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涛正站在窗前,望着楼下的训练场,那里,新老保卫员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格斗训练,口号声、对抗声隐约可闻。
听到脚步声,郑国涛转过身。他今天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更显得身形挺拔,精神矍铄。脸上虽然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格外明亮、锐利。
“老团长。”林默笑着打招呼。
“林默来了,坐!”郑国涛大手一挥,指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自己也回到座位上。他拿起桌上的烟盒,递给林默一支,自己也点上,深深吸了一口。
“看你这样子,保卫处现在是焕然一新啊。”林默点燃烟,笑着说道。
“表面文章要做,里子更要夯实。”郑国涛吐出一口烟圈,神色却并不轻松,“这次多亏了你及时提醒,不然让那些歪瓜裂枣混进关键岗位,后患无穷。”
“主要还是老团长你决断果决,动作快。”林默谦逊了一句,随即转入正题,“让柱子叫我过来,是有什么新情况?”
郑国涛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门口,确认门关严实了,这才回到座位,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王文章那边,暂时是压下去了,掀不起什么风浪。但是,周厂长那边,最近有些动向,让我觉得不太对劲。”
林默神色一凛:“周厂长?他又有动作了?”
“明面上的动作没有,甚至比以前更支持我们保卫处的工作。”郑国涛嘴角露出一丝讥诮,“厂办那边,无论是经费申请,还是物资调配,现在都是一路绿灯,比以前顺畅多了。周厂长见到我,也比以往更客气,几次在全厂中层干部会上,都强调要支持保卫处的工作,保障生产安全。”
“这是以退为进,释放缓和信号,不想在这个时候跟你,或者说,跟我背后可能代表的力量硬碰硬。”林默分析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郑国涛点点头,“但是,最近我听到一些风声,可能跟周厂长这种态度的转变有关。”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我有个老战友,在计委工作,前几天一起吃饭,他无意中提起,说部里最近可能在酝酿对部分大型厂矿的领导班子进行一些微调,主要是为了适应明年可能开始的新的生产建设任务。虽然还没正式文件下来,但风声已经传开了。”
林默立刻抓住了关键:“红星轧钢厂也在其中?”
“十有八九。”郑国涛目光炯炯,“咱们厂是重点企业,产量、规模都摆在那里,如果部里要调整班子,周勇这个厂长能不能动?往哪里动?这都是未知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肯定求稳,不希望厂里出任何乱子,尤其是保卫处这种敏感部门。任何负面消息,都可能影响上级对他的评价。”
林默缓缓靠向椅背,若有所思。这就说得通了。
周勇之前的渗透计划被挫败,又顾忌林默的影响力,本就打算暂时隐忍。现在可能面临领导班子调整的关键时期,他更不愿意节外生枝。
所以才会表现出对保卫处的鼎力支持,这是一种政治上的避险和示好。
“老团长,你的意思是?”林默看向郑国涛。
郑国涛掐灭烟头,目光变得坚定起来:“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周厂长现在希望稳定,不敢轻易在保卫处的问题上做文章。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保卫处的独立性,同时,也要为可能到来的变化做准备。”
他站起身,走到那张安全责任分区图前,用手指点了点几个关键区域:“我打算借着这次整顿和训练的势头,推动保卫处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责任制深化。把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岗位的责任都明确到人,考核标准量化。同时,建立更严格的内督机制。这套东西一旦成型并有效运转,以后无论谁想再往保卫处伸手,都没那么容易。”
林默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老团长这是要趁势夯实基础,建立长效制度,从根本上杜绝王文章之流故技重施的可能。这眼光和魄力,确实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