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丢脸的兄弟/孙子(1/2)

第122章 丢脸的兄弟/孙子

梁老夫人看着孙子歇下才回卧房, 结果老爷子坐在炕角背靠被子发呆。

“怎么还不睡?”

“唉~”梁老爷子长叹一声,摩挲着光滑的绸缎被面却没多说。

梁老夫人也不在意,径自上炕, 直到熄了烛火屋内陷入黑暗,才听到丈夫的声音。

慢无边际的黑暗为低沉的声音增添了一份朦胧缥缈之意, 明明尽在耳际,却犹远在天边。

“你说, 栋儿是不是知道了?”

梁老爷子的声音很是不确定,他很是纳闷, 此事只有他跟老妻知晓, 两人也只说了一回, 而孙子当时肯定早早歇了。

“不可能, 我看就是与苏家那二小子投缘,别多想了,现在想得再多也没用,人家还不一定能同意呢。”

两人的夜话, 梁栋自是不知,但经过跪地罚思, 他也是很有感悟滴,准备再去好兄弟家,定要好好交流交流。

因此, 年根下腊月末,又去了一次苏家村。

不同的是,这次一家三口全员出动。

想到苏家祖父好考校人学问,梁栋挪了挪屁股, 挨到祖父身边道:“祖父,您跟苏家祖父下棋聊天就成, 可千万别拉着我背书,我学习是远不如志安的。”免得到时候丢您老的脸!

最后这句他没敢说出口,但神色表现得差不离。

“知道不如人还不上进,你怎好意思与人称兄道弟?”梁老爷子淡淡道。

梁栋抱住他胳膊,“哎呀祖父,志安是看我品性好才与我交好的,他可不是以成绩取人的人。”

对于自家三孙子的德性,梁老爷子再清楚不过了,只叮嘱:“机灵点,读书人家多是希望自家孩子与品学兼有的人交好,你”

梁栋双手抱臂,扬着脑袋傲娇道:“我学是不咋地,但品还不是不错的,品学兼优至少占了一样。”

见孙子如此自夸,梁老爷子都觉得没眼看。

同一时间,苏老爷子却在称赞人,“那孩子虽不好文,但为人很是清正,是个好小子。”

说来也是缘分,一向都不大往村里去的他前日破天荒的想去腊月集,哪想到这一去竟是遇见了一桩好机缘。

老爷子要出行,家里上上下下都动了,苏志刚忙着套马车,李氏翻箱倒柜为他找衣服鞋帽,就连出了月子的杨氏都帮忙布置车厢,确保靠背舒服,窗帘不漏风,还备了一篮子烟少的精炭,准备将家里专门烧茶水的小炉子放到马车上。

见一家人忙活,老爷子操着手念叨:“就去转一圈,别忙活了。”

“出去转也要拾掇拾掇。”李氏说着转头看老爷子身上的衣服,去年冬做得加棉长衫,里面是今冬的新袄子,干净齐整又暖和,就是不大气派。

她拿出前几日才缝好的大氅,笑道:“外面穿这个,长衫也换一件。”

老爷子看着毛领乌黑光亮的大氅没说话,李氏也不管老头子没表态,挂在落地衣架上继续翻找。

这件大氅还是苏婉和杏儿合力缝制的,蓝黑缎面,下摆一圈金线万字纹,衣领处拼接了黑貂皮子,穿着那叫一个富贵哟!

苏婉当时将衣服送过来时,对着衣领夸了又夸,“不是我说,这大氅设计,这衣领皮子,看看看看,非但贵气还文气。”

以至于旻逸都怀疑这不是才入冬他爹从府城买回来的黑貂,而是黑龙,若不然,咋五姑姑夸得就天上有地上无呢!

杏儿笑得直打嗝。

当时,老爷子就嫌弃花里胡哨,苏婉当即变脸,“您老嫌花里胡哨啊,那我送我爹了。”

余光瞥见老爷子不屑的神色,抚掌道:“啊,我爹肯定不要,打从开始缝我爹就知道这是给您老的,既然您老看不上,那送我外公吧,刚好身量差不多!”

其实差多了,外公张有地张老爷子的身高,比苏老爷子高半个头不止呢,张老爷子穿这件大氅,明显不合身。

李氏瞥一眼老头子,乐呵呵道:“给你大哥留着吧,你爷有,这要给你外公,穿着短呢!”

苏志刚在一旁帮口,装作依依不舍地摸毛领,道:“给咱爷穿吧,志栋要知道是给咱爷做的肯定不要,爷,您老不穿给我吧,我觉得我穿着正好。”

气得老爷子伸手抽毛领子上那不安分的手,“都当爹了还没个正形,我给你你敢穿吗?”

“爷爷您老硬要给,孙儿我也不敢不穿呐!”苏志刚收回被打的手摸了摸手背,提起大氅给老爷子试衣,“试一下,看着都气派。”

老爷子顺水推舟半推半就穿上,旻逸露出漏风的牙鼓掌,“太爷爷穿着好看,像府城的那些官老爷。”

苏志刚还推着老爷子去落地的穿衣镜前照了照,对衣服夸了又夸,口吻很是没能得到新大氅的遗憾。

逗得老爷子直乐,嘴硬道:“再稀罕也不给你,婉婉杏儿孝敬我的,你想穿等欢欢长大了给你缝。”

杨氏拾掇好马车进屋,就见老爷子穿着这件大氅,开口就赞叹:“真气派,去集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老致仕回乡呢!”

老爷子心里美滋滋,脸上却是硬绷着,拽了拽大氅,抖一抖肩膀,淡淡道:“也就个面儿光。”

闻言,李氏无奈道:“哪就面儿光了,厚实的很,挡风又气派!”

孙女辛辛苦苦缝的,到老头子这里竟然成了面儿光,她很是不乐意。

老爷子没说话,跺了跺脚,鹿皮靴子的木底磕在青砖地面上声音很是响亮。

旻逸眼中一转,掀开帘子跑出门,快得他爹伸出的手连衣服都没摸到。

苏志刚虚空握了握手,望着晃动的门帘扬声道:“今儿不带你去。”

旻逸才不管呢,爹不带他,但有小叔叔啊!

因此,不到半刻钟,苏婉全家都知晓老爷子要去腊月集,而且从头到脚换了一身新鞋衣。

苏长青起身道:“我去看看,爹年纪大了,我陪着去。”

“劝劝娘也一道去逛逛,我今儿在家陪阿芬。”张氏叮嘱道,见丈夫出门,侄孙却眼巴巴瞅着炉子边烤手的小儿子,她笑道:“旻逸也想去,一个马车坐不下,明儿让你三爷爷赶车带你去。”

旻逸靠过去,依偎在安儿身上磨蹭,嘴却抿得跟蚌壳一样紧。

安儿摸着他脑袋笑:“男孩子大气一点,想要干什么就直说。”

“小叔叔,我们去赶集。”旻逸利索道,都不给拒绝的理由,“我爹赶马车,三爷爷赶马车,肯定能坐的下。”.

安儿笑看二姐和妹妹,别有深意道:“多赶一辆马车只坐咱俩我爹肯定不乐意,不过人要是多,说不定”

旻逸眼睛发亮,冲向苏婉:“五姑姑,我们去赶集吧。”说完才记起小姑姑,连忙转头补充道:“小姑姑一起。”

杏儿慢悠悠剥着炒番豆吃,“又没人邀请我,我才不去呢。”

旻逸一头冲过去扎她怀里,扭着屁股撒娇:“小姑姑一道去,一道去,人多热闹!”

杏儿乐呵呵抱着他逗着玩。

待出门时,两辆马车停在路边,苏婉见老爷子的马车不止有厚厚的靠背,角落还固定了小炉子,将李氏也搀了上去。

“您老跟爷爷坐一个车,清净!”

马车驶出村子时,遇到了村里要去集市的人,一道上了马车。

一行人在集市上就遇见了带着孙子逛的梁老爷子,两相问好,还一道去了苏种林家的羊肉泡饼摊子喝了一碗肉多料足的羊汤。

梁老爷子年长十岁,但看着比苏老爷子还年轻,端着热碗暖手,笑看人来人往,道:“真热闹,我小时候回乡过年,腊月集还摆在前街呢,也没这么长。”

“是哩,前两年大旱萧条了不少,去年今年才缓过来。”老爷子应和。

他很是羡慕梁老,当年梁老在府城也是极有名的,无他,梁家先祖是本朝建立后第一批考中进士的学子,在昌平府的地位很是不一般。

这些年虽他们这一门搬去京城,距离保定府更近的紫阳祖宅只留有下人照看,但不影响梁家在昌平府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好些平民出身的读书弟子心里多多少少都以梁家先祖为榜样,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考中进士改换门庭。

老爷子亦是不例外,可惜,他的身体不允许他参考,若不然说不定

见苏老爷子脸上多怅惘,梁老笑着宽慰:“志栋已经在京城,待他高中,贤弟也去京城转转,马车慢点大半个月也能到,不费事的。”

“唉,我这都老了”苏老爷子叹息。

两人聊了一回,分别时见两小只头对头说话,苏老爷子笑道:“梁兄得闲了来家玩,府城距离我们村近得很。”

梁老正有此意,笑着答应,当即定了上门拜访的时间,“我在家也没事儿,子贤若是不弃,后日登门拜访。”

头一次被人称呼字,老爷子笑着答应,心中却是消散不去的怅然。

待逛完集回到家,才告知家里所有人,后日有客登门!

李氏、张氏又是一通忙活。

主要梁老爷子梁老夫人以前是正经的官老爷官太太,人还在京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两人都担心给老爷子丢脸,因此很是重视。

李氏还私下找孙女,悄悄道:“婉婉,你灶上手艺好,定几个菜,到时候招待客人。”

见她紧张又担心,苏婉握住她粗糙的手笑道:“这有啥,我过去做,到时候方婆婆给我打下手。”

担心奶奶在二堂哥二堂面前为难,她故意道:“不过说好了,到时候二堂哥可要管我们一大家子的饭啊!”

“管管管,要什么东西跟奶说,奶早早给你备好。”别看老爷子时常念叨苏婉刁钻,可在李氏这里,这些个孙女孙子,最贴心的还是眼前这个。

而且,她有些话不乐意与老伴、儿子儿媳说,更不会与孙子孙媳说,只给这个孙女说,想着梁家贵客,道:“人在京城住了大半辈子,听说梁老夫人还是京城大家闺秀呢,奶就怕准备的不好让人看了笑话。”

丢自家人的脸,让老爷子没面子,说不得还会气出病,因此,她想着准备周全一些,免得失礼。

“这有啥,咱家以诚待人,即便饭食比不上京城的精细,那也不算失礼,我师父当年来咱家,都说很有风味呢。”苏婉很会宽慰人,而且她是很能理解李氏有些做法想法的。

李氏闻言乐呵呵道:“那就好,奶就怕让人看笑话。”

苏婉当即定菜单,自打从师娘秦夫人那里知晓番椒在京城盛行的时间久,且很多人习惯吃辣口,她就将辣口菜作为招待京城来的客人的主菜之一。

当然,她家京城来的客人也就两家,师父秦家、知府大人卫家,不过现在又多了一家!

梁家马车驶入村里时,已经是巳末。

天气难得好转,毫无威力的阳光懒懒地躺在村道,坑洼处的积雪向四周蔓出湿迹,穿着厚厚棉袄棉裤的孩童顶着脸蛋上两坨黑红皲痂,呼朋唤友,互相扔着雪团。

梁栋掀开厚厚的车帘,冷风席面,他打了个喷嚏,揉着鼻头嘟囔:“上一次都是在村口接我们的,这次竟然没来。”

路中央玩闹的小孩见马车驶来,纷纷站在路边围观,远看像是列队欢迎。

马车驶过,在小孩子们好奇天真懵懂的眼神中,梁栋挺了挺胸膛,头伸出窗外喊道:“谁知道苏志安家,帮哥哥跑去叫人,有糖吃。”

小孩子一听有糖吃,再一听是里正家,纷纷沿着路边往村尾跑,叽叽喳喳:“我知道我去”。

“我腿长跑的快我去。”

“我去我去,那是我叔爷爷家。”

梁栋探出半个身子,见小孩子们呼啦啦跑远,跟车夫道:“马叔,慢点,我们等人来接。”

梁老爷子睁开微阖的眼睛,微微皱眉道:“放下车帘。”

梁栋依然探头向外看,“我要看苏志安呢,这么多小孩帮我跑腿,他肯定出来接我。”

安儿确实出门接人,不止他,但凡在家的人都来了,除了睡得正香的小欢欢。

一帮小孩围在门口等着马车来,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杏儿端了家里的干果盘出来,里面不止有糖块,还有番豆瓜子松子,一人一把装衣兜,孩子们乐得欢呼连连。

旻逸还自发做了一回主人,给在场的小伙伴们分糖块。

等马车近前,小孩的嘴巴皆是鼓鼓的。

梁栋下马车扫视一圈,笑着对安儿道:“上次都是去村口接我们,这次倒是窝家不出门,你也太厚此薄彼了吧!”

话刚落,脑袋就被后面出车门正准备下地的梁老爷子抽了一巴掌,“见到长辈不问人,礼数呢?往边儿站。”

梁栋委屈摸头,却是被安儿给挤到了旁边。

与梁栋相比,安儿更像亲孙子!

不仅上手扶人,嘴更是甜的不要不要的,三两句不仅令梁老爷子和颜悦色,就连最后下车的梁老夫人都乐呵呵对着李氏夸赞。

李氏与梁老夫人是初次见面,观对方神色愉悦态度亲和,她放心不少,扶着人道:“慢点,乡下地方路不好走,小心地滑。”

梁老夫人自然而然握住伸过来的人,笑道:“哎,咱们进屋说,我们老爷一时兴起倒是累的妹妹一家吃冷风。”

两人寒暄的功夫,老爷子已经领着梁老进门。

车夫从车上搬礼物,苏志刚、安儿见状上前帮忙。

梁栋咋咋呼呼翻找带来的糖果,当场兑现诺言。

长辈在正堂说话,小辈却是自由了。

梁栋先是将旻逸举高高,旻逸兜里的糖块掉了一地,一旁的忞轩安安静静帮忙捡起来。

上次来,梁栋没见到忞轩,故此不认识,还以为是旻逸的伙伴,笑道:“给你吃,不用给旻逸啦,家里还有呢!”

旻逸乐呵呵道:“栋哥,这是我堂哥,他不喜欢吃糖。”

看着他漏风的大门牙,梁栋捂眼哎呀叫着打趣:“谁家傻小子说话漏风啊!”

旻逸双手捂嘴嘴,眼珠咕噜噜转,在安儿看过来时立马告状,“小叔叔,栋哥说我长得丑。”

这辈分安儿扶额,“要叫叔叔!”

梁栋则是夸张道:“我哪有说你丑,你这小子,才刚吃了叔叔我的糖。”

旻逸跑过去拉住堂哥的手,没好气道:“就是嫌弃我丑,我早听出来了。”说完拽着人往灶房跑。

梁栋在后面喊道:“吃饭还早啊,饿啦,我带了糕点。”

“不吃。”旻逸脆生生道,今儿他才不吃糕点呢,要吃也要等客人走了晚上再吃,晌午五姑姑可是准备做好多菜,光鱼就有三条呢!

苏婉、杏儿都在灶房,方婆婆也在,就连张氏、杨氏都在一边忙着处理肉菜。

中午四道大菜,酸菜鱼、水煮鱼、洋芋炖排骨和风鸡,其余就是回锅肉、锅包肉、酸辣白菜、番椒酱炒鸡蛋、凉拌菠菜木耳、凉拌干苜蓿、凉拌皮蛋。

主食是大米饭,若是不想吃米饭,有馏过还算软的五香味锅盔,配着番茄酱蛋花面片汤,很是实在。

中午菜上桌时,梁老夫人心下感慨:这饭食不算多精细,却很实惠!

笑道:“妹妹家好庖厨,这些菜,单拿出去都不便宜。”

这话也不算恭维,两大碗鱼在府城酒楼都是大菜,宴客请酒点一道亦是足矣!

看着其中一盘“肉”,梁老夫人疑惑,应该是肉菜吧,竟是她此前从未见过的。

忞轩、旻逸早在灶房尝过锅包肉,那酸酸甜甜的口味,比之前五姑姑做的酸甜肉(糖醋里脊)还好吃,这会儿两人见菜上桌,自发往西屋女眷的席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