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9章 相公的软肋(1/2)

“这么干不行吧?”

李长安有些迟疑,他面前坐着的,是濮王府的长史,号称小张良的张玉良。

这人三十来岁,面如冠玉,皓齿明眸,端的是一副好皮囊。让人见了不禁心生亲近之意,可只要真深聊下去,肯定会吓得你敬而远之。

张玉良合上扇子,做了个拔剑出鞘的动作。

“没有霹雳手段,莫施菩萨心肠。这种毒计咱可以不用,但不可没有。赚小衙内入局,也让韩琦老倌儿收敛些,省的天天打俺们钱袋子的主意。”

此时,利金汤池,天字一号房。

房间内石家跟李家的两个小衙内作陪,正在给韩忠彦介绍天下第一的扬州修脚,以及成都耙耳朵。

韩衙内自从随父进京,天天忙的脚不沾地,已经素了有一段日子了。

忽然几个温香软玉的女子挨过来,不觉有些把持不住。

忙乎了一会,石俊家的小子提了一个话头,“韩家哥哥,听闻叔父有意重启伐夏之战,这军费有着落了么?”

韩忠彦正侧躺在一个小娘子的腿上掏耳朵,听了问话也不好回答,只是轻轻的摆了摆手。

“我这里倒是有个主意,哥哥且听一听,要是觉得有意思,咱就找人帮办。你回京已有数日,见过汴河金楼了吧。李长安仗着苏轼帮衬,不但承接了国债发卖,还自己搞了一个城建债券和一个学校债券。

“你知道他筹了多少钱?”

韩忠彦感觉掏耳朵的小娘子停手了,接话道:“那却是不知,开封府的面子,怎地也值个几万贯吧。”

既然对方要显摆,那就递个台阶上去。

“几万?”石家小子冷哼一声,“一千万打底儿,你是没见,他专门在洛阳买了个石场,就为了铺路。”

李家的小子跟着帮腔,“不止呢,还买了铁厂、窑厂、十几个铁匠铺,几十种产业!”

“哥哥,李长安一个破落户,苏轼一个川巴子,两个微末小官,这都能折腾起好大局面儿。你说咱要是几家合在一处,搞个伐夏债券如何?叔父用多少,咱加个两倍,把大宋的二十三路卖个遍,咱不就就发财了?”

韩忠彦是上来找李长安的,却稀里糊涂走错了房间,被拉到这场勋二代的聚会来。

他知道这不是巧合,所以也干脆顺水推舟,看看对方唱的什么戏。

“战争债券,你们会发?”

石家小子褪下半边膀子上的衣服,露出身上纹着的一头斑斓猛虎。

“哥哥莫要小瞧人,俺虽然读书不行,于经商一道却是天授。如今石家产业,一小半都是俺来操持,这债券之事,俺跟着从前跑到后,早研究得清清楚楚。”

他掏出一张秘图,压着嗓子,给韩忠彦讲解发债其中的诀窍。

一个是要拉大旗扯虎皮,事项要顶大的才好,无需解释,一报名字妇孺皆知才好;

第二点,回报一定要高,不说比印子钱那么狠,至少也得一年两成半。利息高了,才能吸引忠厚小民;

最后一点,那就是要会吆喝。天天讲,日日讲,买咱的债券如何风险小,收益大。

韩忠彦虽说不是正经科举之途上来的,但家学渊源,心思细密,并不比真的一甲进士笨多少。

他略一寻思,感觉这事儿好像还真能操持。

勋贵们缺发财的路子,韩琦缺打仗的经费,老百姓和商人缺少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产品。

“以何为质押呢,打仗又非必胜,即便赢了,阵前所得也大部分做了士兵赏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