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09章 圣帝明聪,洞鉴忠奸于眼底(1/2)

卷首语

《大吴通鉴?帝王纪?德佑帝萧桓传》载:“天德二年冬,太庙祭祖大典前夕,帝萧桓召镇刑司副提督石崇入御书房,屏退左右,诘问西山旧仓文书事。时帝已得太保谢渊所呈铁证(含柳明账册、北元密信、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墨痕鉴定),欲验石崇虚实。

崇初狡辩,谓仓内文书乃‘历代兵书孤本,藏之避盗’,帝斥其妄,掷蓝布账册(载‘割大同卫以西三城予北元’)于阶前。崇惊惧跪伏,攀咬谢渊‘伪造证据、构陷重臣’,帝复揭其私印破绽(崇私印为永熙帝所赐和田玉章,拓印与账册朱印不符)、柳明供词佐证,崇辞穷不能对。此‘御书房诘奸’之役,实为帝辨明忠奸、定太庙对决方略之关键,亦显石崇奸佞本质之败露。”

御殿寒深,烛影幢幢而摇曳;佞臣面圣,言辞娓娓却虚飘。妄以兵书,粉饰通番之重罪;轻抛账册,冀消破伪之浮谣。

绯袍染汗,魂兮几欲飘散;金砖叩膝,胆者已然惊销。圣帝明聪,洞鉴忠奸于眼底;岂待晨钟,早能辨佞若观爻。正御殿、烛摇深寒,佞臣朝帝言误。

兵书巧饰通番恶,账册漫抛如雾。袍汗注,魂欲散、绯衣颤栗金阶处。膝敲砖路,似胆丧神惊,词穷语乱,怎把圣聪蛊?

君心睿,洞烛忠奸明悟。岂容奸佞欺主。晨钟未响妖氛辨,天目光昭今古。休妄顾,看帝意、威严凛凛如霜怒。奸谋必沮。叹世事纷纭,人心诡谲,此恨向谁诉?

李德全(念)

御殿寒生烛影摇,帝心凝重审奸苗。

账册藏着通番罪,且看今朝辨伪朝。

萧桓(【二黄导板】)

御书房晨寒透龙袍,

(【回龙】)

烛影飘,香烟绕,孤持账册,待把那佞臣的罪证昭!

萧桓(【二黄原板】)

昨夜里谢渊呈密报,账册上字字似尖刀。

西山仓哪有兵书藏,分明是通北元把疆土抛!

害边军战死大同道,构陷于科入囚牢。

传石崇进殿来当面问,看他怎把假言描!

李德全(念)

启陛下,镇刑司副提督石崇,殿外候旨。

萧桓(沉声道,念)

宣他进来!

李德全(高唱)

宣 —— 石崇进殿!

【第二场 佞臣狡辩】

(石崇身着绯色官袍,手持朝笏,步态滞涩上,叩首时目光偷扫御案,神色强装镇定。)

石崇(【西皮原板】)

趋步躬身入金銮,御殿寒深透骨寒。

昨日递上谋逆报,今朝召对心不安。

强装镇定把君见,且凭巧语掩罪愆。

萧桓(冷冷开口,念)

石卿,孤召你前来,只为西山旧仓一事 —— 你说仓中藏的是 “历代兵书”,可周显搜出这本账册,记的却是 “割大同卫以西三城予北元”,这也是兵书不成?

石崇(叩首,唱【西皮流水】)

陛下息怒容臣表,此册绝非臣所藏!

西山仓有卫所兵轮值哨,定是那谢渊党羽设毒招。

伪造账册来嫁祸,欲害臣身乱圣朝!

臣藏兵书皆正典,《孙子》《吴子》注详条,

怎会有通番言词把君扰?

萧桓(冷笑,持账册掷案,唱【二黄快板】)

一派胡言把孤欺,你可知账册有印玺?

镇刑司旧印盖在上,永熙铸印留砂迹!

张启彻夜验仔细,篆体刻痕无半分虚。

这砂眼是铸匠当年失了手,只有掌印者才知悉 ——

谢渊怎把此印仿?你再狡辩也枉费心机!

【第三场 罪证破谎】

石崇(声音发颤,唱【西皮散板】)

闻听印玺有砂迹,冷汗涔涔透绯衣。

急中生智把言递,

(念白)陛下!此印…… 此印臣不慎遗失过几日,定是谢渊捡去造伪迹!他掌兵部调过边地档,知晓地名编谎言,望陛下明察!

萧桓(取和田玉印掷案,唱【二黄原板】)

你说谢渊造伪迹,再看这枚 “靖边” 玺!

永熙赐你平叛奖,印底有先帝御笔题。

你递的密报说谢渊谋逆,拓本私章是楷书体 ——

谢渊的印是瘦金 “忠勤” 字,三寸见方吏部存案籍。

你那拓本才二寸半,笔画歪斜哪有半分齐?

还要欺君把谎扯,孤看你是胆丧魂飞!

石崇(膝行前爬,唱【西皮流水】)

陛下开恩饶臣命,臣一时糊涂犯了浑!

北元拿臣妻儿把挟逼,才敢私通把疆土赠!

柳明供词是被逼,他与谢渊有交情 ——

求陛下念臣复辟功,容臣悔过补前愆!

萧桓(怒击御案,唱【二黄导板】)

好一个 “一时糊涂” 把罪卸,

(【回龙】)

你可知边军战死、百姓流离,皆因你通番卖国家!

萧桓(【二黄快板】)

大同卫三万儿郎血洒道,于科在狱受刑熬。

你私通北元换粮饷,却把谎言把孤瞒了!

复辟功难抵通番罪,你还想狡辩把圣聪淆?

今日暂不把你罪来判。

(念白)李德全!

李德全(躬身)

奴婢在!

萧桓(念白)

派二名太监 “护送” 石崇回府,不许他与外人私交,明日太庙大典,着他必到!

李德全(唱)

遵旨传命不迟延,

(对石崇厉声)石大人,请吧!

石崇(踉跄起身,唱【西皮散板】)

御殿遭诘魂飞散,绯袍染汗步难前。

明日太庙恐难避,这才是搬起石头砸自脚面!

萧桓(望着石崇背影,唱【二黄慢板】)

御殿寒消日色高,罪证昭然辨奸妖。

明日太庙伸正义,定为忠良把冤昭!

石崇身着从二品绯色官袍,腰间佩着 “复辟功臣” 鎏金金牌,牌面的 “复” 字因常年摩挲,鎏金已褪出一道浅痕。他按规制躬身行礼,垂首时目光飞快扫过御案 —— 案左摆着谢渊那方紫檀锦盒,锁扣的银 “忠” 字在晨光里泛冷,案右却空着,昨夜递上的 “谢渊谋逆” 密报不见踪影,心下顿时一紧,指腹悄悄攥紧了官袍下摆,连衣料上绣的缠枝纹都被捏得变形。

“石卿可知,” 萧桓坐在龙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蓝布账册的边缘,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性的压迫,“前日周显率缇骑查西山旧仓,从暗格里搜出此物时,账册页间还沾着西山的黄土 —— 你说仓中是‘历代兵书孤本’,这沾着黄土的账册,记的却是‘割地予北元’,莫非是前朝哪本‘兵书’,教你卖我大吴疆土?”

石崇的喉结狠狠滚了一圈,额角瞬间渗出细汗,汗珠顺着鬓角往下淌,滴在官袍的绯色衣料上,晕开一小片深色。他强撑着镇定,声音却比平日低了半分:“陛下容禀,此…… 此账册绝非臣所藏!西山旧仓近年偶有卫所士卒值守,许是旁人趁隙混入,伪造此册嫁祸臣!臣收藏的兵书,皆是《孙子兵法》《吴子》这类正经典籍,怎会有‘割地’之语?” 他说着,抬手想擦额角的汗,却想起君臣仪轨,又硬生生将手缩回去,指尖在袖中抖得更甚。

萧桓看着他的窘迫,缓缓起身,龙椅在金砖上蹭出刺耳的 “吱呀” 声,震得殿内烛火都晃了晃。他拿起账册,翻到记着 “德佑十四年四月廿三” 的那一页,朱笔写的 “割大同卫以西三城予北元,换粮饷三千石” 字样格外刺目:“伪造?那你说说,这账册上的朱印 —— 镇刑司的旧印,也是旁人伪造的?”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般落在石崇脸上,“按《大吴玄夜卫文勘规制》,张启昨夜彻夜核验,印鉴的篆体是‘镇刑司印’四字,刻痕深处还留着永熙年间铸印时的砂眼,与你当年从石迁手中接过的旧印,分毫不差 —— 这砂眼,也是谢渊能伪造的?”

石崇的肩膀猛地一颤,脸色瞬间白得像纸。他忘了那枚旧印的砂眼 —— 那是镇刑司初代提督传下的印信,铸印时工匠不慎留下的瑕疵,只有掌印者才知晓。他张了张嘴,想辩解 “印信被盗”,却又想起按《大吴镇刑司档案管理章程》,镇刑司旧印需由掌印官随身保管,若有遗失需即刻奏报,他从未上报过,这话一出口便是自曝其短。

“陛下,” 石崇的声音开始发颤,膝盖微微弯曲,几乎要撑不住身子,“这…… 这印信是臣不慎遗失过几日,许是那时被谢渊的人捡去,伪造了账册!还有谢渊 —— 他掌兵部时,曾调阅过大同卫的旧档,定是从档中得知边地地名,才编出这‘割地’的谎话!”

“哦?” 萧桓冷笑一声,从御案抽屉里取出一枚和田玉印,印身洁白,刻着 “靖边” 二篆字,正是永熙帝当年因石崇平叛有功所赐,“那你递来的‘谢渊谋逆’密报,上面的‘谢渊私章’拓本,也是谢渊自己伪造的?按《大吴官印管理制度》,谢渊的私章是先帝赐的‘忠勤报国’玉章,瘦金体,印身三寸见方,而你密报里的拓本,是楷书,印身只二寸半 —— 吏部司封清吏司的备案册上写得明明白白,你要朕召吏部首领来与你对质吗?”

玉印 “当” 地一声放在御案上,石崇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他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膝盖砸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震得额角的汗珠都溅了出去。他慌乱地去抓萧桓的袍角,却被萧桓侧身避开,只抓到一片虚空:“陛下饶命!臣…… 臣一时糊涂!可那柳明的供词也是假的!他是谢渊的人,定是被谢渊逼供才乱咬!”

“柳明是你当年亲手提拔的镇刑司吏,” 萧桓的声音冷得像冰,“他供词里写着,德佑十四年你与北元使者巴图会面时,在大同卫外的破庙里,还留了一枚你随身带的玉珏作信物 —— 那玉珏是你母亲的遗物,上面刻着‘石氏’二字,周显已从那破庙的梁上搜出,你还要看吗?”

石崇彻底瘫坐在地,绯色官袍被冷汗浸得发皱,腰间的金牌滑落在地,“哐当” 一声撞在金砖上。他望着那枚玉印和账册,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 所有的谎言都被铁证戳穿,从印鉴的砂眼到玉珏的信物,从账册的黄土到备案的官印,每一处细节都堵死了他的退路。

萧桓看着他的狼狈模样,眼底闪过一丝复杂 —— 有愤怒,有失望,还有一丝对复辟旧情的惋惜。他俯身捡起地上的金牌,指尖拂过 “复辟功臣” 四字,声音沉了下来:“石崇,朕念你复辟有功,今日暂不锁拿你。但你需记着,明日太庙祭祖,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你若再敢兴风作浪,朕定按《大吴刑律》,让你与通敌叛国的罪证,一同见列祖列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