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气机不霸道,不凌厉,却坚韧绵长,如同灶台里那永不熄灭的火种。
她蹲下身,打开随身带来的食盒,将一碗尚有余温的白粥,缓缓倒入脚下那道正渗出青光的裂缝。
她的动作虔诚而温柔,仿佛不是在喂养大地,而是在给晚归的家人留饭。
“你说过,签到不在形式,在心。”她轻声说道,声音被雨声覆盖,却清晰地传入地底深处。
话音刚落!
轰隆隆——
大地深处传来雷鸣般的轰鸣,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剧烈!
整座青云旧山都在剧烈摇晃。
紧接着,在那道金色光柱的周围,九道庞大无比的断裂地脉虚影,缓缓从地底浮现而出!
它们或断成数截,或残缺不全,却依旧散发着苍茫古老的气息,如同一头头即将从沉睡中睁开双眼的巨龙!
夜色渐深,雨势稍歇。
阿禾趁着夜幕的掩护,一头扎进了藏经阁的残垣断壁之中。
他疯了一般翻找着那些被熏黑、被水浸泡的古籍。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今天的异象,一定能在宗门最古老的记载中找到答案。
终于,在一堆烧焦的木梁下,他抽出了一本用特殊兽皮制成的典籍——《地脉通玄录》。
书页早已残破不堪,但阿禾还是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找到了一段关键的记载:“……天有天脉,地有地脉,亦有人脉。天脉掌星辰,地脉主灵气。然上古有大能言,人脉至上。地气依人心聚散,信者愈多,则灵枢自启……”
信者愈多,则灵枢自启!
阿禾如遭雷击,浑身一颤,手中的古籍轰然落地。
他猛然醒悟!
万柳城那十年来风雨无阻的“打卡”,那每日清晨家家户户为林闲多添的一碗饭、多烧的一把柴,根本不是什么单纯的纪念仪式!
那是集体信念的不断汇聚,是成千上万凡人意志的持续加固!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用最平凡的人间烟火,一寸一寸地修复、重铸着一条前所未有的“人道地脉”!
这条地脉的力量源泉,不是灵石,不是天材地宝,而是最朴素的善良与铭记。
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个人愿意为陌生的晚归者留一盏灯、为逝去的故人代一次“签到”,这股力量就永远不会断绝!
子时三刻,夜最深沉之时。
青云旧山的最高峰顶,那片曾经的演武场上,毫无征兆地,凭空燃起了一盏、两盏、十盏、百盏……橘黄色的火焰!
不多不少,整整三百六十五盏!
它们并非灵火,也非鬼火,而是最寻常的人间灶火。
每一团火焰中,都仿佛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厨房剪影。
这些灶火在虚空中自行排列,构成一个巨大而古朴的符文阵法,而在阵法的正中央,正是苏清雪白天放置的那只粗陶碗!
火焰升腾,将夜空映照得温暖如昼。
就在此刻,一个极轻的“叮”声,响彻天地之间。
这一声,不同于以往林闲脑海中响起的任何一次。
它不再是机械的系统提示音,而是清脆、悠远、真实可闻,仿佛是天地本身在经历了一次漫长的调音后,终于发出的第一个和谐音符。
遥远的万柳城中。
无数个还在为明日生计而忙碌的家庭里,那些正在灶台前添柴、煮粥、烙饼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同一时刻,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他们缓缓抬起头,隔着屋顶,望向青云山方向的同一片星空。
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每个人的心中都齐齐涌上了一个清晰无比的念头。
我们不是在继承他的道……
我们正在成为新的开始。
那一夜,万柳城家家户户的灯火,亮了整整一宿。
无人入眠,也无人言语,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着一团火,揣着一个共同的、即将破土而出的念头。
仿佛有一场盛大而古老的约定,正在所有人的默契中,等待着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