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57章 休道伽蓝方整肃,浊流已漫梵溪流(2/2)

王瑾看着满库的祭器,忽然叹了口气:“永熙帝在位时,最重礼制与公正,若他泉下有知,见今日朝堂这般暗流涌动,定会痛心。我们礼部虽无兵权、财权,却肩负着‘正礼仪、明教化’的职责,唯有坚守中立,才能为朝堂保留一丝清明。” 林文点头,心中更加坚定了不卷入党争的决心 —— 礼部的职责,便是守护大吴的礼制根基,若连他们都卷入党争,那大吴的根基,便真的要动摇了。

兵部衙署的议事厅内,谢渊坐在主位,侍郎杨武在一旁汇报边镇防务。案上摊着宣府卫的舆图,谢渊手指着舆图上的安定门,沉声道:“秦云领兵赴宣府卫后,你需接管京营东营兵权,严格训练士兵,不许任何人插手东营事务 —— 尤其是吴奎,他是石崇的女婿,若有异动,立刻禀报玄夜卫。”

杨武躬身应道:“属下遵旨。只是…… 石崇近日在京营西营安插亲信,吴奎也多次以‘巡逻’为名调动兵力,恐是在防备我们。” 谢渊点头,拿起一份军器清单:“工部已送来新造的鸟铳五百杆,明日便调拨给东营,你务必妥善保管,不许流入西营。另外,你去联络都督同知岳谦,让他加强京营与边卫的烽燧联动,若西营有异动,边卫可随时支援。”

杨武应道:“属下这就去办。只是…… 周铁核查旧账,若查出孙康改动的痕迹,石崇恐会狗急跳墙,要不要加强兵部衙署的守卫?” 谢渊摇头:“不用。石崇若敢动手,便是自投罗网。我们只需按部就班,稳固兵权,处理好边镇防务,其他的,交给秦飞和周铁。” 杨武看着谢渊沉稳的侧脸,心中安定了许多 —— 谢渊虽面临构陷,却始终以大局为重,这份定力,正是大吴边防的保障。

两人正说着,兵部的一名参军匆匆进来,递上一份密报:“大人,秦飞大人派人送来消息,孙康已在旧账‘损耗’一栏多加三成,石崇明日便会让言官递折弹劾您‘克扣军饷’。” 谢渊接过密报,看后放在一旁,冷声道:“知道了。你告诉秦飞,按原计划行事,务必拿到孙康改动账册的实证。” 参军退下,杨武看着谢渊毫无波澜的表情,心中暗道 —— 谢渊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石崇自投罗网。

刑部衙署的刑狱司内,刑部尚书周铁正翻阅三年前宣府卫的粮草账册,侍郎刘景在一旁协助。账册堆得像小山一样,周铁拿起一本,仔细核对上面的数字,忽然皱眉道:“这里的‘损耗’数字,与户部存档的副本不符,比副本多了三成,定是被人改动过。”

刘景凑过来一看,点头道:“大人所言极是。这改动的痕迹很新,应该是近日所为。孙康掌管户部档案库,定是他受石崇指使,改动了账册。” 周铁放下账册,沉声道:“石崇此举,是想栽赃谢大人‘克扣军饷’,我们必须尽快拿到实证,还谢大人清白。你立刻带人去户部档案库,传孙康来刑部问话,若他反抗,便请玄夜卫协助。”

刘景躬身应道:“属下遵旨。只是…… 石崇若派人干涉,该如何应对?” 周铁冷笑一声:“陛下已授权本官核查旧账,石崇若敢干涉,便是抗旨。你只管去,若有阻碍,立刻禀报陛下。” 刘景点头,心中却明白,周铁此举既是为了司法公正,也是在暗中支持谢渊 —— 刑部若能查清账册改动之事,便能挫败石崇的构陷,稳固谢渊的地位。

两人正说着,刑狱司的一名狱卒匆匆进来,递上一份文书:“大人,诏狱署徐靖大人派人送来帖子,说孙康是‘旧党要犯’,需移交诏狱审讯,不许刑部插手。” 周铁接过帖子,看后猛地拍在案上,怒声道:“徐靖好大的胆子!孙康涉及粮草账册改动,属刑部管辖,他诏狱署凭什么插手?告诉来使,孙康必须由刑部审讯,若徐靖再敢干涉,本官便奏请陛下,弹劾他‘越权干政’!” 狱卒躬身退下,刘景看着周铁愤怒的表情,心中暗道 —— 刑部与诏狱署的角力,已正式拉开序幕,这场角力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朝堂的正邪平衡。

工部衙署的军器局内,工部尚书张毅正检查新造的鸟铳,侍郎周瑞在一旁汇报制造进度。军器局内弥漫着铁屑的气息,张毅拿起一把鸟铳,试了试扳机,忽然开口:“谢大人奏请调拨五百杆鸟铳给宣府卫,你觉得可行?”

周瑞愣了愣,小心翼翼地回道:“鸟铳制造进度尚可,调拨五百杆,不会影响后续供应。只是…… 石崇大人昨日派人来问,能否将鸟铳先调拨给京营西营,说是‘加强京师防务’,属下该如何回复?” 张毅放下鸟铳,冷声道:“京营西营由吴奎掌管,吴奎是石崇的女婿,若将鸟铳调拨给西营,恐会落入石崇手中,用于谋逆。你告诉来使,鸟铳已按谢大人的奏请调拨给宣府卫,无陛下旨意,任何人不得更改。”

周瑞躬身应道:“属下遵旨。只是…… 石崇若因此记恨工部,日后在工程预算中为难我们,该如何应对?” 张毅叹了口气,走到军器局的窗边,望着远处的皇城:“我们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军器制造,是大吴的根基部门,若因怕得罪石崇而放弃原则,那大吴的根基,便会动摇。谢大人为了边镇防务殚精竭虑,我们若连军器都供应不上,便是对不起陛下,对不起百姓。”

周瑞点头,心中更加坚定了支持谢渊的决心。两人正说着,军器局的一名吏员匆匆进来,递上一份文书:“大人,吏部李嵩大人派人送来帖子,说想在明日的部议中提‘军器制造需由吏部考核工匠’,理由是‘提高工匠素质’。” 张毅接过帖子,看后冷笑一声:“李嵩这是想借吏部的权,插手工部的事,实则是为石崇铺路。告诉来使,军器制造有工部的规制,无需吏部插手,若李嵩再提,便让他亲自来与本官说。” 吏员躬身退下,周瑞看着张毅坚定的侧脸,心中暗道 —— 工部虽无兵权、监察权,却能通过军器制造影响朝局,张毅的立场,已在暗中为谢渊增添了一份助力。

玄夜卫北司的密探房内,秦飞正看着探子送来的密报,文勘房主事张启在一旁协助。密探房内弥漫着墨香的气息,秦飞拿起一份密报,上面记录着孙康昨日与石崇亲信的会面,忽然开口:“孙康已改动旧账,石崇明日便会让言官递折,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张启躬身回道:“属下已让人复制了旧账的原本,可作为证据。另外,我们的人已在孙康的住处安装了监听设备,若他与石崇再有联系,便可录下实证。” 秦飞点头,将密报放在一旁:“很好。明日言官递折后,你立刻将旧账原本和监听记录交给周铁,让他在朝堂上公开,挫败石崇的构陷。另外,派人盯着徐靖,若他敢在诏狱动手脚,立刻禀报陛下。”

张启应道:“属下遵旨。只是…… 石崇的旧党在山东还有势力,若他狗急跳墙,调动山东旧部作乱,该如何应对?” 秦飞冷笑一声:“我们早已派人盯着山东旧部,若他们有异动,岳谦的边卫可随时支援,石崇翻不起什么大浪。另外,谢大人已令秦云加强宣府卫防务,防止瓦剌趁机入侵,内外皆有防备,石崇的阴谋,终将败露。”

两人正说着,一名探子匆匆进来,递上一份密报:“大人,石崇派人去诏狱见徐靖,商议‘若孙康被抓,便将他杀人灭口’。” 秦飞接过密报,看后眼中闪过厉色:“徐靖好大的胆子!传我命令,立刻派人去诏狱附近埋伏,若有异动,立刻抓捕凶手,保护孙康的安全。另外,将此事禀报陛下,请求下旨严查徐靖。” 探子躬身退下,张启看着秦飞坚定的表情,心中明白 —— 玄夜卫作为帝王的耳目,已成为挫败石崇阴谋的关键力量,这场暗战的胜利,已越来越近。

诏狱署的偏厅内,徐靖正与石崇密谈,厅内烛火摇曳,映着两人阴沉的脸。石崇坐在主位,手中端着一杯酒,却未喝,忽然开口:“孙康已改动旧账,明日言官递折后,谢渊必倒。只是…… 周铁的人盯着孙康,若他被抓,恐会供出我们,该如何应对?”

徐靖冷笑一声,将一杯酒一饮而尽:“大人放心,我已安排好杀手,若孙康被抓,便在押往刑部的路上将他灭口,伪造成‘畏罪自杀’的假象。另外,我已在诏狱准备好‘谢渊通敌’的假证据,若谢渊不倒,便将假证据递上,定能让他万劫不复。” 石崇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按你说的办。另外,山东旧部已做好准备,若京师有变,他们便领兵进京,助我们掌控朝政。”

徐靖躬身应道:“大人英明。只是…… 秦飞的人盯着我们,恐会察觉我们的计划,要不要先动手除掉秦飞?” 石崇沉默片刻,摇了摇头:“暂时不用。秦飞是玄夜卫北司指挥使,深得陛下信任,若贸然除掉他,定会引起陛下怀疑。我们只需按原计划行事,待掌控朝政后,再除掉秦飞和谢渊不迟。” 徐靖点头,心中却有些不安 —— 他总觉得,这场阴谋,不会像石崇想的那么顺利。

两人正说着,诏狱的一名狱卒匆匆进来,递上一份文书:“大人,玄夜卫派人送来帖子,说要核查诏狱的在押人员,尤其是旧党成员。” 徐靖接过帖子,看后脸色微变,递给石崇:“大人,秦飞的人要来核查,恐是察觉了我们的计划。” 石崇接过帖子,看后冷笑一声:“让他们查!我们早已做好准备,假证据藏得极深,他们查不到。另外,告诉杀手,明日务必除掉孙康,不能有任何疏漏。” 狱卒躬身退下,石崇和徐靖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狠厉 —— 这场朝堂暗流,已到了最后的关头,谁能胜出,便看明日的较量。

片尾

次日清晨,奉天殿的朝钟准时响起,大臣们按品阶依次入殿,表面上平静无波,实则各怀心思。言官们果然递上弹劾谢渊 “克扣军饷” 的折子,石崇站在朝班中,眼中满是期待。可未等萧桓开口,周铁便出列,递上旧账原本和孙康改动的证据,秦飞也随后出列,呈上孙康与石崇、徐靖勾结的密报和监听记录。

石崇脸色骤变,想要辩解,却被萧桓厉声打断:“石崇,你勾结徐靖,改动账册,唆使言官,构陷忠良,还与瓦剌私通,罪该万死!来人,将石崇、徐靖拿下,打入诏狱,交由刑部从严审讯!” 玄夜卫的人立刻上前,将石崇和徐靖按在地上,两人挣扎着喊冤,却无人理会。

朝班中一片哗然,李嵩、张文等曾暗中支持石崇的官员,脸色苍白,纷纷低下头。谢渊出列,躬身道:“陛下英明,肃清奸佞,实乃大吴之幸!” 萧桓点头,目光扫过朝班:“今日之事,警示诸位 —— 朝堂之上,若有再敢勾结奸佞、构陷忠良者,石崇、徐靖便是下场!另外,令谢渊继续总领军政、监察百官,岳谦加强边卫防务,秦飞肃清旧党余孽,务必让大吴朝局重回清明。” 大臣们躬身应道:“陛下圣明!”

退朝后,谢渊走到奉天殿外,望着远处的皇城,心中明白 —— 这场朝堂暗流虽已暂时平息,可旧党余孽未除,新的挑战仍在前方。他转身走向兵部衙署,脚步坚定 —— 他肩上的责任,不仅是稳固兵权,更是守护大吴的中兴之路。

卷尾语

《大吴通鉴?史论》曰:“天德元年朝堂暗流之役,非仅谢渊与石崇之私斗,实为大吴中兴之关键试炼。萧桓借玄夜卫之耳目、刑部之公正、忠良之助力,挫败旧党阴谋,平衡朝堂派系,始显帝王之智;谢渊以刚正立朝,借兵部之权、边卫之固、百官之支持,稳固政局,终成社稷之柱;而石崇、徐靖之流,以私怨害公,以权谋乱政,终落得身败名裂之下场,此亦奸佞之戒也。”

朝堂的暗流,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权力游戏,而是关乎江山稳固、百姓安乐的试炼。李嵩的吏治算计、刘焕的粮草博弈、王瑾的中立坚守、张毅的军器立场,看似各自为战,实则都在影响着朝局的走向 —— 忠良者坚守原则,奸佞者谋私乱政,中间者摇摆不定,最终构成了大吴朝堂的复杂图景。

萧桓的胜利,在于他能在信任与制衡间找到平衡点,既倚重谢渊这样的忠良,又不纵容权力过度集中;既肃清旧党,又不引发朝堂动荡。他的帝王之智,不仅在于识破阴谋,更在于借势引导,让朝局朝着清明的方向发展。

谢渊的坚守,在于他始终以大局为重,不被党争裹挟,不被私怨左右,以兵权稳固边防,以刚正震慑奸佞。他的存在,不仅是大吴军政的保障,更是朝堂清明的象征,印证了 “忠良为社稷之基” 的真理。

历史的尘埃落定,诏狱署的阴暗角落早已荒芜,可这场朝堂暗流留下的教训,却永远镌刻在大吴的史册中 —— 朝堂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却不能有谋私的阴谋;官员可以有不同的立场,却不能有乱政的私心。唯有坚守原则、心怀江山,才能在暗流汹涌的朝堂中,站稳脚跟,成为大吴中兴的推动者。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