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片刻。
大理与三十六洞的联军便被准备好的明军打的溃不成军。
而三十六洞的蛮王孟获也被两名明军士兵押解着,踉跄地推到了诸葛亮的中军大帐前。
他身上的虎皮战袍已是破烂不堪,脸上还有李定国那一戟拍落马下时沾上的尘土,显得狼狈万分。
然而,他那双铜铃般的眼睛里,依旧死死盯着端坐在帐中,羽扇纶巾,神色平静的诸葛亮。
帐内两侧,徐庶、李定国、黄忠等明军将领肃立,目光冷峻。
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目光落在孟获身上,并未立刻开口。
那平静的目光却让孟获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比他面对段延庆的一阳指时更加沉重。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孟获梗着脖子,用生硬的汉话吼道,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诸葛亮闻言,嘴角微微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蛮王言重了。”
“亮尝闻,南中三十六洞,豪杰辈出,素重信义。”
“今日一见,蛮王果然勇武刚烈,名不虚传。”
孟获一愣,没想到诸葛亮会说出这番话,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诸葛亮继续道:
“我大明皇帝陛下,奉天承运,志在混一四海,使九州万民,皆沐王化,共享太平。”
“南蛮之地,亦是我华夏子民,陛下心甚念之。”
“此次用兵,实乃段氏不明天时,抗拒王师,非为屠戮尔等豪杰而来。”
他顿了顿,观察着孟获的表情,见其目光闪烁,似有触动,便话锋一转:
“更何况,亮心中一直有一事不明。”
“想那大理段氏,对三十六洞颐指气使,多有欺凌,视尔等如奴仆。”
“蛮王乃当世豪雄,何必为了这等刻薄寡恩之辈,拼尽三十六洞儿郎的性命,与我天兵为敌呢?”
这话如同一条毒蛇,倏然钻入了孟获的心底。
段氏平日的傲慢,段延庆那日的威胁,种种场景,瞬间涌上心头。
他的脸色变幻不定,那不服气的神情渐渐被一丝怨愤取代
诸葛亮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知道火候已到,羽扇轻挥:
“今日,我便放蛮王回去。”
此言一出,不仅孟获猛地抬头,满脸难以置信。
“你…你说什么?”
孟获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亮说,放蛮王回去。”
诸葛亮语气肯定。
“蛮王可重整旗鼓,他日再与我军堂堂正正一战。”
“若亮再侥幸得胜,还望蛮王能细思今日之言,审时度势,勿再为段氏火中取栗。”
孟获怔在原地,半晌,脸上猛地涌起一阵狂喜和羞恼交织的复杂神色。
“好,好,好。”
孟获连说三个好字,声音嘶哑。
“我们再见分晓。”
诸葛亮微笑颔首:
“一言为定。给蛮王松绑,赠其马匹干粮,送他出营。”
看着孟获在士兵带领下,脚步虚浮却又迫不及待地离开大帐,徐庶方才上前一步,低声道:
“孔明,你觉得这孟获如何?”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深邃:
“能成为蛮王,自然是不容小觑。”
“不过,他既然愿意陪我诸葛亮演这场戏。”
“他的心思,便已经很明显了。”
“只不过,大理那位,当真会一点防备没有吗?”
“且让这孟获,去替我们搅动这潭深水吧。”
李定国笑道:
“只是这蛮子,怕是要多擒他几次了。”
诸葛亮淡然一笑:
“无妨,彼辈伎俩,我已略知。”
“下次再来,破之易耳。”
……
之后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