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7章 玉箫吹落江湖事,铁翼扶摇凌九陲(2/2)

石崇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可。周铁与秦飞皆是陛下信任的大臣,此刻刺杀他们,必然会引起陛下的警觉,反而对我们不利。我们可以从侧面入手,派人干扰查案,销毁证据,同时散布谣言,说周铁与秦飞勾结谢渊,意图谋反,让陛下对他们产生怀疑。”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你立刻前往诏狱,再次提审谢渊,逼他写下认罪书。只要他亲口认罪,即便周铁与秦飞查到什么,陛下也未必会相信。若是他不肯认罪,便动用酷刑,直到他屈服为止!”

徐靖离开后,石崇又召集了几名核心党羽,秘密商议对策。他们决定,动用所有力量,阻止周铁与秦飞查案,同时做好兵变的准备。一旦查案出现对他们不利的迹象,便立刻发动兵变,夺取皇权。

第十节 诏狱提审:酷刑难屈赤子心

徐靖连夜赶到诏狱,亲自提审谢渊。诏狱深处,阴暗潮湿,弥漫着腐臭的气息。谢渊被关押在最深处的牢房,身上的伤口尚未愈合,铁链锁着他的手脚,每动一下,都牵扯着伤口,带来钻心的疼痛。

“谢渊,陛下已经下令彻查此案,你若识相,便乖乖写下认罪书,或许还能留你一条全尸。” 徐靖站在牢房外,语气冰冷地说道。

谢渊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蔑视:“徐靖,你伪造证据,构陷忠良,迟早会遭天谴。我谢渊身正不怕影子斜,绝不会写下任何认罪书!”

“敬酒不吃吃罚酒!” 徐靖怒喝一声,对狱卒下令,“给我用刑!我倒要看看,你的骨头有多硬!”

狱卒们立刻上前,拿起鞭子、烙铁等刑具,对谢渊施以酷刑。鞭子抽打在身上,留下一道道血痕;烙铁烫在皮肤上,发出滋滋的声响,散发出焦臭的气味。谢渊疼得浑身颤抖,冷汗直流,却始终咬紧牙关,不肯发出一声求饶,更不肯写下一个字。

“徐靖…… 你…… 你休想让我屈服……” 谢渊艰难地说道,声音微弱却坚定,“我…… 我坚信陛下会查明真相,还我清白……”

徐靖看着谢渊宁死不屈的模样,心中既愤怒又焦虑。他知道,若是无法让谢渊写下认罪书,一旦周铁与秦飞查到证据,自己和石崇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继续用刑!直到他屈服为止!” 徐靖怒吼道。

狱卒们再次举起刑具,可谢渊已经昏死过去。徐靖无奈,只能下令将谢渊拖回牢房,等待他醒来后再继续审讯。他看着谢渊昏死的身影,心中满是绝望 —— 他没想到,谢渊的意志竟然如此坚定。

周铁与秦飞接到圣旨后,立刻展开查案。他们首先前往诏狱,提审谢渊,却被徐靖以 “谢渊身受重伤,无法审讯” 为由拒绝。

“周大人,秦大人,谢渊在审讯中拒不认罪,大闹牢房,被狱卒制服时受了重伤,此刻正在昏迷中,实在无法提审。” 徐靖拱手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

周铁脸色一沉:“徐大人,陛下已有旨意,授予我二人便宜行事之权,提审谢渊乃公务,你竟敢阻拦?”

徐靖道:“周大人息怒,并非属下阻拦,实在是谢渊伤势过重,恐有性命之忧。若是他在审讯中出了意外,谁也担待不起。不如等他伤势好转后,再行提审?”

秦飞冷笑一声:“徐大人,你以为我们不知道,是你对谢渊动用了酷刑?我劝你立刻让开,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双方僵持不下之际,石崇的亲信、理刑院判官孙平赶到,高声道:“周大人,秦大人,徐大人也是按规矩办事,何必强人所难?谢渊乃重犯,若有闪失,责任重大。不如先核查证据,待谢渊伤势好转后再提审不迟。”

周铁与秦飞深知,此刻与徐靖硬拼,对查案不利。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先退一步,前往谢渊的旧宅,核查那所谓的 “密信”。

可当他们赶到谢渊的旧宅时,却发现现场已经被破坏。原本藏在书架夹层中的 “密信” 不翼而飞,书架上还被纵火焚烧,留下一片狼藉。

“不好,证据被销毁了!” 秦飞脸色大变,“一定是徐靖的人干的!”

周铁沉声道:“看来,石崇党羽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开始销毁证据。我们必须加快进度,在他们销毁所有证据之前,找到确凿的线索。”

就在周铁与秦飞一筹莫展之际,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找到了伪造密信的匠人赵墨,并从他口中得知了真相。

赵墨被带到周铁与秦飞面前,吓得浑身颤抖。在周铁的耐心询问下,他终于说出了实情:“是…… 是理刑院主事让我伪造的密信,他用我儿子的性命威胁我,我实在没有办法……”

赵墨详细讲述了伪造密信的过程,包括所用的墨料、纸张,以及模仿谢渊笔迹的细节。他还交出了自己当时留下的一份底稿,与徐靖之前呈递的 “密信” 对比,笔迹的破绽一目了然。

“太好了!这就是确凿的证据!” 秦飞激动地说道,“有了这份证词和底稿,我们就能证明徐靖伪造证据,构陷谢渊!”

周铁点了点头,道:“我们立刻将这份证据禀报陛下,同时派人抓捕理刑院主事,顺藤摸瓜,挖出更多石崇党羽的罪证。”

可就在此时,一名玄夜卫成员匆匆赶来,禀报说:“大人,不好了!理刑院主事刚刚被人暗杀,尸体已经被焚烧,无法辨认!”

周铁与秦飞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们知道,这是石崇党羽在杀人灭口。看来,这场查案之路,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艰难。

周铁与秦飞将赵墨的证词与底稿呈递给萧桓,萧桓看完后,龙颜大怒。他没想到,石崇与徐靖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敢伪造证据,构陷忠良,甚至杀人灭口。

“欺君罔上,罪该万死!” 萧桓猛地一拍案几,茶水四溅,“传朕旨意,立刻逮捕徐靖,关押在诏狱,由周铁与秦飞亲自审讯!同时,命岳谦加强京营戒备,封锁石崇府邸,防止其狗急跳墙,发动兵变!”

刘玄在一旁道:“陛下英明。此时必须采取雷霆手段,震慑奸佞,才能顺利推进查案,还谢渊清白。”

萧桓点了点头,又道:“另外,传旨将赵墨送往安全之地保护起来,他是关键证人,绝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同时,下令彻查理刑院主事的死因,务必找到暗杀他的凶手,揪出幕后主使。”

圣旨很快传达下去,京营与玄夜卫迅速行动起来。徐靖正在府中与石崇的亲信商议对策,突然被玄夜卫包围。他试图反抗,却被秦飞当场制服,押往诏狱。

石崇得知徐靖被抓的消息后,心中大惊。他知道,大势已去,若不尽快发动兵变,自己也将难逃罪责。他立刻召集核心党羽,下令道:“事到如今,只能拼了!秦云,你率京营第三营突袭奉天殿,控制陛下;其他人随我围攻刑部与玄夜卫北司,救出徐靖,销毁证据!”

秦云接到命令后,心中犹豫不已。他深知,发动兵变是谋逆大罪,一旦失败,便是万劫不复。可他早已被石崇胁迫,家人也被石崇控制,只能硬着头皮领命。

京营第三营的士兵们在秦云的率领下,悄悄向奉天殿移动。而石崇则率领镇刑司旧部,向刑部与玄夜卫北司进发。京城的空气,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一场大规模的兵变,即将爆发。

岳谦得知石崇要发动兵变的消息后,立刻率领京营第一营、第二营,前往奉天殿守护。他按照萧桓的旨意,在奉天殿周围布下严密的防线,严阵以待。

秦飞也率领玄夜卫缇骑,加强了刑部与玄夜卫北司的守卫。他知道,这场兵变,不仅关乎谢渊的命运,更关乎大吴的江山社稷。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阻止石崇的阴谋。

而此时的诏狱中,谢渊从昏迷中醒来。他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嘈杂声,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他挣扎着坐起身,心中满是担忧。他不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兵变,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命运,会给大吴的江山带来怎样的灾难。

萧桓端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神色平静,却难掩眼底的凝重。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等待着石崇兵变的爆发。他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大吴命运的决战,胜则肃清奸佞,还朝堂清明;败则江山易主,生灵涂炭。

内侍匆匆禀报:“陛下,石崇率领镇刑司旧部围攻刑部与玄夜卫北司,秦云率京营第三营向奉天殿进发,大战一触即发!”

萧桓点了点头,道:“传朕旨意,命岳谦与秦飞全力抵抗,务必将叛军全部歼灭!另外,命人将石崇谋反的罪证张贴全城,告知百姓真相,争取民心支持!”

圣旨传出,京城的百姓们得知石崇谋反的真相后,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支援朝廷军队。他们有的送粮送水,有的加入战斗,与朝廷军队一同对抗叛军。

萧桓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传来厮杀声的方向。他知道,自己的决断是正确的。无论这场战斗多么艰难,他都必须坚持下去,为了谢渊的清白,为了大吴的江山,为了天下的百姓。

夜色中,厮杀声震天动地。这场由谢渊案引发的忠奸对决,终于迎来了最终的决战。而身陷诏狱的谢渊,依旧在黑暗中等待着,等待着正义降临的那一天。他的生命,依旧悬在刀尖之上,但他坚信,只要陛下明察,只要忠臣坚守,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大吴的江山终将恢复清明。

片尾

石崇发动的兵变在朝廷军队与百姓的联合抵抗下,陷入胶着状态。岳谦率领京营主力顽强阻击秦云的军队,多次击退叛军的进攻;秦飞则带领玄夜卫缇骑,成功守住刑部与玄夜卫北司,并开始组织反攻,逐步压缩叛军的活动范围;徐靖被关押在诏狱中,周铁与秦飞正对其进行审讯,试图从他口中获取石崇党羽的全部名单与罪证;赵墨作为关键证人,被玄夜卫严密保护起来,成为指证石崇伪造证据的重要力量;谢渊仍被关押在诏狱深处,虽未被救出,但得知石崇谋反的真相后,心中重新燃起希望,身体状况也略有好转。

京城的局势依旧紧张,兵变的胜负尚未可知,但正义的力量正在逐渐凝聚。这场关乎大吴江山命运的决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卷尾语

御书房的彻夜沉思,是德佑帝萧桓帝王生涯中最关键的一次抉择。在忠良与奸佞的博弈中,在民心与权势的权衡中,他最终选择了坚守正义,下令彻查谢渊案,展现了作为君主的审慎与担当。这场抉择,不仅关乎谢渊一人的生死,更关乎大吴朝堂的清明与江山的稳固。

谢渊的功绩昭然若揭,却因石崇党羽的构陷而身陷绝境,被动承受着酷刑与冤屈。他的遭遇,是大吴朝堂忠奸对决的缩影,也深刻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残酷。而萧桓的最终决断,为这场漫长的冤屈带来了转机,也让天下忠臣看到了希望。

石崇党羽的负隅顽抗,发动兵变,试图以武力夺取皇权,最终却陷入了朝廷军队与百姓的联合围剿。这充分证明,民心所向,不可逆也;正义所在,不可挡也。奸佞或许能凭借权势横行一时,却终究无法掩盖真相,无法战胜民心。

这场由谢渊案引发的风波,深刻地影响了大吴的历史进程。它让朝廷认识到了奸佞势力的危害,也让君主明白了民心与忠良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萧桓必将以此为鉴,加强对朝堂的整顿,肃清奸佞余孽,重用忠良贤臣,让大吴的江山更加稳固。

如今,兵变仍在继续,谢渊的命运依旧悬而未决。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正义的力量面前,叛军终将被歼灭,奸佞终将被绳之以法,谢渊的冤屈终将得以昭雪。这段历史,也将永远警示着后人:君主当明辨忠奸,臣子当坚守气节,民心是立国之本,正义是治国之魂。唯有如此,才能守护江山社稷,实现长治久安,不负天下苍生的期盼。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