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锦顿时喜出望外,连忙问道:“是何策?”
铁铉一脸严肃,分析道:“此次幸得贵妃娘娘反应及时,抢在他们前面,掌握了电报机房,又控制了外围的人马。”
“如今王守廉等逆贼,已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可陛下还在他们手中,我们难免投鼠忌器,束手束脚。”
“若是陛下有什么闪失,就算将逆贼王守廉千刀万剐,亦是于事无补。”
“所以,我们纵有千军万马,也不能强行攻入文庙之内。”
“特别是眼下士兵手中装备的,可不是刀剑,而是火枪。”
“陛下身边纵然还有一批天枢司的护卫,一旦交火,也难以护得陛下周全。”
“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徐妙锦轻轻点头。
她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呢?
若是没有火枪,她控制了外围人马,大可以直接带兵杀进去就是。
就算用人堆,也能将王守廉等人给堆死了。
朱允熥身边还有二十几个忠心耿耿的天枢司护卫,至少挡住一时片刻不难。
那时候,外面的人早就杀进去了。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对方有火枪。
只要一枪,那皇帝的安危……
事情就是这样变得棘手的。
王守廉道:“不过,我们受火枪之困,但也可以利用火枪的优势。”
徐妙锦道:“你有什么法子,快说。”
“臣之策,便是用臣的命,换陛下的命。”铁铉神色坚定,视死如归:“不过,此策仍有几分风险,还需要贵妃娘娘决断。”
说毕,他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徐妙锦静静听着,脸上的神色一变再变。
待到铁铉说完之后,她仍在思索。
铁铉又道:“实不相瞒,那逆贼王守廉此前以清高孤傲而著称,臣那时受其蒙骗,也与他多有来往,对这逆贼的性格倒是颇有几分了解。”
“逆贼此次叛逆之前,亦曾找过微臣,言及新政新说之事,多有不满。”
“又说此次陛下祭祀圣人,或是规劝陛下重振程朱理学,罢黜新学的最好时机。”
“大家可集体上书,劝陛下罢黜新学。”
“臣也没有回应他,他也就没有再继续多说。”
“也是臣不察,那时就该发现此獠包藏祸心。”
“可臣却没有去深想。”
“后来朝廷确定参与祭祀圣人的人员名单,臣便向巡抚李崇文请求,不入孔庙参加祭祀,只负责把守前门,李巡抚便同意了。”
徐妙锦恍然大悟。
这就对了。
祭祀圣人的外围警戒安排,是由天枢司参与,山东巡抚李崇文和巡按王守廉两人联合而定。
可不是他王守廉一个人说了算的。
只不过,王守廉以有心算无心,才导致有了如今的局面。
估计王守廉不是不想将负责文庙前门的守卫换成自己人,而是做不到。
总不可能所有的人员名单,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若是那样的话,只会引起李崇文和天枢司的怀疑。
铁铉负责前门守卫,显然不能如王守廉的意,但影响也不是以特别大。
为了隐蔽起见,免得被别人发现自己的阴谋,王守廉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也幸亏是这样。
铁铉身为山东参政,官职地位较高。
王守廉还真不能随便安排人去夺他的权。
“微臣没有察觉逆贼的狼子野心,陷陛下于险境,这是微臣之罪。”
“微臣也唯有以一死,救回陛下,才能赎罪。”
“此番微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也唯有此法,才能救得陛下脱困而出。”
“贵妃娘娘,时间紧迫,多耽误一分,陛下就多一分的危险,还请早做决定。”
徐妙锦的神色,终于从犹豫不决,慢慢转为坚定。
王守廉的法子,十分凶险。
但不得不说,也可能是唯一的办法了。
“好,那就依你所言!”
她说完,旋即向着铁铉弯腰一拜,道:“铁参政舍生忘死,若能救得陛下,大明朝廷必定会记着的功劳。”
“若你真有什么不测,你的妻儿老小,朝廷都会尽全力照顾。”
“不过,本宫还是希望能平安归来。”
铁铉再度跪了下去,磕头拜道:“身为大明臣子,为国尽忠,本就是为臣的本分,贵妃娘娘既已做了决断,那便立即去安排人手,微臣这便去了。”
说完,他“咚咚咚”磕了几个头。
而后站了起来,退后几步,转身大步如流星般离去。
徐妙锦看着他的身影消失,方正声道:“立即将天枢司尚在外面的最精锐的护卫找来,能不能成功救出陛下,就在此一举了。”
……
金陵。
大内,坤宁宫。
收到徐妙锦发来的电文时,顾盼君正在看书。
尽管已贵为皇后,但她的爱好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还是与以前在家做女儿时那般,终日埋在书堆里。
不过。
也正常。
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没有短视频的时代,除非是搞一些穷奢极欲的享受,否则,读书其实是最佳娱乐方式。
后世的娱乐大爆炸的时代,也有许多人最喜欢的事情,原来是读书啊!
尽管多半看的只是小说,或者一些其他消遣读物。
但谁能说这不是看书呢?
顾盼君看的,当然也大多是历史典籍,人物志传,或者是一些民间故事等等。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书籍本身就类似于后世的网络小说,能让人沉迷其中。
何况眼下顾盼君自封宫中,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太多的其它的娱乐方式。
除了偶尔到院子荡荡秋千,与宫女们聊聊天,也就只剩看书这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