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北颔了颔首,知道王小东说的是邹正阳没被查出来。
想了想,他还是委婉地说:“大哥,要是这活动搞一两年还不停,会不会影响厂里正常运作啊?”
王小东想了想,摆了摆手:“说不清,现在厂里人都挺大胆的,明天的自发游行都有人报名。时间长了人心难免乱,不过现在领导们好像还行。”
王小北若有所思。
明天的游行,他当然清楚,每次大型活动,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也有同学参加,但绝大多数是高三要毕业的学生。
他又问道:“难道就没人说邹叔可能不适合当厂长,建议换个人吗?”
“哎呦,这倒是没听过,邹叔来了后,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换谁呢?你怎么突然关心这个?”
王小东满脸疑惑。
王小北挥挥手:“没事,就是随口一问。”
现在工厂的情况没那么糟,就是清理账目,怕是还得忙活大半年。
不清楚王小东和邹正阳能不能稳住,速战速决,只要搞定那几个难缠的家伙,熬过隔离委员会成立就海阔天空了。
至于王家军接下来会怎么做,还真难预料。
不过,先等等再说,时间紧迫啊。
王小东听了一会儿,感觉差不多了,便起身离去。
王小北洗漱完回屋,看见小西躺在床上捧着书看。
虽然现在初高中比以前轻松些,但学习还是挺吃力的,大多数人都抽不出时间看书,何况国外的书,家里没钱的根本买不起。
所以呢,现在能接触到国外读物的人真的不多。
除非你不怕被爸妈狠揍,否则你根本看不到。
当然了,小西就是个例外,这家伙成绩好得很,谁说都不管用。
他总有借口:“三哥能看,我怎么就不行?我又不会因此耽误学习。”
“回来了?”
小西看了他一眼,打了声招呼,然后接着看书。
王小北颔了颔首。
这小子已经十六岁了,变成小伙子了。
王小北钻进被窝,拿出港岛寄来的信,慢慢地看。
信里其实没多少内容,主要就是两件事。
修隧道。
短短3年内,香港的中介业务已经占据了超六成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剩下的四成不是由新公司瓜分的。
虽然有些新公司冒出来,但成效远远比不上它的连锁模式。
这四成主要被一些老牌地产商掌控着,他们自己卖房。
但他们也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
因为找中介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只要付点佣金。
这三年里,通过贷款建房、买地再开发的方法,公司的房地产业务逐渐壮大,市值翻了近三倍。
这个增长率勉强跟上了香港富豪们的财富增长,让他进入了华人富豪榜前50。
虽然不算顶尖,但也很不错。
这表示他已经身价过亿。
当然,这只计算他的固定资产。
魏妙颜在信中担心的其实是隧道计划的最后决定。
在她看来,这事儿风险很大。
王小北咂咂嘴。
他真正担心的是钱啊。
没钱啊。
现在连一半都没搞定。
他不着急,因为这钱不是一次性付清,中间那些想加入的投资人,他都拒绝了。
他觉得这块“肉”还不够吸引人。
主要是为了几年后港岛房价大跌做准备。
房价可能会跌,但隧道的价值不会变,它还是个能生金蛋的母鸡。
想趁便宜买,手上没钱,又没好的东西抵押,哪家银行会借钱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