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进士宴持续了整整三日,方才在喧囂渐息中落下帷幕,白湖村终於恢復了往日的寧静。
祠堂前那片宽阔的空地上,各式礼品堆积如山。绸缎的流光、糕点盒子的红火、酒罈的沉黯,交织成一幅世俗而丰饶的图景。
秦思齐静立片刻,目光扫过这片礼品,脸上並无多少喜色,反添几分凝重。命人將秦明慧唤至书房。
书房內,炭火噼啪,映照著秦思齐略显疲惫的侧脸。指著桌案上那厚厚一叠、记录著密密麻麻礼金数额的册子,对这位未来的族长交代道:“明慧,这些礼金,我一分不留,全部交由你掌管。”
指尖轻轻点著册页上的数字:“你需明白,这並非你我私產,而是全族的人情基金,是未来需要一一偿还的债务,更是维繫我秦氏一族在乡里声誉的基石。”
详细阐释其用途:“日后族中红白喜事、子弟求学束脩、或是乡邻间必要的礼尚往来,皆从此出。你要建立清晰帐目,每一笔进项,每一次支出,都需记录在案,务必做到往来有据,不亏不欠。维持好这份平衡,便是维持我秦氏一族在乡里的立足之本。”
这些看似丰厚的金钱,实则是无形的人情网络,处理得当,是助力。处理不当,便是隱患。
至於祠堂前那些堆积如山的布匹、糕点、酒肉等实物,秦思齐则大手一挥,吩咐得更为乾脆:“这些布匹吃食,除留足家中年货及母亲需用之外,其余皆按户、按人头,公平分派给全族各家。年关將近,让大家都沾沾喜气,过个肥年。”
此举既彰显了秦思齐的慷慨,不藏私,不独享,凝聚了因自己而荣耀的族人之心。要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我秦思齐的荣耀,便是整个白湖村秦氏的荣耀。
处理完这些繁琐却至关重要的事务,秦思齐才感到一阵深沉的疲惫蔓延开来。
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小年这天,当村庄里开始瀰漫起祭灶的瓜甜香时,从武昌府赶回来的秦思文、秦思武以及秦山青三人,风尘僕僕地回到了白湖村。秦思齐想留下两位堂兄中的其中一位,以防万一,也想留其一人照顾大伯。
秦思齐寻找到大伯说了此事,但大伯拒绝了,他怕又向上一次那样,不公平导致两兄弟反目,而且他们已经留下了子嗣,让他们跟隨你去闯荡吧!打虎亲兄弟,他们是你最信任的人,也是最信任你的人。
马车轮轂裹著远路的泥泞,三人脸上带著旅途的劳顿,却眼神明亮,一下车,便第一时间来到秦思齐家中拜见。
这三人,各有所长,是秦思齐未来的左膀右臂。秦思文在府衙担任经承多年,精通文书律例,条陈案牘嫻熟於心。
秦思武在巡检司任职,不仅熟悉地方治安,对三教九流、灰色地带的门道也了如指掌。
秦山青则在税课司与钱粮帐目打了半辈子交道,心思縝密,算盘珠子拨得极精。
他们都是在接到秦思齐那封的书信后,立刻辞去了职务,追隨这位族弟,前往那远在西北、充满未知与挑战的绥德州闯荡一番天地。
三人见面,恭敬行礼,语气中带著决然:“大人,我等已按所嘱,处理完武昌一切事务,特来听候差遣!愿隨大人前往绥德,略尽绵薄之力!” 改口称大人,既是尊崇,也表明了上下级的关係正式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