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6章 案首(1/2)

第146章 案首

院试张榜当日, 老爷子早早就在院子转悠,苏婉过去时,他还装作看菜园的样子, 嫌弃道:“咋过来,又却啥了?”

苏婉抻了抻衣袖, 道:“没啥缺,就是想问问您老人家, 去府城不?”

老爷子很是意动,心道:难怪穿了新衣服, 那绣裙一看就没下过水。

不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道:“去干啥呀, 又没啥事儿!”

这口是心非的样子, 可真是没眼看。

要说这些年自己最大的长进是什么,那必须是将家里人的脾性摸得透彻。

因此,苏婉即便看穿了,也没像往日一样主动给老爷子台阶, 笑道:“那成,我带我奶去, 我爹早在茶馆定了雅间,定金都交了,不去白不去。”

老爷子站直腰身, 皱眉道:“干啥还定雅间?”

.

苏婉故意不答话,径直往上房去,边走边叫人,“奶奶, 二堂嫂,咱们去府城, 我爹定了雅间,咱们在府城等大堂哥的喜信。”

李氏的声音透过窗户传来,“县衙不是送喜报么,咋还去府城?”

苏婉故意大声道:“我爹怕有的人等不及呗!”

后面跟来的老爷子脚步一顿,不过想到去长子家等喜报不如在府城方便,稍稍停顿一下又跟上。

进了屋子道:“刚好让你爹捎带送我去梁家,梁老弟早就邀请我去做客,前段时间忙糟糟也没个空儿。”

李氏从东间探出头,上下打量丈夫后笑道:“刚好你你早起穿了新衣衫,不用换了,你看要拿哪些礼。”

苏婉从西间抱出欢欢,跟小人儿调侃道:“曾爷爷是神算子呢,知晓今儿出门,一早就换了新衣服。”

老爷子脸上讪讪,不过他向来都会给自己找台阶,嫌弃道:“还不是你奶,说今儿家里来人,穿寒碜了不好看。”

“我的衣服都没洗几水,□□成新呢,哪就寒碜呢!”

苏婉将脸藏在欢欢怀里偷笑,欢欢以为姑姑跟自己玩儿,咯咯笑着小手手扒拉怀里的脸。

本来苏婉是想让一家子都去,二堂哥在作坊忙,留二堂嫂一人在家也不好。

结果杨氏抱着女儿不去,要留下看家。

“家里做主的人都出去,来个人都没法支应。”杨氏颠着女儿,道:“再说一会儿我就去大哥那边,帮娘和大嫂支应支应。”

“那我带欢欢去吧。”苏婉见欢欢朝自己伸着小胳膊,说道。

杨氏犹豫,“欢欢难缠得很,哭了不好哄。”

“你去志强那边也忙,就让婉婉带着。”老爷子发话。

这是欢欢为数不多几次坐马车出门的机会,很是兴奋。

上了马车一直啊啊哦哦,小短腿踩在苏婉膝盖上蹦跶,又是伸手摸车厢,又想掀帘子往外看。

杏儿拿了她的小玩具逗人,笑道:“来,叫小姑姑。”

“嘟啊”欢欢说着婴儿语抢玩具,拽过来就往嘴里塞,口水打湿了布偶玩具。

苏婉看着她湿哒哒的下巴,“是不是快长牙了?”

她只是随口一说,杏儿却是兴冲冲要掰开欢欢的嘴看。

老爷子皱眉,“惹哭了你俩就不笑了。”

杏儿连忙收手,不知自己逃过一劫的欢欢却是往人跟前凑,张着嘴傻乐。

因老爷子提出要先去梁家一趟,苏长青赶马车,进了府城直奔梁家。

梁老爷子闲着无事,便养了几只八哥,正在廊檐下逗鸟,就听下人来报苏家来人了。

丢掉手中的糠皮,拊掌朗声道:“快请进来。”

老爷子来梁府,受老友邀请不假,但今日却主要是为了等张榜。

因此,也没寒暄几句,就说明来意。

“今儿府城热闹,老三定了雅间,我们同去转转。”

知晓好友是操心孙子的院试成绩,梁老也没推诿,因李氏也在,梁老夫人同去。

苏长青定的雅间在离府衙最近的茶馆,很是清雅。

以往也就书院休沐日人多,今儿却早已是座无虚席,清雅的茶馆有了些酒楼的味道。

一行人进门直接上二楼,小二很是热情。

听着楼下书生们辩经论道,梁老抚着胡须道:“昌平文风越发昌盛,虽不及江南,却也能和关中一较高下。”

这话,苏婉却是不大认可,关中尤其是西安府,那可是有古都长安,老牌世家林立,也是卧虎藏龙之地。

昌平府却已经是北地,临近边关,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不及西安府。

不过长辈谈话,小辈听着就是,她并未高谈阔论。

抱着欢欢站在窗户前看着街道,指着府衙高大的建筑给欢欢介绍。

杏儿端了茶盏过来站旁边同看,青瓷茶盏中,茶烟袅袅,清香幽幽,引得欢欢探出身子看。

红润的小嘴巴叽咕叽咕,明显能看到,她的口水又不受控制了。

苏婉拿着帕子帮她轻轻擦拭,笑道:“真是见不得别人喝口水,这你可不能喝。”

杏儿却觉得小侄女眼巴巴盯着茶盏流口水的模样很是逗趣,故意端着茶盏往小人儿跟前凑。

欢欢挥舞小手抓茶盏时,杏儿又挪开,被气得啊啊大叫,还吱哩哇啦委屈巴巴跟苏婉告状。

张康毅远远看见窗口笑靥如花的女子,胸腔涌起一股豪气,脑海中不由自主幻想了一出贤妻陪伴幼子的画面。

苏婉察觉到视线,转头看去时,就见人流如织的长街一角,站了一个呆愣愣的黑炭。

微微一愣,继而展颜一笑,单手抱小人儿,一手挥动示意。

杏儿顺着她的视线看去,看见人惊喜道:“康毅哥回来了,好黑啊!”

张康毅本来就不白,可以说,昌平府的农家汉子,就没几个白的,大部分都是黑皮。

没办法,下地劳作风吹日晒,天生白也晒黑了。

张康毅就是典型的昌平汉子,浓眉大眼,肤色微黑,身量高挺,站在街上很是引人注目。

北关粮草,昌平知府衙门承担三成,每年夏收结束,粮(麦子)税缴纳结束,知府衙门就开始备粮草,及至番麦收获农户缴税后,知府的送粮车队出发,将二者送往北关。

今年张康毅同行,一则是知府给了他一个押车役的名额,二则北关军中也买了番薯面粉,他找人手赶车,跟着送粮车队同行,方便又安全。

在北关交接完毕,逗留了两日,买了些皮货以及自草原来的毡子、宝石,以备成亲时用。

有两枚红色宝石,他初见就喜欢上,莫名觉得给未婚妻打头饰正好。

昨天从北关回来,天色晚没回家,直接在府城住下,今儿出门来就是去银楼的。

见张康毅进来,老爷子惊喜,“回来了?顺利不?”

张康毅给老爷子、梁老、未来岳父见过礼,说起北关之行。

苏婉抱着欢欢坐在一边细听,心想以后有机会了去北关看看,反正这辈子,就在昌平苏家村扎根了。

张康毅见她听得仔细,捡了几件趣事讲。

梁老爷子感慨:“栋儿以后有康毅的一半能干,我就放心了。”

老爷子笑道:“别看这小子现在稳重,以前也是个犟牛。”

话意虽褒贬不明,却是道出了亲昵。

见欢欢啊啊哦哦叫个不听,不是指着门口,就是指着窗口,张康毅灵机一动,“欢欢在这里闹腾的影响说话,不如我带下去转转。”

苏婉还好,杏儿却是眼睛亮晶晶。

“成,今儿街上人多,仔细些。”老爷子点头允了。

站在街上,看着人流方向,苏婉提议:“要不我们也去府衙门口看看?”

张康毅摇头,“那边人多,待会儿张榜后挤得很,咱们往人少的地儿走走。”

话是如此,却是带着人往银楼方向去。

茶馆二楼,望着远去的背影,梁老抚须笑道:“沉重又能干,与你这孙女般配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