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民、平安院院长杨君岳、农会总务院院长黄必昌,保民营总务堂知事张国栋,四人签署了一份任命书。
交于亲卫传令兵:“速去嵩县,任命王启源为嵩县农会会长,秋收前的考评为保民保粮,不能饿死一个百姓。再成立保民营第六营,原总领官黄至光任第六营宣教官,原援助团哨长刘世和升任第六营营长,城内民壮就地编入第六营。三人在嵩县可便宜行事。”
传令兵两人一组,骑马疾驰而去。
一旁等着答案的鲁世任暗自咂舌,这小船就是好调头,说干啥就干啥,也不扯皮。
周怀民看着他怪异的表情,笑道:“陛下的条件,我们全部都答应,不过我们也有一个条件。”
“你说。”鲁世任听了大喜,这事他要是办成,那自己在朝廷的影响力会大大增加,安抚之功是跑不掉的。
“民报可在朝廷治下自由发行。”
鲁世任提起的心瞬间落下,陛下和自己说过,若条件无碍国体且不索要银饷,可便宜行事。
“就这个?”他犹还不信。
“是,不妨透露给鲁大人,这个条件就是富国三策之一,我自会另写富国之策给陛下,还要烦请鲁大人转送。”
“哦?”鲁世任听了极为震惊,他虽然知道这报纸乃是宣名利器,但自己为啥没看到哪里富了?明明还要倒贴银子进去啊!
但也不能偷拆周怀民的奏折,他心里痒痒,讨笑道:“怀民啊,这报纸如何富国?我怎么看不出来?”
“日后你自然知道。”周怀民笑道。
鲁世任再次确认:“这个条件我现在就可做主,既如此,你愿接受圣旨?”
周怀民内心叹了一声,马上收麦,不能误了农时,麦收完又要秋种,又新得两县,而流民也要安置,现在极需要时间稳定,他也想尝试一下,如何用更快的方法,来救济百姓。
陕、豫、晋、鲁、皖等地,百姓人口锐减,不能再死了,一代人要十多年才能长起来。
先暂时休战,保民要紧。
他站起来,端正了衣襟,拱手作揖,肃然道:“为了天下万民!”伸手接过圣旨。
鲁世任哈哈大笑,拱手道:“周同知,现在你我是同僚了!”
一旁的禹允贞接过一应官服及赏赐,好奇的翻看。
“鲁大人,蒸汽机和抽水泵的工艺其实极为简单,难的是想法。朝廷即使得到图纸,也未必能救得了天下万民,因为百姓无力购买,农会各村的井,也是用税来养着,百姓并不花钱购,但朝廷能做到吗?”
鲁世任听了一呆,军都不满饷,别说一个村一个村打井了,想屁吃呢。
“所以,这富国之道,非是一个器械所能决定。”
门外周昌宽慌张跑过来:“社长!不好了!陈必谦自杀了!”
“什么!”总务堂所有人皆大惊。
鲁世任结巴道:“抚台他……他才死啊!”刚说完,又觉得不妥,“我是说,他没战死啊。”
周怀民等人一边走一边道:“他在洧水被俘,我好吃好喝招待他,想要劝降。”
进了看守的小院,只见他已咬舌自尽,桌上还有写的一封书信,看着是写给陛下的。
鲁世任仔细走上前观察,暗道果然是自杀的,想着周怀民也不会做出暗杀这种下三滥的事,没必要。
“唉,周同知已心向朝廷,抚台你这又是何苦,不值啊。”
周怀民叹道:“没想到他竟如此刚烈。”
鲁世任捡起陈必谦的绝笔书信,放入袖中:“怀民你有所不知,前些日子,他解救了洛阳,陛下欣慰,把四个人的名字写在御屏上,有文震孟、刘宗周、黄道周,最后一位,便是这陈必谦。”
“昌宽,把他火葬了,收拾骨灰待他家人来取。”
众人望着熊熊大火和躺着的陈必谦尸体,觉得堂堂巡抚,在这乱世,生死竟也如草芥。
此时有一传令兵到,报道:“社长!赵团已编伍了洛阳城外流民,合计五千七百三十一人,已启程前往偃师指定安置地。”
鲁世任惊道:“我还以为要去围攻洛阳,这是去洛阳城外接引流民?竟有五千多人!”
张国栋、黄必昌赶忙招呼预备援助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