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8章 工地宿舍的陶土墙面隔音效果测试(2/2)

切割机的声音不知何时弱下去了。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未完成的墙面上,赵环扶着龙骨框架的手,与郭静抹陶土的手在光影里数次交错,每次相触都像声波在介质中传递能量。他忽然意识到,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即兴的建筑实验,而变量是彼此的呼吸频率。

傍晚六点零四分,最后一块陶土被拍实。墙面呈现出种未经打磨的粗粝质感,陶粒在表层形成星星点点的突起,像片凝固的星云。郭静用喷壶均匀地洒水,水珠落在陶土上,立刻被吸进去,留下深色的印记,又慢慢变浅,如同潮汐退去的沙滩。

“现在需要测试隔音效果。”赵环从工具箱里翻出个声级计,这是他用来监测施工噪音是否超标用的设备,“基准值是68分贝,来自东侧模板区。”

郭静却从包里掏出个小巧的蓝牙音箱:“用这个更准。我手机里存了白噪音音频,从20hz到20khz全频段覆盖。”她按下播放键,嘶嘶的白噪音立刻充满整个空间,声级计显示72分贝。

两人站到新砌的陶土墙两侧。赵环举着声级计贴近墙面,郭静在另一侧移动音箱位置,帆布裙扫过地面的水泥碎屑,发出细碎的声响。“现在是58分贝。”他报出数值时,听见墙那边传来她轻笑声,“降了14分贝,比预期好。”

“等陶土干透还能再降3到5分贝。”郭静的声音隔着墙面传来,带着种奇特的温润质感,像被过滤掉杂质的溪水,“你那边能听清我说话吗?不用大声喊的那种。”

赵环低头看着声级计上跳动的数字,52分贝,恰好在正常交谈的音量区间。他忽然想起初遇时在画廊,她隔着玻璃看画的侧影,当时窗外的车流声也是68分贝,可他却清晰听见了她指尖划过画布的轻响。

“听得很清楚。”他说。

夜幕降临时,工地的噪音渐渐平息。郭静收拾工具时,发现赵环正在墙面上做标记,用铅笔在不同位置写下分贝数和测试时间。“这是声学测试报告的标准格式。”他解释道,最后在右下角画了个小小的星芒图案,“实验结论:陶土墙面隔音效果达标,且……”

“且什么?”郭静凑过去看,发梢扫过他的手背。

“且具备情感传导功能。”赵环合上笔帽,声级计显示此刻环境噪音35分贝,足够听清彼此的呼吸声。墙面上的陶土已经半干,留下两人手掌按压的痕迹,在月光里像片起伏的丘陵。

远处传来晚班工人的说笑声,隔着陶土墙飘进来,变得模糊而温和。郭静忽然轻声念起诗来,是上次在咖啡馆看到的那句:“星子坠入春水”。她的声音穿过墙面的孔隙,在空气里形成微小的振动,赵环感觉胸腔里有什么东西正跟着共振,像被敲响的音叉。

他伸手触摸那面墙,陶土的温度比混凝土高出3摄氏度。声级计在此时捕捉到组特殊的波形——那是两人同时轻笑时,声带振动产生的谐波,在35分贝的背景噪音里,清晰得如同白昼的星轨。

“明天我带釉料来。”郭静忽然说,眼睛映着窗外的灯火,“给墙面刷层透明釉,能保护陶土,还能让声波折射更柔和。”

赵环看着她指尖残留的陶土痕迹,忽然想起古希腊雕塑的肌肉线条——那些被岁月磨平的棱角里,藏着理性与感性最完美的平衡。他拿起施工日志,在新的一页写下:“实验日期:xx年x月x日,样本:陶土墙面,测试者:赵环、郭静。附加结论:当两个灵魂的频率共振时,任何隔音材料都无法阻断信号传递。”

晚风穿过透气窗,吹动墙面上未干的陶土,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这声音被声级计忠实地记录下来,41分贝,恰好是心跳的声音。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