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半真半假地答道。
他其实并没见过,但林昭君确实这么说过,此刻拿来,正是要坚定皇帝的信心。
李纯闭上了眼睛,胸口剧烈起伏。
赌一把!
赢了,他能多活几年,有时间去对付那个心腹大患。输了,也不过是早死几天。
“传太医!”
很快,几名战战兢兢的太医被传唤入殿。
在李纯严厉的目光下,他们仔细检查了药剂,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最后,在皇帝的逼迫下,一名年长的太医按照李绛的指示,颤抖着手,为李纯完成了第一次注射。
冰凉的液体注入身体,起初并无异样。
但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一股温润而充满活力的暖流,开始从四肢百骸缓缓升起,驱散了那股常年盘踞在体内的阴寒与滞重。
原本混沌的头脑,变得清明起来;原本急促的呼吸,也变得悠长有力。
李纯缓缓睁开眼,眸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感受到了!
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属于年轻时的那种生命力!
“好!好药!”
他忍不住赞叹道,声音都洪亮了几分。
李绛心中一沉。
鱼儿,上钩了。
有了这“生命一号”作为敲门砖,李唐后面的“礼物”,才能真正发挥其威力。
“陛下,除了此药,西北王还赠了三样薄礼。”
李绛不失时机地开口。
他将千里镜、以及那几本书一一呈上。
李纯把玩着那具望远镜,感受着它带来的视觉冲击,脸色阴晴不定。
他是个懂军事的皇帝,立刻就明白了此物的价值。
“好一个‘消遣之用’!”
他冷哼一声,将千里镜重重放下。
接着,他翻开了那几本书。
《世界简史》让他眉头紧锁,《几何原理》让他感到困惑,而当他翻开那本《西北王府五年规划纲要》时,他这位以精明强干着称的帝王,第一次真正感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惧。
不同于千里镜那种直观的军事威胁,这本薄薄的册子里所展现出的那种严谨、高效、目标明确的治理能力,才是最可怕的。
它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正在将整个西北锻造成一个与大唐截然不同的,充满恐怖效率的战争与生产机器。
李纯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越看心越凉,越看手越抖。之前因药力而恢复的血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苍白。
他终于明白,李绛为何会说出“心腹大患”这四个字。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藩镇,这是一个全新的社会体制,正在用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野蛮生长。
“陛下。”
李绛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沉痛,脸上神情无比肃穆地说道:
“西北王府之可怕,不在其枪坚炮利,而在其思想与制度。他能将数十万民众拧成一股绳,万众一心,开山辟路。其治下,民心归附,士气高昂。此等力量,臣……臣以为,当今天下,无人可挡。”
“无人可挡?”
李纯猛地抬起头,眼中杀机毕露,沉声斥道:“难道要朕将这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不成?!”
“臣不敢!”
李绛再次跪下,脸上神情无比庄重肃穆地说道:
“臣只是以为,如今之西北,已成燎原之势。强行征伐,恐非上策。一旦战事不利,关中震动,则国本动摇。况且,那兰长铁路一旦修通,安西军一日便可兵临城下。我等……没有太多时间了。”
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许久,李纯疲惫地挥了挥手,叹声说道:“此事……容朕再思。你今日所言,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半句。退下吧。”
“臣,遵旨。”
李绛缓缓退出南薰殿,当殿门在他身后关闭的那一刻,他感到自己的后背已经完全被冷汗浸湿。
他知道,从今天起,长安城的天,要变了。
而在他身后的大殿里,恢复了些许精力的李纯,并没有休息。
他再次拿起了那本《西北王府五年规划纲要》,借着烛光,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研读。
他的眼神,在“生命一号”带来的希望,与“五年规划”带来的恐惧之间,剧烈地摇摆、挣扎。
他知道,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一个关乎他自己,也关乎整个大唐帝国命运的选择。
而李唐给他的这十支药剂,就是他做出选择之前,所能拥有的,唯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