会这么无聊。”

秦嵩云沉吟, 道:“不急, 他家能搞出这大动静肯定不是因为亲事,我派人去打听。”

从秦府出来,苏婉三人急匆匆给外婆家、堂姐家、文家送了喜信就往家赶。

驴车上,安儿恨恨道:“那次打轻了, 早知道我就打得他满地找牙。”

“这次不一样。”苏婉告诫道:“别轻举妄动,刘家图谋一定不小。”

好端端的喜事, 因刘二挑衅,喜气去了几分。

二伯苏长沐却是拍桌子道;“怕啥,现在志栋也是有功名的人, 哪能让他刘家就这样诬蔑,我们还要告他刘家诬蔑我们呢!”

看着膀大腰圆像个土财主的二伯一脸怒色,苏婉抽了抽鼻子,有些担心:是不是做生意的人都容易肥胖?

不然, 全家都正常,唯有二伯胖得哟, 若是以后张康毅也这样她摇了摇头,将这个恐怖的想法赶出脑海。

.

同时,心底有些遗憾,张康毅不在家。

想找一个合适的大商家将商队卖了,张康毅这次亲自押车队,八月初已经离开南下。

要是张康毅在家,凭借他在府城的人脉,定能打听出消息。

待苏志栋架着马车从姚庄送礼回来时,迎接他的是一屋子人沉痛的脸色。

“咋,咋了?”

安儿牵着马闷头进门往老屋后院去,苏长青道:“去书房说吧,你爷和大伯二伯都在呢。”

苏志栋不明就里。

只是,听完原委却是笑了,道:“没事儿,刘家不过是想乱我心神罢了,毕竟秋耕结束我就要去京城参见明年的春闱。”

书房内的人皆是一惊,谁也没想到他会如此着急。

苏长青担忧道:“不然再等等,你年纪又不大。”

苏志栋摇头,“我的亲事就在明年了,若是能考中,人生两大喜事齐聚,自然是喜上加喜,若是不中,刚好一心准备婚事,不参考却是让京城那些学子以为我怕了,对阿芸和师父名声都不好。”

好吧,现在苏志栋决定的事,家里没人可以阻止,不过见他神色轻松,丝毫不将刘家放在眼里,众人的心也跟着松了。

苏家村这边,流水席摆得风风火火。

院外沿路边摆了一排四方桌,巳时开席,留在家没下地的老人带着孩子上礼吃席,接着是下地的人,直接从山上下来洗把手脸就吃席,至未时结束。

院内设的席桌招待亲戚、府城来客以及苏志栋的同窗,这次,安儿有个别交好的同窗也来了,苏婉在书房专门设了一桌,让安儿自己招待好朋友。

见苏家不仅不受影响,还将流水席的排场摆得如此大,刘二砸了一只钧窑出品的茶盏,贴身小厮可惜地换下整套茶具。

这茶具,坏了一只,一整套就没法用了!

“去问问,王大人那边如何了?”

王大人,京城来的主考官之一,家世不显,但却在翰林中名声极好,同时又是左都御史看重的人,朝中都传明年王大人会直接调任督察院。

在三品官员遍地走的京城,这位翰林院正五品侍讲学士王大人能脱颖而出,与其本人学识并无关系。

说来,昌平府知府大人卫景行还是这位王大人一战成名的垫脚石呢!

当年,卫景行状告生父,不仅逼得亲爹退出朝堂,还顺利承袭镇国公府世子之位,当时在京城闹得纷纷扬扬。

而这位王大人,直接上奏,参卫景行不孝不悌,不配袭爵。

王大人没资格上朝只能上奏,当时参奏镇国公府及卫景行的折子不要太多,因此他的奏折如泥沉大海并未起水花,但,这位王大人另辟蹊径,直接当街拦车大骂。

京城人民当年吃了好一手瓜,因为他们眼睁睁看着刚得封世子的卫景行将卫大人揍得鼻青脸肿,拖着人一路进宫去让圣上断官司。

娘耶,有幸见这场打架的民众恨不能跟着进宫吃瓜,可惜,他们还没能进皇城就被拦下。

至于皇帝见翰林文臣与武将世子当街打架还闹到宫里是何表情无人得知,但当时圣上罚卫世子闭门思过一个月,奖励王大人半年俸禄。

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而据当时等在皇城门口看热闹的民众说,卫世子的脸哟,比挨打的王大人的脸色还青。

此后,两人只要碰见,那必是剑拔弩张,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因此,京城无人不知王大人与卫世子是死对头!

王大人被委以昌平主考官的重任,还未出发,就已经制定了十多种方案,确保自己圆满完成主考官任务的同时,将卫景行在昌平的罪证全部拿到手,回到京城就参奏。

哼,就当是他明年进入督察院给都御史大人的见面礼。

按律,主考官及随行人员不得私自外出、私自接触地方学生,王大人也没胆子违反律法,但他的随从,却是在与驿馆的人打交代时无意间放出了与卫景行不和的消息。

要知晓,卫景行任昌平知府将近两期六年,看不惯他的人不要太多,且说昌平地头蛇们当初下马威没能成功,很是憋了一肚子火。

这几年,虽说两方相安无事,但那是地头蛇们主动退让的结果。

因此,听闻今年的主考官与卫景行不和,这些人就如同苍蝇闻到了X屎味,聚在一起商量了一回,准备借力打力。

可惜,他们要想拜访主考官,最早也要等乡试成绩张榜,最终决定徐徐图之。

但有些人却是坐不住了。

刘二狗胆包天,花重金买通驿馆的驿卒,与王大人的随从搭上了话。

两人那真是王八看绿豆,对上了眼。

因他非参考学子且家无参考人员,因此,即便巡查使得知两人相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两人称不上一见如故,但却交谈甚欢,随从得到了很多没实据但昌平人人皆知的卫景行的把柄,而刘二得到了卫景行在京城树敌众多、混得很差、被流放来昌平当个五品小知府的消息。

当随从得知卫景行与秦嵩云交好,且与秦嵩云弟子相熟,却没在本次乡试中避嫌的消息,随口念叨了一句“卫大人竟然知法犯法,不知避嫌。”

这话被刘二听了个正着,刘二借机添油加醋将大旱前卫景行“逼迫”昌平人民服劳役修水池冰场、与苏家官商勾结等事宜渲染了一回。

等王大人听到时,已经成了升级版的升级版,所以,他在奏折中写道:卫知府大兴劳役,逼民冬制冰以供其消夏暑;好大喜功,重商轻农桑,以商税充农税,且有徇私庇亲之嫌

乡试阅卷结束,成绩排名公示当天,这份奏折就直接从驿馆发往京城。

因乡试才结束,差役提心吊胆就怕沾上与科举有关的司事,因此,这封奏折是以六百里加急的势头送入京城,呈上御案到奏折发出,时间不足两日半。

而圣上批复从京城发出的速度更快,以至于王大人看到面前的金牌,一时之间竟是恍惚迷离,无所适从。

只是,接下来的口谕,却是如当头一棒,他瘫在了地上,大汗淋漓。

昌平地处北地,中秋过后一日更比一日凉。

而王大人的汗,却如断了线的珠帘,连连滴落,细听还能听到水声。

他不仅没敢擦汗,甚至连面前人的皮靴都不敢看,只能盯着地面。

“谅你失察之罪,只是,此事现在”

低沉的男声消失了,门外的人什么也没听到。

刘二的小厮很不甘心,听到屋外的动静,连忙跑回椅子上坐正。

“我家大人正在会客不便见你,不过那事儿八九不离十,让你主子好生等消息吧!”

见说话之人的态度完全不似以往热络,且青着脸对自己爱答不理,刘二的小厮心下冷哼,面上却是赔笑告辞。

出了驿馆大门,回身啐了一口,才晃悠悠回府。

见小厮回来,刘二连忙招手,得了消息笑得眼睛挤在一起,“好好好!”随手解下腰间的玉佩扔过去。

小厮得了赏赐喜滋滋,想到那狗眼看人低的,眼神一暗,凑近了道:“小的觉得那王随从太过贪心,若是有机会,少爷与王大人搭上话才便宜。”

刘二笑意一顿,斜睨小厮,“你以为爷不想?”

送“贵客”出门的王大人扶着门框连打三个喷嚏,回头当即就给自己的族侄一脚,直接揣在心窝将人踹成了一个蜷缩在地板上的小虾米。

咬牙道:“好得很,若这次”

若不是这个族侄还有点用,他恨不能当场刮了!

.

让他丢了这么大的脸,说不得明年的调任都泡汤了此时的王大人,完全不记得随从的有些事情是经他授意所为。

不再搭理缩在地上痛苦到没法□□出声的人,王大人大踏步回到书桌后,坐下时还是忍不住懊恼捶桌,眼睛红的好似要滴血,“卫景行!”

“阿嚏~”

一桌人变得安静。

.

卫景行见大家都看过来,摆手道:“无事,你们先喝。”

秦嵩云自顾自夹菜,道:“既然卫大人都发话了,那咱们就吃吧。”

这一桌,全是致远书院的先生,当然,除了卫景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