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5章 三体一年前(1/2)

一阵刺眼的白光骤然炸开,李扬下意识地抬手挡住眼睛,耳边传来空气流动的呼啸声——等光芒散去,脚下不再是无尽号指挥中心的合金地板,而是铺着青石板的街道,鼻尖萦绕着潮湿的水汽与汽车尾气混合的味道。

“这是……地球?”梁小龙放下挡眼的手,环顾四周——不远处是黄浦江,江面上货轮缓缓驶过,对岸的东方明珠塔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街边的行人穿着2000年代风格的衣服,手里拿着翻盖手机,偶尔有出租车驶过,车身上印着“上海出租”的字样。

李扬掏出从主世界带来的终端,屏幕上没有系统空间的光纹,只有普通的时间显示——2006年9月12日。他心里一沉,随即反应过来:“剧情开始是2007年,咱们正好提前了一年进来,有足够的时间布局。”

“提前一年好啊,能赶在杨冬自杀、汪淼遇到倒计时之前搞点事情。”梁小龙松了口气,指着街边一家挂着“网吧”招牌的小店,“走,先去查点资料,看看这个世界的‘现状’,别跟咱们知道的剧情有偏差。”

两人走进网吧,昏暗的空间里弥漫着烟味,几十台cRt显示器闪烁着光芒。李扬开了两台相邻的机器,熟练地打开浏览器——页面加载速度很慢,还是拨号上网的节奏。他先是搜索“科学边界”,屏幕上跳出零星的信息:这是一个由全球顶尖学者组成的学术组织,定期举办研讨会,核心成员包括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甚至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最近的活动主题是“基础科学的局限性”。

“看起来还挺正规,没暴露Eto的身份。”梁小龙凑过来看,指着一条2006年6月的新闻,“你看这个,科学边界组织在瑞士开了个会,叶文洁也去了,她Eto的统帅吧?”

李扬点头,继续搜索“科学家自杀”——结果比预想中少,只有两三条零星报道:2006年3月,美国物理学家艾伦·亚当斯在家中自杀,遗书上写着“物理已死”;2006年7月,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山田一郎在实验室自焚,现场留下类似公式的涂鸦。“看来大规模自杀潮还没开始,智子的干扰才刚刚显现,杨冬应该还在研究她的弦理论。”

他又搜“三体游戏”,结果只有一些无关的小游戏,没有那款VR游戏的痕迹。“游戏还没公开,应该还在Eto内部测试阶段,用来筛选核心成员。”李扬关掉浏览器,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感慨,“咱们来的时机正好,既避开了一开始的混乱,又能在智子没完全锁死科学前,把咱们的应用科技落地——毕竟智子只盯着基础物理,像纳米材料、新能源这些应用领域,它管不着。”

梁小龙搓了搓手,眼神里带着期待:“那咱们现在就开始搞钱搞科技?你随身空间里的黄金,够不够启动?”

“放心,几十吨黄金,够咱们铺个大摊子。”李扬笑着点头,指尖在终端上轻点——这是他从主世界带来的特制终端,能连接随身空间,还不会被智子监测。他打开空间界面,屏幕上显示着整齐堆放的黄金金砖,每块10公斤,码得像小山一样。“不过不能一次性变现,太张扬会被盯上。咱们先找个靠谱的渠道,分批次把黄金换成现金,再注册公司,把桃园科技的招牌打出来。”

两人当天就离开了上海,飞往香港——这里是国际金融中心,有成熟的黄金交易市场,也容易找到地下渠道。李扬通过终端联系上主世界认识的地下商人(对方在这个世界有同名的“分身”),约定在香港某酒店的地下室交易。

当李扬从随身空间里取出1吨黄金(100块金砖)时,地下商人的眼睛都直了——这些金砖纯度高达99.99%,比市面上的标准金砖纯度还高,表面没有任何标记,像是凭空出现的。“李先生,您这黄金……来源没问题吧?”商人咽了口唾沫,手都在抖。

“放心,干净得很,你只管按市价收,后续还有更多。”李扬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商人不敢多问,当天就联系了香港的几家银行,将1吨黄金兑换成了约1.2亿港元(2006年黄金市价约120港元\/克)。

拿到第一笔资金后,李扬没有急着注册公司,而是先筛选带来的“桃园科技资料”——他从主世界带来的资料,涵盖了纳米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但大多是“简化版”:比如纳米技术,他去掉了涉及“量子纠缠”的部分,只保留基于传统化学合成的纳米材料配方,性能比汪淼后来研发的纳米飞刃稍强,但原理更简单;新能源方面,他放弃了反物质引擎和行星级零点能,只保留“小型零点能发生器”的图纸,功率足够驱动汽车、船舶,甚至小型工厂,原理基于“热能转化”,避开了基础物理;人工智能方面,他拿出了“小玲简化版”——去掉了五维观测能力,只保留常规的数据分析、自动化控制功能,运算效率比这个世界的顶级AI高10倍,但不会引起智子的注意。

“这些技术,既比这个世界先进,又不会太超前,正好用来打开市场。”李扬看着筛选后的资料,满意地点头,“咱们先从材料和新能源入手,这两个领域最容易落地,也最容易赚钱。”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扬在香港注册了“桃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港元,经营范围涵盖“新材料研发、新能源技术推广、人工智能应用”。他没有担任董事长,而是找了个在这个世界没有背景的“职业经理人”(通过猎头公司招募,忠诚度通过小玲简化版AI评估),自己则以“幕后投资人”的身份,躲在幕后操控。

公司刚成立,李扬就抛出了第一个“杀手锏”——“桃园一号”纳米材料。这是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强度是钢材的20倍,重量却只有钢材的1\/5,成本却比这个世界的普通碳纳米管低30%。李扬通过职业经理人,将样品送到了几家大型航空公司(波音、空客)和汽车厂商(丰田、大众),瞬间引起了轰动。

波音公司的工程师在测试后,当场拍板:“这种材料如果能量产,我们的波音787机身重量能减少20%,油耗降低15%,我们愿意先付1亿美元的预付款,订购100吨。”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桃园科技的账户很快就从1.2亿港元涨到了5亿美元。李扬没有止步,又推出了“桃园二号”新能源——小型零点能发生器。这种发生器像一个微波炉大小,能持续输出10千瓦的电力,不需要任何燃料,只需要定期维护(其实是李扬通过随身空间补充能量,对外宣称“吸收环境热能”),成本只有传统发电机的1\/10。

消息一出,全球能源行业都震动了——2006年,石油价格还在高位,新能源技术还停留在太阳能、风能的初级阶段,这种“零成本发电”的设备,简直是颠覆性的。非洲、中东的一些国家率先抛出订单:尼日利亚订购了1万台,用于偏远地区的供电;沙特阿拉伯订购了5万台,准备替换部分石油发电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