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96章 查账(2/2)

“他们只要记住—我是这条路的尽头!”

“谁想过,谁想走,谁想活,就别回头!”

入夜之后,秦王府正殿灯火不减,东阁内书吏连换三批,文案案头堆积如山,赵应天与香妃轮流坐镇指令中转,张青松则亲自驻于信鹰塔,调度各地来往密信,确保每一道调令、每一份接管备案都在二十四时内完成闭环,不得拖延,不得误差。

自主上亲书“暂署辖”五字后,所有中层主事官员立即进入“临战状态”—这不是战事,而是“新制确立”的第一阶段。

他们不再等,不再劝,不再示意,而是全面以秦制规条为准绳,对各地新附之地展开实操接管。

第一批归属区域共九十四个镇级单位,其中二十七镇已完成律本同步、地册重编、赋税挂号。

剩下六十余镇分布较散,部分地形复杂,人员结构混乱,其中尤以南楚北岭十镇为最。

因前楚王系人马败退,部分军士逃入山林自封山寨,形成数个大小不一的“半民半军聚地”,既非明投,又非敌对,长期游离在接管边界之外,表面接受秦册,私下仍用旧法。

这种情况,香妃一早便做了分类。

主上有令:“凡私设地头权、擅用旧制者,不论其是否主动归附,一律不得入册,不得享税,不得赦旧,不得用秦粮。

可活,可走,可留,但不可说话!”

张青松亲手拟定《边地留存人律》,直接抄写一式十份,密发至三处主线,将这群人明明白白列作“观察居户”。

若三月不乱,可重新申请入册,若三月内生事、结党、私调人马、扰民征粮,哪怕只查一条实证,立刻清除、焚村、逐户迁空,不再重收。

这是一次彻底的筛查,不是收容,是再造。

不是将旧格延续,而是要把过去的“人情地头自生法”彻底砍断,斩得干净,拔得彻底。

你想活,就得用我这套走;你想混,就别在我这混。

张青松向秦浩汇报:“主上,第一轮筛查已初步落实,共计锁定八十三处隐性自保点,其中已有四十七处确认不再使用旧律,其余仍在观望!”

秦浩未抬头,只写下一行字:“七日内须表态,愿转者上律表,不愿者撤!”

赵应天问:“若他们既不上表,又不撤,拖在原地不动呢?”

秦浩道:“那就查账!”

“上门问他一年收几斗粮,几户人,几条边田,若说不出,说明他早就不是活人,是个空壳!”

“既是空壳,那我便拆了!”

“一个连自己地盘都写不清的人,凭什么站在我秦王册上?”

“这不是看他态度,这是看他有没有活下去的资格!”

“他要命,我就给;他要脸,那他只能拿命去换!”

赵应天拱手退下,命人连夜加急抄送七十三封“转律通告”,按主上口述内容统一格式、统一笔迹、统一印章,一封不差,全数送往边地所有未彻底表态之旧势力据点,所有信件只写一句话:“七日之内,若不照律上表,自为弃地!”

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我们不收你”,而是“你以后不要再来”。

秦浩不是给他们选择,而是给他们最后的体面。

他早已不需要再扩张,而是在清杂。

他的地盘已经够了,现在是要整理、要分类、要把每一块泥土都按秦制、按秩序、按规矩排好。

张青松呈上另外一件事:“主上,东南角落口一带原属齐地,现归秦制后百姓愿修寨屯耕,自发组建五十户共营,来信求派训官前往,学习《秦制七条民令》!”

秦浩点头:“派人!”

“但不送教官,送抄书吏!”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