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7章 商务宴请的陶制餐具与空间风水布局(2/2)

“是22.5度。”赵环精准报出数字,“根据《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书画展区的恒温标准是20到25度,取中间值更节能。”他看向郭静,她正用陶勺舀起一勺汤,勺底的指纹印记在汤面漾开细小的涟漪。“不过郭静的工作室,冬天总是23度左右。”

“因为陶土在23度时最听话。”郭静把勺子放下,“太冷了会硬,太热了易塌。像人在舒服的温度里,才肯说真心话。”

周明远哈哈大笑,啤酒肚颤得像个陶瓮。“你们俩真是绝配!一个讲规范,一个讲感觉,合起来就是‘风水’!”他忽然指向墙角的博古架,“那上面的玉如意,先生说要摆在‘乾位’,对应天,镇宅。郭老师觉得,要是换成你的陶艺,摆在哪好?”

郭静起身走到博古架前,指尖拂过每层的隔板。“不如不固定位置。”她转头时,发梢扫过架上的青瓷瓶,“做几个可移动的陶托,每天换个位置摆。就像家里的盆栽,今天放窗台,明天放书桌,看着新鲜,气也跟着活。”

赵环跟着站起来,目光落在博古架与墙面的缝隙上。“从结构安全看,博古架的承重柱在左侧第三根,摆重物最好靠近那根柱。”他用手指敲了敲柱子的位置,“郭静说的可移动陶托,底部可以加防滑垫,既符合‘活气’,又符合安全规范。”

小王突然插话:“郭老师的陶具都没上亮釉,会不会显得不够档次?”

郭静拿起一只陶碗,递给他:“你摸摸碗底。”小王迟疑地碰了碰,指尖沾了点细沙似的质感。“这是故意留的陶土原色,烧的时候没上釉。”她笑起来,眼睛弯得像陶杯的弧度,“就像人脚上的茧,不好看,但踏实。客人握杯子时,摸到这质感,会觉得稳。”

赵环看着她说话时的侧脸,忽然想起第一次在画廊遇见她,她指尖的陶土痕迹蹭在油画框上,像给冰冷的金属镀了层暖光。此刻她站在博古架前,身后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陶土的气息混着茶香,在包厢里漫成一片温柔的雾。

“其实所谓风水,”赵环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些,“本质是人与空间的和谐。郭静的陶具让人想摸,想亲近,这就是一种和谐。就像我设计的空间,让人愿意多待一会儿,也是和谐。”

周明远若有所思地看着桌上的陶杯,忽然拿起一只,往里面倒了半杯茶。“还别说,握着真比瓷杯舒服。”他转动着杯子,“那茶室的陶艺陈设,就按你们说的来。高低错落,能移动的那种。”

郭静眼睛亮起来,像窑火刚熄灭时,釉面透出的第一缕光。“我明天就画草图!”她转头对赵环说,“可以用美术馆工地的废土做原料,烧出来会带点青灰色,和你设计的墙面石材呼应。”

赵环想起那些被工程车运走的废土,混着水泥和沙砾,曾被他视为建筑垃圾。此刻被郭静说出来,竟像是要重获新生。

散席时,周明远握着郭静的手不放:“郭老师下次送几只陶杯给我,放办公室‘镇气’。”郭静笑着答应,说要在杯底刻上“观山”二字。

走出观山堂时,晚风带着松木香扑过来。郭静忽然停住脚步,指着餐厅门口的石狮子:“你看那狮子的爪子,左边的踩着球,右边的踩着幼狮,也是一高一低,一刚一柔。”她转头看赵环,眼睛里有路灯的光在跳,“连古人造石狮子,都懂‘活气’比‘齐平’重要。”

赵环握住她的手,她掌心还留着陶土的温度。“其实周总说的‘风水’,本质是对舒适的渴望。”他低头,看见她指尖的泥屑蹭到了他的袖口,像给深色西装绣了朵小黄花,“就像你说的,陶土要在23度才听话,人也要在合心意的空间里,才活得舒展。”

路过街角的花店时,郭静忽然跑过去,买了一小束雏菊。她把花插进空陶杯里,陶杯的粗粝衬得花瓣格外柔软。“你看,”她举着杯子转了转,“硬邦邦的陶土,也能托住春天。”

赵环想起包厢里那桌陶具,在精致的瓷器中间,像一群带着泥土气息的信使。他忽然明白,所谓理性与感性的共振,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像陶土遇见窑火,像建筑遇见人,在规范与自由之间,烧出属于彼此的温度。

他接过那只插着雏菊的陶杯,杯沿的手工捏痕硌着掌心,像一句没说出口的诗。远处的美术馆工地还亮着灯,钢筋骨架在夜色里勾勒出未来的形状,而他们的故事,正像那些即将入窑的陶坯,在时光的褶皱里,慢慢显露出最本真的纹路。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