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0章 回到四合院(2/2)

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

“姥姥,姥爷,我们回来了。”

顾从卿的声音有些沙哑,看着两位老人眼角的皱纹又深了些,心里又酸又暖,那些在乡下熬过的苦、受过的累,在这一刻仿佛都化成了轻飘飘的烟,只剩下踏实的归属感。

周姥爷拍了拍他的胳膊,力道不轻,带着股疼惜的劲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你爸妈单位忙,让我们先过来等着,家里都给你们收拾好了,炖着肉呢,就等你们进门开饭。”

土豆正趴在周姥姥怀里撒娇,听见“炖着肉”三个字,眼睛更亮了,仰起脸问:“姥姥,是红烧肉吗?我可想你做的红烧肉了!”

“是是是,”周姥姥被他逗笑了,用手帕擦了擦他的小脸,“还给你留了麦芽糖呢。”

顾从卿看着祖孙俩说笑,又看了眼身边笑意盈盈的周姥爷,心里那点不确定和紧张彻底烟消云散。

阳光透过出站口的玻璃照进来,落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这大概就是回家的滋味吧。

有牵挂的人在等,有热乎的饭在灶上,有说不完的家常在嘴边。

公交车慢悠悠地晃进胡同口,刚停稳,土豆就迫不及待地蹦了下去,冲着巷子里一棵老槐树喊:“姥姥你看,那棵槐树还在呢!”

周姥姥牵着他的手,脚步有些蹒跚,却走得踏实:“傻孩子,树哪能说没就没?

你小时候还在这儿摔过一跤,哭着要糖吃呢。”

顾从卿拎着行李跟在后面,目光扫过灰墙黛瓦,砖缝里钻出的野草,还有墙头上探出的几枝石榴花。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飘着邻居家做饭的香味,葱花炝锅的味道,跟他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这胡同啊,一点没变。”

周姥爷走在他身边,叹了口气,“就是咱们这身子骨,不如从前喽。”

他指着不远处一个院门:“你张大爷家的二小子,去年娶媳妇了,就在那院办的喜事,热闹得很。”

顾从卿点点头,看着那扇红漆有点剥落的院门,想起小时候在这儿跟小伙伴们拍洋画的光景。胡同里的老井还在,井台边放着几块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只是再也看不见拎

土豆蹦蹦跳跳地跑在前头,忽然停在一个院门前,回头喊:“哥!是咱家!我认得这门环!”

那铜门环被摩挲得锃亮,上面的狮子头还是他小时候总爱抠的样子。

顾从卿走上前,指尖轻轻碰了碰门环,冰凉的触感传来,心里忽然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

离开时总想着远方,回来才发现,最牵挂的还是这熟悉的胡同,这走熟了的路,还有守在这儿的人。

“走吧,进门了。”他推了推门,门轴“吱呀”一声响,像在回应他的归来。

推开院门时,午后的阳光正斜斜地落在天井里,把青砖地照得发亮。

四合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墙根下几只老母鸡在悠闲地啄着米,发出“咯咯”的轻响。

周姥姥领着土豆往正屋走,边走边说:“这时候啊,年轻人都上班去了,上学的娃娃还没放学,院里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还有几个没到上学年纪的小不点。”

顾从卿放下行李,环顾着熟悉的院子。

东厢房的窗台上,还摆着他临走前种下的那盆仙人掌,如今已长得胖乎乎的,顶端冒出了个小嫩芽。

西墙根的葡萄架爬得比以前更高了,翠绿的叶子层层叠叠,遮住了半面墙,架下那张旧竹椅还在,只是椅面的藤条松了几根。

“王奶奶在屋里纳鞋底呢,”周姥爷指了指北屋,“早上还问起你们,说估摸着该到了。”

话音刚落,就见北屋的门帘挑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探出头来,看见顾从卿,眼睛一亮:“哎哟,这不是从卿吗?可算回来了!”

土豆正蹲在葡萄架下看蚂蚁,听见声音抬头喊了声“王奶奶”,又低下头去,小手在地上划拉着,跟院里那几个凑过来的小孩搭话,没一会儿就混熟了,叽叽喳喳的笑声在院子里荡开。

顾从卿跟着周姥姥进了正屋,屋里飘着淡淡的煤烟味,八仙桌上摆着刚沏好的茶,热气袅袅地往上冒。

周姥姥给他倒了杯茶,擦了擦桌边的灰尘,笑着说:“这午后的光景最是闲在,太阳不毒,风也凉快,院里的老人们要么凑在一块儿说闲话,要么就各回各屋找活儿干,等傍晚孩子们放学、大人们下班,院里才热闹呢。”

他端着茶杯,看着窗外静静垂落的葡萄藤,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鸽哨声,心里一片安宁。

这闲置的午后时光,没有乡下的农活催促,没有火车上的嘈杂拥挤,只有属于家的、慢悠悠的节奏,像杯温吞的茶,熨帖着一路风尘仆仆的心。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