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龙看着每天增长的订单,笑得合不拢嘴:“扬哥,咱们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这才一个月,就从1亿港元涨到了50亿美元,比在主世界开矿还快。”
“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布局在非洲。”李扬指着世界地图,手指落在非洲中部的加蓬——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人口只有150万左右,却是非洲重要的石油和木材出口国,政局相对稳定,而且远离欧美和中国的核心视线,适合建立“根据地”。“咱们把总部迁到加蓬,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锰矿),适合建材料工厂;劳动力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加蓬政府腐败程度不高,只要咱们投资基建、提供就业,很容易拿到优惠政策,甚至掌控当地的经济。”
2006年11月,桃园科技正式将总部迁往加蓬首都利伯维尔。李扬通过职业经理人,向加蓬政府提出了“战略合作计划”:桃园科技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条从利伯维尔到弗朗斯维尔的铁路(加蓬当时只有一条老旧的窄轨铁路);投资5亿美元,建设两座大型水电站;投资3亿美元,建设利伯维尔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条件是,加蓬政府将东部的锰矿开采权(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北部的石油勘探权,以及首都周边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无偿租借给桃园科技50年,并且免除桃园科技10年的税收。
加蓬政府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当时的加蓬经济依赖石油出口,财政赤字严重,桃园科技的投资正好解了燃眉之急。而且这些条件看起来“公平”:桃园科技投资基建,政府出让资源和土地,双方各取所需。
但他们不知道,李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在加蓬首都周边的100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起了“桃园科技园区”——里面不仅有材料工厂、新能源工厂,还有隐藏的“研发中心”(其实是小玲简化版AI的服务器所在地)、“训练基地”(用于培养当地武装,由梁小龙负责),甚至还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通道”,连接到李扬的随身空间,方便运输设备和物资。
梁小龙则忙着“招兵买马”——他从加蓬当地招募了2000名青壮年,进行军事化训练,配备了从主世界带来的“简化版武器”:电磁步枪(去掉了反物质弹头,只保留电磁加速功能,威力比普通步枪强3倍)、防弹衣(用桃园一号纳米材料制作,能挡住普通子弹)。他还从主世界带来了100台基础型终结者机器人,作为训练教官,也作为核心战斗力。“这些人以后就是咱们在非洲的‘私兵’,负责保护工厂、看守资源,等咱们实力够了,还能用来应对Eto的骚扰。”
接下来的半年,桃园科技的扩张速度快得惊人:
- 材料领域:在加蓬建起3座纳米材料工厂,月产量达到500吨,除了供应给波音、空客,还进入了军工领域——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订购了200吨,用于F-35战斗机的机身改造;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也抛来了订单,用于苏-35的升级。
- 新能源领域:在尼日利亚、卢旺达、埃塞俄比亚建起10座小型零点能发电站,为当地提供稳定的电力,同时也赚了大量外汇。桃园二号发生器还进入了民用市场——在欧洲推出“家用零点能发电机”,虽然价格高达1万美元一台,但还是被抢购一空,因为它能彻底解决电费问题。
- 人工智能领域:推出“桃园智能管家”——一款基于小玲简化版的AI,能控制家电、管理日程、甚至辅助办公,运算效率比当时的苹果Siri高100倍,很快就占据了欧洲和亚洲的高端市场。
- 生物工程领域:推出“桃园超级稻”——一种基因改良的水稻品种,亩产高达1500公斤,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合在非洲的干旱地区种植。李扬在加蓬、卢旺达推广种植,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粮食短缺问题,还赚了大量的农业补贴。
到2007年6月(距离剧情开始还有半年),桃园科技已经成为横跨材料、能源、AI、生物的跨国巨头,总资产超过500亿美元,在全球12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员工超过10万人。而李扬,这个“幕后投资人”,也通过一系列操作,悄悄掌控了加蓬的经济命脉——他投资的铁路、水电站、机场,占据了加蓬基础设施的70%;他的锰矿和石油开采,贡献了加蓬Gdp的40%;他的“私兵”规模扩大到5000人,装备比加蓬政府军还先进,甚至能影响加蓬的政局——加蓬总统在公开场合称李扬为“加蓬的恩人”,私下里却称呼他“无冕之王”。
这天晚上,李扬和梁小龙站在桃园科技园区的顶层观景台,看着下方灯火通明的工厂和训练基地,远处的利伯维尔市区一片宁静。
“扬哥,咱们这一年干得够猛的,桃园科技现在的规模,比主世界刚开始时还大。”梁小龙手里拿着一杯红酒,语气里带着自豪,“加蓬现在就是咱们的后花园,想调多少资源就调多少,连总统都得看咱们脸色。”
李扬点头,目光望向星空——那里有4.2光年外的三体星系,有正在飞来的智子,还有即将到来的“三体危机”。“这只是第一步,咱们现在有了钱、有了科技、有了根据地,接下来就是等剧情开始——等汪淼遇到倒计时,等古筝行动启动,等Eto暴露,咱们再慢慢出手,把水搅浑,然后坐收渔利。”
他顿了顿,指尖在终端上轻点,调出桃园科技的研发进度:“对了,航天领域的研发不能停,咱们在加蓬建的火箭发射场,下个月就要进行第一次试射——虽然只是小型火箭,但能把卫星送上近地轨道,以后咱们就能自己发射侦查卫星,盯着Eto和联合作战中心的动向,不用再靠别人的情报。”
梁小龙看着终端上的火箭图纸,眼神里带着期待:“等咱们的火箭能送更大的东西上太空,是不是就能建太空基地了?到时候就算三体舰队来了,咱们也有退路。”
“不止是退路,是进攻的基地。”李扬笑着纠正,“等咱们的太空基地建起来,就能量产咱们的战舰——虽然只是简化版的,没有反物质引擎,但有零点能和纳米装甲,对付三体第一舰队的水滴,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夜风拂过观景台,带着非洲草原的气息。远处的训练基地传来整齐的口号声,那是梁小龙训练的“私兵”在夜训;工厂里的机械臂还在运转,连夜生产着纳米材料和零点能发生器。李扬知道,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棋局,才刚刚布下第一颗子,接下来的一年,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既要应对智子的监视,又要避开Eto的骚扰,还要在人类与三体的夹缝中,快速壮大自己的势力,为最终的决战,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