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大人成全!”
“多谢大人成全!”
“多谢大人成全!”
很快,苗青山、李修和吴仲三人齐刷刷地躬身作揖,恭恭敬敬地给苏康行了个大礼。
他们以前要么是捕头,要么是小吏,都是一介白丁,是苏康一纸举荐,让他们鲤鱼跃龙门,有了官身,真正成了拿朝廷俸禄的官场中人,这份恩,比再造之恩还重!
苏康坦然受了他们的谢礼,然后笑着道:“都起来吧,这都是你们自己干得好,朝廷才会批。以后担子更重了,可得好好干。”
周文彬在旁边看着,也笑着点头:“这下好了,没人再掣肘,咱们能安心搞民生了。”
苏康清了清嗓子,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各位,朝廷批了,咱们的担子也重了。接下来,周兄你牵头,把武陵的减税政策再细化点,跟乡绅们好好商量商量,让种新粮的百姓能多赚点;苗县尉,你把衙役好好训训,以后护着商队、守着县城,都要跟阎武的护卫队配合好,别出岔子;李主簿,文书的事你得盯紧,不管是工坊的批文还是百姓的诉状,当天的事当天办,别拖;吴典吏,衙役的俸禄、驿站的粮草,你都要一笔一笔算清楚,少了一点都得说清楚。”
“放心吧大人!”
四人异口同声地应着,眼里都透着干劲。
周文彬含笑道:“减税的事我明天就找乡绅们谈,保证让百姓们得实惠。”
苗青山拍着胸脯:“大人放心,俺明天就开始训衙役,肯定跟阎武配合好,绝不让武陵出乱子!”
李修连忙点头:“学生一定盯紧文书,当天的事当天结,绝不耽误!”
吴仲也立即表态:“大人放心,俸禄和粮草我会一笔一笔算,绝不出错!”
看着几人干劲十足的样子,苏康心里也觉得踏实。
县衙理顺了,就像给车轮上了油,接下来不管是制造水泥、炼钢铁、扩工坊,还是训练护卫队,都能顺顺利利地推进。
他想起京城那边的威胁,再看看眼前这些踏实干事的人,悄悄松了口气 —— 有这些人帮衬,再加上手里的护卫队和新武器,就算以后有啥变故,他也能稳稳接住。
当天晚上,苏康让厨房做了几个菜,在县衙后堂请周文彬他们吃了顿便饭。
菜不算丰盛,就是一盆炖肉、一盘炒青菜、一碗豆腐汤,还有一坛米酒,都是家常口味,却吃得几人心里暖洋洋的。
席间没说啥官话,苏康就跟他们聊百姓的事、工坊的事,聊着聊着,就说起了额外补贴的事:“你们几个的额外补贴,从这个月起就按之前说的算,苗县尉、李主簿、吴典吏每月多五两,周兄你还是十两,以后做得好,再往上加。”
“多谢大人!”
几人连忙道谢,心里更高兴了。
这补贴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了,他们也更下定决心要跟着苏康好好干。
吃到一半,苗青山喝了点酒,脸更红了,他“啪”地一拍胸脯,大声说:“大人,以后谁敢在武陵捣乱,不管是地痞流氓还是外来的刺客,俺带着衙役跟护卫队一起上,保准让他们有来无回!”
苏康笑着端起酒杯,语气真诚:“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咱们敬武陵,敬咱们以后的日子!”
周文彬、苗青山、李修、吴仲也都端起酒杯,轻轻一碰,“叮”的一声脆响,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亮。
这声音,像是武陵变好的开端,也像是苏康在这个大乾皇朝,真正扎下根的信号。
烛火映着几人的脸,满是干劲,也满是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