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眼下还有谁不认识,悦景商行这位大名鼎鼎的南老板。
一见她摆出了这副架势,百姓们顿时明白她定然是又要折腾出什么新鲜事来了,当即围拢上前,准备看热闹。
南悦音也不卖什么关子,轻咳了几声,便坦率地扬声道。
“各位都是熟面孔了,前些时日,在城门外送军时,我也曾看到过大家。”
“诸位应当也知晓,今年不是什么太平年景,不仅灾害频多,就连气温也比往年冷了不少。”
“我们在家中烧着煤炭,有温暖的棉衣来御寒,但那些前往镇压叛军的将士们,却要忍受着严寒。”
将士们当众,有不少人就是这些百姓的好友或是亲族,当即就有不少人被这番情绪所感染,禁不住红了眼眶。
没有人会喜欢战争,若是可以的话,他们而已想要自己的亲人能够留在身边,享受着融融和乐的温暖。
但同时,将士们的出征,却也是为了留在家乡的亲人们,能够吃饱穿暖,没有国,又何来家。
南悦音深深吸了一口,沉声道。
“既然陛下看的起我,给我颁发了这个第一皇商的称号,我私以为,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
“我决定自行采购棉花和布料,来给将士们缝制棉衣,但店里的绣娘实在太少,若是等到棉衣制成,将士们不知道还要挨冻多久。”
“所以,我决定向大家求助,希望有能力的绣娘,前来我们这里登记一二,帮着制作棉衣。”
“即便是要收取报酬也是使得的,只不过原料价格昂贵,店里现在资金并不富裕,还望大家能够宽容些时间。”
话音落下,当即就有人扬声道。
“南老板,我们不要钱!不过是做些针线活罢了,我们平日里都是做惯了的!”
一些颇有名气的布庄老板,在听闻这件事之后,都带着自己手底下的绣娘们,前来无偿帮工。
几乎整个京城的绣娘,全都允诺了南悦音这件事。
看着写了长长一串的名单,南悦音和张晚舟对视一眼,心底却未曾松一口气。
人还是太少了,即便全京城的绣娘都加在一处,也无法尽快将这批棉衣都赶制出来。
正当她们发愁不已时,一个大着肚子的妇人,在自家相公的搀扶下来到她面前。
略有些羞涩地抿了抿唇,方才将手里举着的东西,捧到了南悦音面前。
“南老板,我虽然不是什么正经绣娘,但也是从小就开始做惯了针线活的,这是我给我腹中的孩儿准备的。”
“您若是不嫌弃,觉得我这手艺还过得去,我愿意帮衬着出一份力!”
在她手心里捧着的,赫然是一双虎头虎脑的,十分精巧的绣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