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章 冰皮月饼(1/2)

第50章 冰皮月饼

广府人喜欢美食, 别人戏说,这世上就没有广府人不吃的东西,倘若遇到蝗虫灾害, 这些蝗虫都会变成广府人桌上的一道美食,或油炸、或煎烤, 花样百出, 可见广府人是多么爱美食。

而难得来到深市, 当然得尝尝粤式美食,尤其是粤式早茶。说是早茶,但广府人不分早午晚,茶楼自开市到闭市,都是热热闹闹, 座无虚席。

国贸大厦的旋转餐厅, 用从比利时进口的48块大玻璃镶嵌,游客在这里可以瞰深市全景,领略全城风光。坐在装修高大上的旋转餐厅内, 别说姜晓娟了,连姜大杰也有些拘谨,他从虽然闯过不少大城市,自认见过不少大世面, 但到这种高档餐厅用餐还是第一次, 这都是托了自家大侄女的福。

姜雨禾把菜单递给两人,让他(她)们随意点,自己也看了起来。

精美的菜单分门别类地罗列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西餐、中餐……菜名也起得别致有内涵, 有些光看菜名,没看到实物根本不知道是什么。

这不, 小丫头就指着“蚂蚁上树”,悄声问道:“姐姐,这个是什么菜啊?”

“就是肉沫粉条,一道川菜。”

“肉沫粉条?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啊,好奇怪。”

“因为肉沫贴在粉丝上,就像蚂蚁爬在树枝上而得名。我们点一道看看,你就知道了。”对于小丫头的教育,姜雨禾一直很注重实践,寓教于乐。

“可是很贵啊。”小丫头露出心疼的表情。

“没事,姐姐赚了钱。”

姜雨禾把“蚂蚁上树”勾上了,又点了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叉烧包、蛋挞、干蒸烧卖,还有布拉肠、豉汁排骨、糯米鸡等等。

看到姜大杰和小丫头很克制地只了两三道小吃,她又勾了几道硬菜和甜品、饮品。

不一会儿,服务员陆续端来菜品,满满地放了一大桌。

皮白如冰、薄如纸、吃起来爽滑清鲜的虾饺;馅料肥瘦适中、软糯咸鲜的叉烧包;滑嫩的布拉肠、酥脆的蛋挞、香味浓郁的皮蛋瘦肉粥、一咬之下会爆汁的牛肉丸……

三人尽情享用,直至华灯璀璨,玻璃窗外夜景正浓。

摸着鼓囊囊的肚子走出旋转餐厅,姜大杰对于刚才大侄女请吃饭感到不太好意思,于是提议请她们去看电影。

姜雨禾没有拒绝。

这个年代的电影院还是有些简陋,奶茶爆米花之类的更是没有,倒是有瓜子、花生和北冰洋汽水。

上映的影片却令人有些意外,除了国内的影片,还有港城的《书剑恩仇录》,听服务员说,这部电影半个月前才在港城上映,可见这家电影院的渠道人脉之广。

姜雨禾不是武侠迷,海岛信息堵塞,小丫头也不知道金庸是谁,但姜大杰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鉴于其他上映的电影不是惊悚、悬疑类,就是爱情类,三人便买了《书剑恩仇录》的电影票。

影院不大,却满满当当地坐满了人,不一会儿,幕布开始投放电影,没有先进的光学立体声设备,也没有高清3D的画面,姜雨禾感觉自己就像是看了一场老电影。

随之她又笑了笑,现在她不就是在八十年代看“老”电影么,虽然这部电影是港城新上映不久的。

这样想着,她突然生出一种时空旅行者般的孤独怅然感。

身边的小丫头看到电影里的精彩情节,突然忍不住激动起来,下一秒又怕影响到别人,连忙捂住了嘴,左顾右盼,待看到其他人同样激动得坐不住,她才悄悄松了一口气,这可爱的模样把姜雨禾拉回了现实。

她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心里的失落一扫而空,在这里她还有家人,并不孤单。

还有喜欢的事业。

此次深市之行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让她决定回到海岛后,就开始物色店铺搞事业,她已经等不及投身改革浪潮了。

-

第二天,司机载着姜雨禾三人回到食品厂家属院,当她把后车厢里的19寸彩色电视机、录播机、包装精美的礼盒搬下车时,自然引起了左邻右舍的围观。

“乖乖,姜丫头你又去哪里发财了?这是电视机吧?”

“就是电视机啊!你看,箱子里都写着了‘昆仑牌19寸彩色电视机’?好家伙,这不得两千块才能拿下?”

“还有燕舞录播机!电视广告播的那个!”

“姜丫头真是孝顺啊,一赚了钱就给家里添置东西!”

“兰婶真是有福气!”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称赞,满脸羡慕的看着江海兰,把她看得既骄傲又心疼,女儿赚钱不容易,还得为家里操心。

王婶看见满地的家电、礼物,恨不得把它占为己有,如果姜丫头嫁给了自家侄儿,现在这些都是她的!现在侄儿把保媒失败的事情告诉了她大嫂,害得哥嫂都怨她了!简直气死了!

王婶恨得咬牙,最后只能酸溜溜地骂了句:“败家!幸好我侄子没娶你!”

她旁边的刘婶听见了,顿时阴阳怪气地刺了句:“哟,王婶,瞧你这话说的,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花你的钱买呢!”

姜丽丽也在自家走廊里看得眼红,心里的不甘使她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却把抱着的林波涛弄疼了,将近三岁的壮实小孩子顿时哇哇大叫着朝她胸口踹了过去,屋内的曾菊闻言,骂骂咧咧地走了出来,“作死啊!你想谋杀我外孙吗!”

……

与姜丽丽家的吵闹不同,姜雨禾这边一片和乐融融。

她把彩电天线调试好,没一会儿,屏幕里就播出了电视节目,然后又将一个寻呼机给了江海兰,而姜晓娟小丫头则迫不及待地拿出了录播机,无师自通般放入磁带,播放起音乐,顿时屋内热闹非凡。

第二天,小丫头又揣着礼物,迫不及待地去薛彩儿家。

她得意洋洋地拿出磁带,“呐!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1987春晚精选歌曲?》你在哪里买的?”薛彩儿诧异,这种磁带不比那种专门录制的,不好买。

“前些天,我姐姐带我去深市玩,我在音像店买的!”

薛彩儿既惊讶又羡慕,“怪不得我前天去找你,阿姨说你不在!说你姐姐带你去旅游了,原来是去深市啊!我还没去过那儿呢!”

姜晓娟闻言更得意了,滔滔不绝道:“深市好好玩啊!姐姐一开始带我去海边,住的是那种庄园!后来又去市区,在几十层高的旋转餐厅看夜景,吃粤式早点!对了,我还去看电影了,《书剑恩仇录》!说是金庸写的,你知道金庸吗……”

薛彩儿听得津津有味,越听越羡慕,却也越听越失落,“我也好想去深市啊……”

“下次放假,你别去首都,去深市玩呗!”

“你不懂……”薛彩儿郁闷地摇了摇头,一脸沉重。

姜晓娟挠了挠头,她是炫耀过头了吗?薛彩儿怎么看起来不高兴?

她一脸疑惑地离开了薛家。

薛彩儿转身便缠着自己妈妈,撒娇道:“妈妈!我也想要个姐姐,像姜家姐姐那样的,你给我弄个吧!”

李笑梅哭笑不得,“我怎么给你弄个姐姐啊?妹妹倒是可以,你要吗?”

“不要!”薛彩儿拼命摇头,蹦着小脸严肃道,“就要姐姐!”

“你不是有姐姐吗?青青表姐也是你姐姐啊!”

“青青表姐才不会带我去深市玩,才不会做好吃的给我!”薛彩儿郁闷。

更令她郁闷的事情还有。

过了几天,小学开学了,课间时姜晓娟拿出了几个饭盒,一一打开,“这都是我姐姐特意给我做的小零食,彩儿,你尝尝!”

薛彩儿低头看去,首先是一股海鲜独有的香味扑面而来,仔细一看,只见饭盒里有烤鳗鱼片、香酥鱿鱼丝、刷着油亮亮蜜汁撒满芝麻的黄花鱼片……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增。

她悄悄咽了咽口水,羡慕道:“这都是姐姐自己做的?”

“嗯!她说我开学了,特意给我课间肚子饿时吃的!你要不要尝尝?可好吃了!不过不能一次吃太多,一会儿吃午饭了……”

话音未落,只见薛彩儿已经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姜晓娟顿时看得目瞪口呆。

“小娟,这都是什么啊?好香!”隔壁的同学林玲突然凑了过来,眼馋地盯着饭盒。

姜晓娟平时和林玲相处得还不错,于是大方地问道:“这是我姐姐做的小零食,你要尝尝吗?”

“好啊!”林玲双眼一亮,迫不及待地伸出了手。

薛彩儿瞪了她一眼,哼了哼,护着身前的饭盒,吃得更快了。

姜晓娟看见她护食的摸鱼,既觉得好笑,又觉得骄傲。

而林玲尝了一口烤鳗鱼片后,忍不住化身迷妹,“哇!好好吃!小娟,你姐姐厨艺真好啊!真羡慕你!

姜晓娟享受着同学们的羡慕,果然,没有人能抗拒得了姐姐做的美食!姐姐做的美食就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姜雨禾不知道妹妹又在向同学们炫耀,此刻她正忙着考察店铺。

-

最近几天姜雨禾都在走街窜巷地物色店铺。

1987年的亚镇,在世人眼中还是华国南海边的一个破落小渔村,虽然依山傍海,自然风光无限好,但如同深藏巷中的美酒,尚未被世人知晓。

现在的亚镇全貌,几乎可以一眼望到头尽头,城镇绝大多数都是低矮的民房,哪怕是在最热闹的商业街。

此刻,姜雨禾就身在商业街中,这里有供销社、国营饭店、私人饭店……一间间商铺都在营业,好不容易看到一家关着门、写着“旺铺招租”的店铺,店面却很小,估摸着里面的面积也不大,租来卖卖衣服、杂货等还可以,用来开饭店却不合适。

但既然遇到了,姜雨禾也尝试着用寻呼机给店主留了言,打算问问价格,了解一下市场行情。

不远处的徐记小吃。

“老板,你看那个人是不是姜老板?”店里的小工指了指,问道。

正坐在店铺门口晒太阳的徐元贵闻言,连忙循着望去,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她来这里做什么!”

自从上个月店里的客人因为吃了蚵仔煎肠胃中毒后,他的店铺就被卫生管理部门责令关店整改,哪怕他搬出在工商管理部门做科长的姐夫都没有用。于是只能老老实实地关了门,也就是昨天才重新开门做生意。

损失了一个月的收益,徐元贵把姜雨禾恨死了,他觉得都怪她做出蚵仔煎影响了他的生意,他囤积海蛎,售出不新鲜蚵仔煎导致顾客中毒也是姜雨禾的错,尤其是后来她又推出了新品章鱼小丸子,他心里更是愤怒了。

现在突然看到姜雨禾,徐元贵脸色当然不好看。

“好像是在看店铺?之前那里是卖杂货的,听说全家准备移民了,想把店铺转让出去。老板,姜老板不会是想在对面开饭店吧?”小工小声嘀咕。

“什么?她敢!”徐元贵顿时惊得跳了起来。

这个女人和他徐元贵有仇不是?怎么总是阴魂不散,如果让她成功在对面开了饭店,他的生意还怎么做?!

摆夜市摊抢走他的客人便罢了,现在还欺负到他家门口了?!

徐元贵气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立刻上前找她理论。

小工一把拉住他,“唉,老板,别冲动!我们先看看再说!这里的店铺不便宜呢!姜老板一个摆地摊的,怎么可能一个月就凑够钱?还有,那个杂货店的老板可不是省油的灯,她就等着被宰客吧!”

徐元贵忍了忍,终究还是没有上前。哼,无论怎样,他都不会让她在那里开饭店的!

这厢,姜雨禾和杂货店钟老板碰上了头。

这是一个留着八字小胡子,面相精明狡诈的中年男人,他先是挑剔地打量了一下姜雨禾,语气傲慢道:“就是你想租我的店铺?我先说好了,店铺不租只卖,一口价五万!”

“我可以进去看看吗?”姜雨禾淡淡地问,没有被他的开价吓到。

钟老板看到她镇静的模样,嘴里嘀咕了几句,不情不愿地掏出了钥匙。

姜雨禾仔细打量起来,店铺四四方方的,看起来倒是还算规整,但面积不大,约摸就只要30平方米,在这个首都的房价还只是2000元一平方米的年代,钟老板显然是把姜雨禾当成冤大头了。

“怎样?这里的地段很好,市面上很难再找到这么好的店铺了,这价格一分钱也没有多赚你,如果不是我全家准备移民了,才不会这么便宜卖呢!”

姜雨禾:“我考虑一下。”

说完,她转身离开了。

“呸!穷鬼看什么店铺,浪费老子时间!”钟老板瞪了姜雨禾的背影一眼,骂骂咧咧地正想关店铺门,背后却传来一道略带焦急的声音,“钟老板,你的店铺想转让啊?我跟你说,年轻女人没几个钱,你得擦亮眼睛……”

钟老板转身,心里一动,眯了眯眼道:“是徐老板啊……”

-

符合要求的店铺实在不好找,现在房地产交易市场还不发达,中介也很少,姜雨禾找了几天都没有心宜的。彬哥前来对账时得知此事,便说这事包在他身上。

姜雨禾想到他和姜大杰各种门道都知道一些,便把找店铺的事拜托了他们,而她则准备在买店铺前再做一门生意。

中秋节快到了,她想到的赚钱生意就是做月饼,不是传统的月饼,而是冰皮月饼。

按照历史,冰皮月饼最初于1989年,由港城的一家面包公司首创。现在是1987年,市面上的月饼都是用传统方式制作的,由糖浆做皮,颜色是金黄色。

而冰皮月饼的部分原料是糯米,做出来的月饼外观呈白色的,放在冰箱里冷藏,口感冰爽软糯,甜而不腻。

姜雨禾又对冰皮的原料进行了改进,用糯米做成的月饼皮容易老化,保存时间不长,还会裂开,卖相不好。她把糯米替换成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淀粉,这样做出来的月饼皮可保存长时间不裂开、不老化和无生粉味道。

月饼里的馅料也不再局限于双黄白莲蓉、红豆沙、五仁等,而是增加了水果馅料、椰蓉馅料等,款式多种多样。

她还特意设计了一款“七星伴月”月饼,七个小的冰皮月饼分别是:黄皮的菠萝馅、橙皮的芒果馅、白皮的椰蓉馅、红皮的豆沙馅、绿皮的抹茶馅、褐皮的巧克力馅、紫皮的五仁馅,围绕着中间的双黄白莲蓉月饼。

还有以乌龙茶汁拌和莲蓉、或以绿茶为主的“茶蓉月饼”,用百合、绿豆馅制作的“美颜月饼”等等。

这些月饼她都特意定制了精美简约的盒子,打算走高端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