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8章 丈夫立世当横槊,岂为痔漏折眉端?(2/2)

他眼角的余光瞟向谢渊,带着几分挑衅 —— 这正是除掉代宗旧臣的好机会,既能借张鹏案牵连更多成武旧部,又能在新帝面前彰显自己的 “忠君”,更能趁机削弱谢渊的支持者。徐靖立刻附和:“石大人所言极是!张鹏敢如此放肆,定是有人背后撑腰,臣愿亲自审讯,定能查出幕后主使!” 二人一唱一和,俨然一副 “忠君护主” 的模样。

刘焕、张文等人见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慌忙低下头,生怕被牵连。他们终于明白,张鹏的发难不仅没能扳倒谢渊,反倒成了逆党清洗旧臣的由头,自己的期待,终究是一场泡影。

谢渊望着跪倒在地的张鹏,脸色渐渐平复。他知道张鹏虽鲁莽,却也是个实心眼的忠臣,只是被 “忠君” 二字困死了眼界,又被逆党利用。若此时开口求情,石崇定会借机指控他 “与张鹏勾结”,坐实 “通谋旧主” 的嫌疑;可若袖手旁观,张鹏便会成为逆党立威的牺牲品,寒了天下言官的心。

他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指尖在朝笏上轻轻划过,脑海里闪过周铁昨夜的密信:“石崇欲借言官案清旧臣,需暂避其锋。” 此刻的隐忍,不是懦弱,是为了保住反击的力量,是为了不让逆党的阴谋得逞。他垂眸静立,仿佛对眼前的一切充耳不闻,可眼底的清明,却早已看透了这场闹剧的本质。

龙椅上的萧桓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笑意。他要的从不是严惩张鹏,而是借这桩事立威:敲打代宗旧臣,让他们知道新朝容不得妄议;卖谢渊一个人情,让这位掌兵重臣心存感激;彰显自己 “以社稷为重” 的姿态,收拢民心;同时观察石崇、徐靖的反应,看他们是否真的 “忠于” 自己。

“罢了。” 萧桓挥了挥手,语气缓和了几分,“念你初犯,且不知内情,今日便饶了你。杖责免了,罚俸三月,仍任监察御史。”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群臣,语气陡然转厉:“但朕丑话说在前面,往后若再有言官凭臆测构陷重臣,或旧臣私议朝政者,休怪朕无情,定按峻法严惩!”

张鹏如蒙大赦,连连叩首:“谢陛下开恩!臣日后定当谨言慎行,察实情、辨冤枉,绝不妄言!” 起身时,他偷偷瞟了谢渊一眼,眼神里满是愧疚与感激,又恶狠狠地瞪了石崇一眼,显然已明白自己被利用。

萧桓的裁决落下,殿内的风波渐渐平息,可群臣望着龙椅上的新主,心底却多了几分敬畏。这位帝王看似宽容,实则掌控一切,连敲打旧臣、安抚重臣、遏制逆党的分寸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吏部尚书李嵩暗自庆幸 —— 还好自己没有跟着发难,否则此刻遭殃的便是自己。

周铁悄悄松了口气,看向谢渊的目光多了几分敬佩。他知道,谢渊的沉默是最明智的选择,而萧桓的裁决,虽有帝王权术的算计,却也在无形中保护了谢渊,暂时化解了这场危机。王直则握紧了拳头,更加坚定了追随谢渊的决心 —— 这样的帝王,这样的忠臣,才是大吴的希望。

石崇、徐靖的脸色却不太好看。他们没能借张鹏案扳倒谢渊,也没能清洗旧臣,反倒让萧桓借势立了威,自己的算盘,终究是打空了。徐靖偷偷拉了拉石崇的衣袖,示意他莫要再言,石崇咬牙切齿,却也只能悻悻地退了回去。

早朝散后,石崇、徐靖、周显凑在殿角的阴影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徐靖狠狠踹了一脚柱础,骂道:“张鹏这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仅没能扳倒谢渊,反倒让萧桓立了威!”

石崇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甲片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这老东西太能忍了,竟一句话都不辩解,反倒让咱们落了个‘构陷忠良’的嫌疑。” 他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阴毒,“不过没关系,张鹏虽没扳倒他,咱们还有秦飞。徐靖,你立刻去诏狱,给秦飞用重刑,逼他咬出谢渊通敌,就算没有实据,也要让他画押!”

周显摇了摇头:“陛下刚饶了张鹏,此刻逼供太明显。不如先查谢渊的门生杨武,他正率边军在京郊,咱们给他安个‘私调边军、意图谋反’的罪名,再伪造密信,定能让谢渊百口莫辩。” 三人交换了个眼神,新的构陷阴谋,在暗中悄然酝酿。

谢渊刚走出奉天殿,周铁便快步追上,在他耳边低声道:“大人,张鹏是被石崇挑唆的,昨夜镇刑司旧吏见过他。” 谢渊点点头,目光扫过远处的宫墙:“我知道。石崇急了,开始狗急跳墙了。”

“秦飞那边怎么办?徐靖怕是要下重刑了。” 周铁担忧地问。谢渊脚步一顿,声音压得极低:“我已让于科联系秦飞的亲信,若徐靖用刑,便让秦飞‘假意招供’,把石崇通敌的事扯出来,引陛下彻查。另外,你立刻去查张鹏手中的纸条,看是谁递给他的,定能找到镇刑司的痕迹。”

周铁重重点头:“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办。” 两人在宫道上分道扬镳,虽未多言,却已达成默契 —— 逆党的阴谋越是急迫,暴露的痕迹便越多,清逆的时机,也越来越近了。

张鹏回到御史台,越想越觉得羞愧。他拿出昨夜石崇亲信给的纸条,仔细翻看,发现纸条边缘有镇刑司特有的火漆痕迹,瞬间明白自己被利用了。想起谢渊在殿上的隐忍,想起萧桓的裁决,他猛地站起身,决定去兵部向谢渊谢罪。

在兵部衙署门口,他见到了守在那里的于科,红着脸道:“烦请于主事通报谢大人,下官张鹏,特来谢罪。” 于科进去通报后,很快出来请他进去。谢渊正坐在案前批阅军报,见他进来,抬了抬眼:“张御史来此,何事?”

张鹏躬身行礼,愧疚地说:“下官糊涂,被奸人利用,当众构陷大人,还请大人责罚。” 谢渊放下笔,语气平淡:“知错能改便好。你身为言官,当守‘察实情、辨冤枉’的本分,莫要再被流言所惑。” 张鹏重重点头:“下官记下了!日后若见奸佞构陷忠良,下官定当挺身而出,绝不姑息!”

奉天殿内,群臣散尽,萧桓独自坐在龙椅上,把玩着手中的玉玺。周显躬身侍立在旁,大气不敢出。过了许久,萧桓才开口:“周显,你觉得今日之事,谢渊做得如何?”

周显连忙回道:“谢渊老谋深算,明知张鹏被石崇利用,却一言不发,既避了嫌疑,又博得了同情,手段高明。” 萧桓点点头:“朕知道。他这是在示忠,也是在示弱,让朕放心他不会谋反。”

他顿了顿,补充道:“石崇、徐靖太急了,急于除掉谢渊,反而暴露了自己。你继续盯着他们,若他们敢伪造证据构陷谢渊,立刻禀报。谢渊不能死,石崇也不能太早倒,只有他们互相牵制,朕的江山才能稳。” 周显应下:“臣遵旨。” 萧桓望着殿外的天空,眼底满是复杂 —— 帝王之道,本就是在平衡中前行,哪怕这平衡,充满了算计与利用。

谢渊送走张鹏,回到案前,拿起周铁刚送来的密信。信中说 “已查到张鹏手中的纸条来自镇刑司主事赵三,此人是石崇的亲信”,谢渊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提笔在纸上写下 “清逆步骤”:一,拿赵三,审出石崇挑唆张鹏的证据;二,救秦飞,获取石崇通敌的供词;三,联张鹏,借言官之力揭露逆党阴谋;四,稳边军,防石崇狗急跳墙。

于科端来一碗热茶:“老师,杨武大人传来消息,京营西营已稳住,秦云的旧部不敢异动。” 谢渊接过茶,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驱散了些许疲惫。他望着窗外的天空,虽仍有乌云,却已透出一丝光亮。

殿上的风波虽已平息,可朝堂的暗战才刚刚开始。石崇的构陷、萧桓的制衡、旧臣的摇摆,都是他需要面对的挑战。但他没有退缩,也没有害怕,因为他的心中,装着大吴的社稷,装着天下的百姓。那颗护稷之心,如炬明燃,终将照亮清逆的道路,迎来江山清明的那一天。

片尾

以 “言官发难” 为引爆点,将朝堂权斗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 张鹏的 “鲁莽发难”,非 “真心直谏”,乃 “被逆党利用 + 忠君执念” 的双重驱动,他的从 “义愤填膺” 到 “惶恐醒悟”,既显言官制度的弊端,也暗合 “忠而不明时势” 的悲剧性;石崇、徐靖的 “落井下石”,非 “忠于新主”,乃 “借题发挥 + 铲除异己” 的算计,他们的从 “得意” 到 “悻悻”,暴露逆党 “急功近利” 的短板。

萧桓的 “恩威裁决”,是整场博弈的核心:赦张鹏,是 “示宽” 以安旧臣之心;罚俸三月,是 “立威” 以儆效尤;敲打石崇,是 “制衡” 以防逆党专权;安抚谢渊,是 “用才” 以稳军防。每一步都暗藏帝王心术,将 “借案立威” 的目的达成得不着痕迹。谢渊的 “隐忍不辩”,则是 “以退为进” 的智慧:不辩解,是避 “指控帝王心腹” 的雷区;不求情,是防 “被逆党牵连” 的陷阱,沉默背后,是清醒的判断与坚定的坚守。

群臣的反应则尽显官场生态:刘焕、张文的 “从期待到惶恐”,显旧臣 “趋利避害” 的本能;周铁、王直的 “从担忧到坚定”,显忠良 “护稷忘身” 的气节;李嵩的 “沉默观望”,显官僚 “明哲保身” 的常态。这场殿争,没有刀光剑影,却比战场更凶险,每一句话都藏着生死,每一个决定都系着权柄。

卷尾语

殿争立威之局,非 “言官与重臣的冲突”,乃 “忠君与忠稷、私权与公义、制衡与清洗” 的多重角力 —— 张鹏的 “忠君”,是 “愚忠”,困于个人恩义而不见社稷安危;谢渊的 “忠稷”,是 “大忠”,超越个人荣辱而坚守万民福祉;萧桓的 “制衡”,是 “权术”,借各方矛盾而巩固个人皇权;石崇的 “清洗”,是 “私欲”,为夺权力而不惜构陷忠良。四者交织,让朝堂成了 “道义与权术碰撞、理智与情感撕扯” 的舞台。

此案之核心,在 “沉默的力量胜于雄辩”—— 谢渊的不辩,非理亏,乃 “审时度势” 的智慧;他的隐忍,非妥协,乃 “积蓄力量” 的策略。当逆党沉浸于 “挑唆成功” 的幻梦,当帝王纠结于 “平衡各方” 的算计,谢渊早已借张鹏的醒悟、周铁的暗助、杨武的军防,织就了一张 “清逆之网”。张鹏的登门谢罪,不是结束,而是忠良阵营扩大的开始;石崇的暗谋,不是转机,而是加速败亡的催化剂。

《大吴通鉴》评曰:“渊之忍,桓之术,崇之躁,鹏之愚,皆聚于一殿之争。忍者存,术者稳,躁者亡,愚者醒,此天道也。” 殿争立威之局,虽以 “风波暂歇” 暂结,却已注定 “逆党必败” 的结局。待赵三招供、秦飞吐实、证据摆上殿陛之日,所有的构陷、算计、权术,都将在 “公义” 面前碎如齑粉,大吴江山终将在忠良的坚守与帝王的权衡中,缓缓走向清明。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