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4章 放假也是当差(2/2)

“德水啊,你可回来了!外面……外面现在到底咋样了?” 老父亲拉着儿子的手,急切地问。

牛大眼看着家人虽面带忧色但气色尚可,心下稍宽,沉声道:“爹,娘,各位叔伯,外面……更糟。河北、河东,大旱千里,很多地方已经绝收了。流民遍地,官府赈济不过来。”

“俺们也知道!” 一个堂兄抢着说,“咱堡子今年收成也减了大半,好在往年有些存粮,加上你那酒坊还在开工,用工给粮给钱,堡里各家紧巴点还能过。可堡外这些人……”他指了指墙外,“都是附近山沟里活不下去的乡亲,还有更北边逃过来的,越聚越多,赶也赶不走,俺们怕出事,只好关了堡门。”

牛大眼眉头紧锁:“堵在门口不是办法。为何不劝他们去大名府?那是北京,府城大,粮号多,朝廷的赈灾粮款首要也是运到那里,总比窝在这山坳里有活路吧?”

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解释起来。原来,流民中也有人想去大名府,但一则路途遥远,缺粮少食,不敢轻易动身;二则传言府城周边也已人满为患,秩序混乱;三则……有些人似乎认准了牛家堡有粮,存了“赖着不走”或“伺机而动”的心思。

牛大眼听着,心中了然。他环视一圈忧心忡忡的亲人,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决然的笑意:“看来,王爷让我这时候回来,还真是……看不得我闲着。这事,我来处理吧。”

与此同时,彰德府城内。

诸葛不亮也回到了家中。诸葛家本是彰德府的书香门第,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颇有田产。诸葛不亮年轻时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之下,恰逢张猛、岳飞募兵,便投笔从戎,因其心思缜密,逐渐在军旅中崭露头角,后又在安南、北海(泛指北方)等地的经营中屡出奇谋,积功升至参军。与牛大眼这位张猛亲卫出身的猛将因缘际会成为搭档,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二人在长期刺探情报中,跟一位异人学得一手精妙的易容之术,曾凭此救下遇险的陈忠和,立下大功,自此更得陈太初信任,成为听风营的核心干将。

卸甲后,诸葛不亮凭借积累的人脉和见识,接手了家族生意,并成为陈太初旗下四海商社在彰德府的总代理,专营白糖、高度白酒(玉冰烧)、香皂等紧俏商品,不做零售,只搞批发分销,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如今的诸葛家,已是彰德府数得着的富户,高门大院,仆从如云。

诸葛不亮回到家,与父母妻儿团聚,自是欢喜。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府城内的气氛也不轻松。粮价虽因官府调控和富户囤积尚未完全失控,但已显上涨苗头。市面上流言四起,有说北边要打过来的,有说盗匪要起事的。知府衙门加强了巡防,各大户也悄悄增加了护院。

与家人叙话后,诸葛不亮便以拜访旧友为名,出门探查。他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似随意,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注意到,城门口盘查严格了许多,城内一些偏僻角落,也开始出现三五成群的陌生面孔,衣衫褴褛,眼神闪烁。茶馆酒肆里,人们交头接耳,话题总离不开“旱灾”、“流民”、“粮食”。

他心中暗忖:“王爷让我此时回乡,绝非偶然。牛大眼那边山堡情况恐怕更直接。我这里,虽在城中,看似安稳,但这暗流涌动,只怕一旦失控,后果更不堪设想。” 他意识到,王爷或许是要借他们二人的眼和手,稳住家乡这两处可能爆发的火药桶,同时观察地方实情,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牛大眼在思考如何疏导堡外流民,诸葛不亮在审视府城暗流。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