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姜维淡定的割下了那戎将的头颅,单手拎着,从容的离开了酒楼。
流下了一路的鲜血。
此事引官府追查。
他为了不牵连母亲,终是投案自首。
被关押于大牢内,择日待斩。
贾诩巡牢营之时,见姜维年幼,却在死牢,不禁感到诧异。
问及狱卒,方知此缘由。
姜维却一眼识破此老身份不凡,遂跪于其前,乞老人家念己一片孝义之心,庇佑其母。
贾诩见其少年有志、孝义可嘉,又聪慧出众,不亚曹冲曾经,勇烈过人,堪比曹彰当年,遂有心相保。
凭借他监军的身份,将其从死牢中救出,并将姜维之母安置于妥善之处。
姜维方得保命。
这也是他推荐的第二个少年。
那么,贾诩真要用这两个少年刺杀刘禅么?
这是真的。
但又不全是真的。
没人知道,贾诩其实做了两手准备。
……
此时此刻,两个少年正站在武功府堂的大厅中。
姜维年纪稍长,高壮一些。
张表年纪略逊,清弱一些。
此时,他们都穿着锦衣玉袍,身姿虽异,却皆难掩少年英气。
夏侯渊满面期许的看着他们:
“汝等须承一关乎国运之任,此任系社稷命脉。若能功成,汝等便是国之功臣,宗族兄弟皆可蒙国之荫庇,汝之名亦将载入史册。”
两个少年已知自己必去行一极度危险的任务。
但现在,他们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余地。
什么国家之恩,君臣之义都可不提,家眷和族人被拿捏在手,这就是死局。
若换其他的孩童,必吓得泪洒衣襟,要么哭求饶命,要么呆立原地不知所措,哪里还能稳住心神应对眼前局面。
然此二少年,却是不同。
仅对视一眼,便皆从对方眸中见得那带着无奈的坚定。
遂一同拱手,朗声应道:
“姜维愿往!”
“张表愿往!”
贾诩很满意,抚着花白的山羊胡,点点头。
夏侯渊却疑惑:“如何将他们介绍给伪汉太子刘禅?”
“刘禅此行入凉州,许靖以太子师之职随行。许靖曾以兄长之礼侍侍中陈群之父陈纪,亦与陈群有旧。可假陈群之名,遣人送此二子往凉州,言此二子有奇才,然在魏廷遭人构陷,幸得脱难,托许靖善视之。
一但许靖见二子之才,必引之与刘禅相见。
如此,便能得刺杀时机。
一旦刺杀成功,如此重要的太子亡于重臣麾下,就算再信任,刘备也必然难容孔明。
如此一来,必生反目,我大魏方有活命之机。”
夏侯渊看了看两个孩子,拉贾诩到一旁:
“那他们若不愿,当如何?”
“其母族兄弟俱在我手,何惧其不愿?”
夏侯渊思之良久,终抚髯颔首:“此计甚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