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以为她要整理家当,笑道:“你比娘能干,这些年攒的家底不少。”
“那是,也不看是谁生的。”
苏娟打开木匣,里面竟然是分格的,银锞子碎银放一格,铜板放一格,剩下两格是两个红布包。
她拿出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展开。
见里面是一对金镯子,李氏道:“给明诚媳妇的,确实该郑重些,不然明诚媳妇日后知道”
苏娟不等她娘话说完,拿起镯子直接给套上,“给娘你的,也不看看这样式,老气的很。”
李氏不要,挣脱抓着自己的手要摘下来。
“娘你就戴着吧,不想戴回去压箱底,家才专门准备的。”苏娟松手,去拿另一个红布包。
李氏摩挲着腕上雕了卍字纹的镯子,皱眉道:“给我准备干啥,我又不缺这些,再说戴上叮铃咣当,碍事的很。”
“这次明诚的亲事,三弟出了那大力气,给三弟家备礼,他又不缺啥,家才就给你打了镯子,明诚接亲那天戴着吧,喜庆。”
李氏没应话,却见女儿打开的红布包里是一对银钗,不过镶嵌了红宝石,看着很是亮眼。
“是不是简薄了点儿?”.
苏娟摇头,点着宝石道:“这可一点都不简薄,只这一颗石头就得几十两,打金的太扎眼了,再说明诚媳妇的金簪得明诚自己努力。”
见女儿喜滋滋,李氏却是犯愁,低低问道:“这给明诚媳妇,明辉媳妇那边”
“放心吧娘,打首饰的时候给明辉媳妇补上了。”
见女儿对两个儿媳妇一碗水端平,李氏放心了,摸着镯子心下琢磨着找机会给大外孙媳妇补个礼。
八月初十这日,府城格外喜庆。
只早晨吹吹打打的接亲队就有好几家,等号房鸣炮开门,街上更是热闹。
苏志强被弟弟搀着上了自家马车,笑道:“哪就要这样了,我还好。”
苏志刚急吼吼道:“你不着急表弟急,就等着你回去开席呢。”
范明诚的成亲酒席,很是热闹,虽说不是在家办,但来的人着实不少。
外家亲戚本就离得近,能到场的都来了。
范家的族亲,范家才舅家的人,提前一日就来了府城,被苏长青安排在自家住,早晨早早来宅子,也不耽搁时辰。
因此,院子坐得满满当当,连廊檐下也摆了桌子。
苏志强、苏志刚两兄弟过去时,门口先是放了一长串炮仗。
两人被簇拥进门,吃酒席的人吉祥话不断片儿,闹得苏志强挨桌敬酒。
及至头排席结束,他喝得脸色绯红。
玟珏好几天没见爹,这一见到人就往怀里扎,只是,刚被抱起,就又伸手推他爹的脸,嫌弃道:“爹,臭。”
逗得旁边人哈哈大笑。
玟珏和欢欢今儿当了一回压床童子,两人很是出了一回风头。
尤其是玟珏,说话越发利索,从他爹的怀里转战到他娘怀里,啵得啵得跟他爹说起今早滚炕的趣事儿。
什么我哄着堂妹没哭啦,堂妹翻不过身还是我帮忙哒稚言稚语,童趣十足。
新郎官范明诚送走岳家宾客返回来送外家人,捏着表外甥的脸道:“表舅要是明年抱个大胖小子,过年给你大红封。”
他这话,招了亲舅舅好几个白眼
苏长青觉得外甥还是不大稳重。
吃过范明诚的成亲宴,家里就全心全力准备过中秋,不过距离放榜日也不远了,老爷子闲下来就有些担心。
时常念念叨叨,破天荒地提前在供桌上摆上香炉,给祖宗上香。
功成名就是读书人的念想,战无不胜是大将军的追求,大家世族想着百年传承,寻常人家却只盼阖家团圆。
中秋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苏婉家的中秋却是有些冷清。
只三个主人,虽有炮竹烟花,却不及家人团聚的温情。
苏长青窝在躺椅上道:“也不知志栋他们在京城如何。”
杏儿玩着二脚踢,道:“大哥大嫂进宫参加宫宴去了,就二哥惨兮兮一个人过。”
想到小儿子一个人吃中秋晚饭,张氏有些心疼。
殊不知,当事人已经乐得不知家门何在了。
天子脚下的繁华,不仅仅在于城墙宏伟街道宽阔,更在于佳节里喧闹。
安儿才来京城,还没见过正月十五的京城是何等热闹,但今夜,他却看到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星落如雨的场景。
平时在书院,他是绝对不承认自己是土包子,今晚却连连发出土包子的惊奇感慨。
回到家时,还跟方子感慨:“京城人的中秋都不在家过哎,街上真热闹。”
家里出自秦府的仆人笑着解释:“参加秋闱的学子多,街上就热闹,往年也就那样。”
其实不然,圣上身体时好时坏,汤药断断续续没怎么停,为了给圣上祈福,今年中秋宫中大办,特意准备了好些烟花。
因此,出门上街看烟花的人多,就显得很是热闹。
再有,参加秋闱的学子结伴游玩,各大店家使出浑身解数揽客,恨不得将元宵的花灯都摆出来,街上亮如白昼。
在街上尝各种美食填饱肚子的安儿坐在廊檐下赏月,兼等大哥大嫂回家。
“也不知大哥大嫂回来就几时了?”
此时,苏志栋与翰林院同僚欣赏着歌舞,上首座位已经空了。
倒是秦芸,因着秦家座次很是靠前,甚至和太子妃搭上话。
不过她心里清楚,太子妃能特意与她说话,并非因她是秦家女。
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刚准备挺挺腰背缓解一下,就听到上首的人温言道:“早些年你娘带你进宫给娘娘请安,本宫还见过你,那时候才这般高。”
太子妃说着伸手比量了一下,笑道:“时间过得真快,你现在都成亲了,你娘去昌平得有六七年了吧?”
一众命妇恭维着太子妃,说起秦三夫人,秦芸笑着回话间或解惑。
宫宴结束出宫时,她腰酸腿麻。
出宫坐上自家马车,敲着腿低低道:“以后再也不来了。”
太累了,肚子还饿的咕咕叫。
苏志栋拿过温热的湿帕帮她擦手,道:“回去我给你按按。”
两人擦了手,围着小炉子吃起肉饼来。
下人早早在马车上准备了小炉子,架上小陶锅和竹篦,将夹了肉的荷叶饼放上面,待主子出宫时正好是热的。
还准备了稀饭,放炉子上稍微一热,喝着正好。
安儿本来还有些羡慕,结果见两人活像挨揍了一般搀扶着进门,瞬间没了羡慕,只道:“参加宫宴还挺累人哦!”
气得苏志栋恶狠狠道:“你以后多的是机会参加,别叫惨就行。”
“那大哥你放心,我年轻身子骨好。”
“哼,到时候看你还嚣张不。”苏志栋没好气。
安儿陪着大哥大嫂用了饭才回自己的卧房,不过临睡前又对方子庆幸了一回。
“幸亏我武学好,不然你说日后参加宫宴像斗败的公鸡一样惨兮兮回来多丢脸。”
方子:少爷,您现在说这话是不是担心得有点过于早呢?
参加宫宴什么的,等您像大少爷一样考中进士再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