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你用嘴研究
说起这棵“山茱萸”,算是翟达带回来比较大的植株了。
当时並没有掛果,所以翟达对其印象不深,毕竟一棵灌木一样的东西,全身都是绿叶子和树枝,即便【绿色祈愿】提示它能壮那啥,翟达也无处下手。
他还没疯到为此啃树叶的程度,而且也並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他和刘皇叔是同一种人:我二弟天下无敌!
而几个月过去了,在生物医疗研究所的精心照顾下,这颗山茱萸顺利掛果,而且很幸运的保留了其特性,產出了一些果实。
经过刘翰林解释,这里面还有点故事。
首先,任何对人有效的“成分”,都需要实验才能验证,初步可能是小白鼠,中期猿猴类,最后才是人本身。
按照一般的严谨科学,山茱萸结果,距离发现其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初期几颗果实,都没琢磨出什么特別来。
毕竟一颗样本能做的研究有限,翟达没说明方向的情况下,相当於不断在做排除法。
但有趣的一点是...山茱萸本身就是一种“中药材”
再说的直接点:在中国人的概念里,这东西本就是可以直接吃的。
於是某日,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发现有一颗样本已经要放坏蔫吧了,加上有点饿,鬼使神差丟进了嘴里。
这就和研究葡萄的人,顺嘴吃两个很正常不是么
而后很快感觉到一种兴奋感.
具体怎么描述,不方便赘述了,但只要是个男人,就不难总结归纳出“壮羊”两个字。
一开始他们也怀疑过是不是搞错了,比如那个研究员对山茱萸过敏之类的,后来在药材市场又买了一些其他山茱萸,均毫无反应。
本著“纯天然中药”+“检测无毒”的双重保险,乾脆又吃了一颗...
於是功效直接跳过了“小白鼠”和“猿猴”阶段,超前点播了。
事后有方向的研究下,快速锁定了其效果。
一种天然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阻断a-肾上腺素受体,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度:使人更放鬆,缓解疲劳,血管舒张。(程度不深,综合效果略强於咖啡因)。
同时,刺激睪酮类物质分泌,从而改变相关机能。
代谢时间大概两天,目前没发现副作用。
如果前者只能算“小用”,毕竟提神和放鬆的东西很多,连“巧克力”都可以做到,而人类早就合成了千倍、万倍效果的非自然化合物...当然后者一般被称为“毒”。
但后者“刺激睪酮类物质分泌”,就纯纯“核心价值”了...
你別觉得它俗。
任何让男人更男人,让女人更女人的东西,都是人类亘古以来的追求。
不但有著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在健康领域作用颇多。
哪怕不往歪门邪道上想,在体育运动,健身健美领域也有巨大作用。
別扎针了,吃颗枣子吧!
刘翰林喜滋滋地捏著那枚红彤彤的小果实:“这玩意儿劲儿大,对应体重下,成年人一颗就有明显体感..”
翟达看那稚嫩的年轻小脸,总觉的有种违和感:“不是,你们真的敢吃啊,不怕有什么问题”
刘翰林正色道:“欸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害不了!”
在来东阳前,刘翰林是一个坚定的现代科学研究者,对中医嗤之以鼻,但现在,他给自己加上了“中药信服者”的人设。
因为这个人设,可以让他毫无顾忌的吃下山茱萸。
好一个信则文化传承,不信则封建迷信..
翟达带回来的山茱萸,结果能力挺强的,一串能有近百粒,掛了十几串,不论成熟或者半成熟都有研究价值,不过终究有一些来不及使用的。
全炫嘴里了。
翟达听得一愣一愣的,心说我们这算不算非法进行“人体药物实验”
好像不算吧.,.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说到底,还是中国人对草本植物,或者说“中药”带著点本能的信任。
排除掉什么“人中白”、“人中黄”这样挑战极限的东西,大部分都带著三分接受度。
而由於文化沿袭数千年,导致本土草本植物里,感觉80%都能和“药材”沾点边...
比如隨处可见狗尾巴草、三叶草、喇叭...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没有符合现代科学的药用证据。
不过刘翰林的说法,结合自己【绿色祈愿】看到的信息,倒是给了翟达一个启示,或者说一个“特殊视角”:
也许,古人是真的发现过一些独特的“药材”!
有著比非洲土著更完善的文明系统,让他们得以记载下来,甚至进行模糊的总结。
但就像他带下来的东西许多都失去了“特异性”一样,古人的发现,也会因为时间、
地理、植株退化而渐渐流失。
药材在哪里种植、如何种植、什么品种...都会混乱这个“纯经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