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大同城破之时,秦孝安和陆昭在最短时间内收拾残部,重新集结军队,用难以置信的速度和战斗力收复失地并赶走了鞑靼兵,避免大同遭受‘靖康之耻’,拯救了无数百姓,确实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牡丹说道:“你看人总是冲着人心里的秘密去的,而在我眼里,秦总兵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个气味相投的人罢了。”
她的语气越是诚恳,阳春晓的感觉就越是糟糕。
秦孝安深不可测,而牡丹如此单纯,真是很难让人不担心啊。
“上午的时候,秦总兵带我去他军营逛了逛。”牡丹又道:“没想到哇,现在的轻骑配备的全是上好的西域大宛马,肩高腿长,一步跨出去起码能顶蒙古马两三步呢!城头也都换上西洋改良弗朗机,无论射程还是准头,都比当年神机营的红夷大炮还要好!还有新造的手弩,改良之后也好用多了!要是鞑子兵再敢打过来,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上等好马,趁手的兵刃,先进的武器——提起这些东西来,牡丹就两眼放光。亲历过战争的军人,似乎对好装备总有种深入骨髓的偏好。
阳春晓突然有点明白了:跟能牡丹‘气味相投’的,倒也真是只有秦孝安这般人物了。
如果在同一阵营的话,也确是桩好姻缘。
而秦孝安向她显摆的这些精良装备,贵得要命又不顶吃喝,以朝廷的抠门作风,恐怕才舍不得花这个钱。
想到这,阳春晓不禁又有些迟疑:也许,调查到此为止的话,对大家来说是个好结果呢?朝中关于军费支出的矛盾得以缓和,西北边防得以巩固,也不用得罪秦孝安这些武官……
但她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这不是一个判官应该考虑的问题,我只负责找出真相而已,其它的事与我无关。
“明天有什么安排吗?”阳春晓突然问。
“城外骑马打猎。”
“带上我如何?”
“好啊!”牡丹爽快地答应下来,随即又有些疑惑:“……你会骑马吗?”
“明天就学。”阳春晓说着,又指了指沈敬:“大家一起去!”
牡丹摸不透她在想什么,只能懵懂地点点头。
第二天。
风和日丽,确是个外出郊游的好天气。
但景南风拒绝了:我没去宰了他们已经非常克制了,这辈子都不可能跟他们一起愉快地玩耍。
阳春晓表示理解,带上其他人跟随秦孝安派来的卫队一同来到城外的校场。
西北的早春,风依旧冷冽,视野之中所有小山包上的树木都还只是光秃秃的枝桠,不见一点绿色,离春天尚有一场春雨的距离。
这里是北校场,平时供骑兵练习骑射之用;再往西北不远是大片稀疏的山林,是个打猎的好地方。
秦孝安早已先到了,一身戎装,仍骑着初见那天的栗色战马,披了件腥红的战袍,远远地朝她们打了个招呼。
牡丹一笑,策马迎了上去。
秦孝安的注意始终放在她身上,对阳春晓等人十分敷衍,随便留下几匹良马便跟牡丹去靶场玩去了——这四周全都是哨塔,不远处即是兵营,她们的一举一动皆在视线之内。
不过,阳春晓的案子还没查完,也并没有打算逃走。
“真要学骑马?”冷誉挑了匹性子温驯的粉鼻白马,扶她踩上马镫。
阳春晓吃力地爬上马背,表情认真:“将来逃跑时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