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3章 少林(2/2)

那就都要划入朝廷管理的无尽藏洛阳库了。

“我们是诚心事佛,甘愿在寺院为净人,为寺中执事做役,这与朝廷何干呢。”

“为何要將他们赶走!”

“我们不走!”

许多嘈杂声音响起。

李存义冷哼几声,“净人你们又非出家之人,有何资格在寺中专管八不净物,能称为净人

你们不过是一群逃避国家赋役的逃人,

我大唐朝廷律法中,有专门的捕亡律,你们就是脱籍逃亡丁夫,

按律当捕,皆受刑罚!”

“现在,

李司徒是给你们一个机会,既往不咎,让你们拿回自己的財產,你们要是不识抬举,那便统统拿下,把你们流放岭南去垦荒屯田!”

那些嘈杂之声,

戛然而止。

这个羌將的赤果果的威胁,比任何话都管用。

真正虔诚事佛,甘愿为寺庙把財產和自己都奉献出来的净人,虽然有,

但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其实没那么纯。

別说净人,就是寺中那两千多僧人,其实许多人也只是混口饭吃罢了。

李逸的白马寺之行,

满载而归。

一口气收回了九百多顷地,

还俗僧、净人入籍落户五千余人,

这可都基本都是丁男,

那些净人,还有几百顷田地寄名寺中,这次清理出来了。

五千余丁,一千五百顷地,

还有数万石粮食,和许多钱帛。

就连寺里放贷出去的钱粮欠帐,现在也转到朝廷管的无尽藏之下。

鑑於白马寺这么配合,

李逸也是很大方的给颁了五百张僧牒,留了一万亩田地,外加五千石粮,还留了一些绢帛铜钱香油等。

一座寺庙,五百僧人,

李逸其实觉得这个数量还是太多了,一百都够多了,可对方能这么识趣,李逸也就大方些。

这毕竟也是祖庭,

这一炮打响,接下来河南其余各寺,也会轻鬆许多。

“司徒,没想到这些人这么怂呢。”

李存义觉得这趟有些太顺利了,调了许多兵来,一点没用上。

“长安化度寺三阶教僧,还敢拉出二百武僧持刀兵抵抗朝廷呢,这白马寺也有许多武僧、护院,却是一声不敢吭啊。”

李逸看著马车外的飞雪,

这雪太小了,

稀稀疏疏,一落地就化了。

都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著馒头睡。

瑞雪兆丰年,这冬天不来上几场大雪,对来年的收成影响太大了。

到了如今,

大家也都知道,明年的麦子没了啥收成,明年必起饥荒。

百姓对来年收成的预期,已经没了,剩下的只有对饥荒的担忧和恐惧。

就算现在朝廷能打压住那些奸商们囤积居奇,

可明年夏粮歉收甚至绝收,地里收不上来粮食时,危机还是会爆发。

风暴正在成型,

他也只能赶在风暴到来前,儘量多掌握点粮食在手上。

若非如此,他也不愿意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段对付白马寺。

时间不等人。

皇帝就要来了,

饥荒也很快就要到来。

从贵族豪强地主大户,甚至是寺庙中把一些粮食拿到朝廷手中,最主要的目的,

还是想在明年的饥荒中,能够为最没有风险抵抗能力的平民百姓们,兜上一点底。

贵族豪强地主,甚至是寺院,他们在灾年只会象徵性的施粥救济,更多的是趁著灾荒放贷发財,趁机兼併田地、买卖人口。

朝廷想要賑灾救灾,必须手里有粮才行。

灾荒之时,贵族豪强,中產大户们,可以自救。

底层的平民百姓,却往往是无人顾及,贱卖田地、典妻卖女,最终甚至只能是背井离乡逃荒,大多数人死在逃荒路上。

对於国家来说,

一场大灾,会让国家损失许多赋役人口,损失许多纳税田地,会让土地兼併情况更加严重。

大唐想要復兴,就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积极介入,努力的多保住一些元气。

“明日,去嵩山少林!”李逸看著那阴沉的天,也顾不得下雪天寒了。

少林也是名剎古寺,拥有著大量田產钱粮。

隋文帝曾赏赐少林寺柏谷坞百顷良田,隋末被王世充侄子王仁则强行夺占。后来唐军围攻王仁则轘州不下,早对王世充郑国深怀怨愤的少林,便决定出手相助,

住持志操先派人说服了王仁则部將赵孝宰为內应,然后派出曇宗等十三名武僧夜袭城池,他们翻墙潜入,生擒王仁则,开城献给唐军。

事后,李世民把王世充等抢夺少林寺的田產,都还给了他们,还上奏朝廷,又赏赐他们四千亩良田。

当年少林为了田地,果断支持唐军打王世充。

就是不知道,这次李逸代表朝廷,要来收他们的田地、钱粮,他们又会是何等反应。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