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明被抓获后,专案组就对他的家进行了彻底搜查。
这次搜查的收获远超预期——不仅查获了多套先进的间谍器材、大量密写工具和密码本,还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地下室的暗室,里面存放着数以千计的机密文件复印件。
\"这些文件...涉及的范围太广了。\"豆爱国翻阅着查获的文件,声音有些发颤。文件内容从军工项目到外交策略,从经济计划到科研进展,几乎涵盖了国家建设的各个重要领域。
林默面色凝重:\"立即组织人手,对这些文件进行整理分类,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通知各相关单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接下来的几天,专案组的工作重点转向了两个方向:一是对赵永明进行深入审讯,挖出整个间谍网络的全部成员;二是根据已经掌握的证据,最大限度地减少情报泄露造成的损失。
赵永明是个老练的特工,面对审讯表现得十分沉着。他承认自己是境外情报机构的高级特工,但对其他网络成员的情况始终避而不谈。
\"赵永明,你应该明白,现在交代是你唯一的出路。\"林默在审讯室里与赵永明对峙。
赵永明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林副局长,我承认我有罪。但我只是一个学者,平时教教书、做做研究,其他的事情我并不了解。\"
\"学者?\"林默将一叠照片摔在桌上,\"哪个学者会在地下室藏这么多间谍器材?哪个学者会深夜用无线电与境外联系?\"
赵永明沉默不语。
就在这时,技术科的同志送来了一份重要报告:在赵永明的无线电设备中,发现了一套完整的密码系统和多个境外联系频率。更重要的是,设备中还存有一份未发送完毕的情报。
\"这份情报是关于东北工业基地最新建设情况的,\"技术科的同志汇报,\"从内容看,应该是准备在昨晚发送的。\"
林默立即抓住这个突破口:\"赵永明,这份情报你怎么解释?\"
面对确凿的证据,赵永明终于开始松动。他承认自己负责一个由七名沉睡者组成的间谍网络,这些沉睡者分布在不同的重要部门,长期为境外收集情报。
\"名单呢?\"林默追问。
\"名单...在我的脑子里。\"赵永明指了指自己的头,\"这是规矩,从不留书面记录。\"
这个回答让专案组陷入了困境。没有具体名单,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出这些沉睡者,无异于大海捞针。
就在专案组苦苦寻找突破口时,一个意外的发现带来了转机。
侦查员在仔细检查赵永明家时,在书房的一本《莎士比亚全集》中,发现了几张看似书签的卡片。这些卡片上用极细的笔迹记录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数字。
\"这是密码。\"专案组的密码专家经过一夜奋战,终于破译了这些符号的含义——它们竟然是七个银行保险箱的编号和密码。
林默立即带人前往银行。在七个不同的保险箱中,他们找到了七份档案,每份档案都详细记录了一名沉睡者的身份信息、潜伏岗位、联络方式和发展过程。
\"太好了!\"豆爱国兴奋地说,\"这下我们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然而,林默却显得很冷静:\"不要急着行动。我们要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同时收网,不能有任何漏网之鱼。\"
根据这些档案,专案组发现这个间谍网络的成员确实都潜伏在重要岗位上:
除了已经落网的苏文静外,还有一名在军工部门工作的工程师。
一名在经济计划委员会工作的干部。
一名在重点大学任教的教授。
一名在报社工作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