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抽丝(1/2)

孙默把自己的想法和金满仓一说,金满仓拍着大腿连声叫好。他对孙默说道:“我就知道你孙干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事情找你出主意准没错。”

夸过孙默他没有停止继续说话道:“孙干部,你建议新办陶瓷厂的想法太好了,你不是说原材料都在村周边的山上和河里找到了嘛,那敢情好。说起来也是祖宗积德,俺们村里还真有懂烧瓷器的工匠。”

“早年间天下战乱,从江西景德镇有一户人家逃到了俺们村,老祖宗看人家活的艰难,不仅没嫌弃、还留在了村里生活。他家和你还是邻居,就是村东头的周家。”

孙默还是后来才了解到周家的来历,人家还真是传承有序的制陶世家。提起‘贵和祥’周家的名号,景德镇的老人都得挑起大拇指,夸一声‘高’字。人家可是景德镇三大名窑世家之一。

后世有留在老家的周家人创建的‘夏雨吉宝’延续了明清瓷器造型丰满、深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的特点,展现了质朴、庄重之美,其烧制的产品涵盖青花、粉彩各类色釉,尤其擅长烧制青花及青花釉里红,青花的分水与釉色堪称国内一流水准。

新华夏建立前,景德镇屡经战乱,在战火中‘贵和祥’毁于一旦,连家族传承的窑口都没有保住,为了求得一线生机,周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四散奔逃。

小涂村周家就是其中流落在外的一支血脉的传承,当年他们来到中原省的时候,因为旅途劳顿,老人和家里的孩子,接二连三生病,不菲的身价也在寻医问药中消耗殆尽,还是小涂村蔡家的老祖宗心怀善念,出资救助了周家老少十几口子人的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被救助的周家人留在了小涂村,反而是村里原来的地主蔡家人在解放前逃亡弯弯,只在村里留下了血脉浅薄的旁系族人。所谓一饮一啄皆由天定,正是有了蔡家人的远远逃离,金家人才有机会成为小涂村的一村之长。

请周家人出面担任制瓷师傅的任务自然由村长金满仓负责,而孙默负责原材料的开发和运输环节的整合。尽可能的降低整体劳动强度,好让村里体力较弱的男丁和妇女也能上班挣工资。

孙默和金满仓大概商量好了下一步的实施方案,才被老狐狸放回家中。走在回家的路上,孙默浮想联翩。他心里不仅想着陶瓷厂的建设计划,还在惦记着村小学里正在为孩子们上课的刘永强夫妻俩人。

他根据夫妻俩潜伏在村子里的时间判断,不出意外的话,可以确定具体时间是在小日子投降前夕;在那个时候,小日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都在着手准备逃回岛国。在那样紧张的气氛下,刘永强夫妻选择留下,一定有一个让人不能拒绝的理由。只要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离真相就不远了。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青草冲破泥土的束缚,投向了广阔天空的拥抱。和煦的春风抚慰着杨柳,万千小树长出了新的嫩叶;春风抚摸着百花,百花扬起了笑颜。在南方过冬的候鸟重新飞回了北方的巢穴,生育后代繁衍生息,为无边春色增添了许多生机。

仿佛一夜之间,有位画家描绘了一幅画卷,他以大地为纸,春风为笔,在画卷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色彩。他让春风把绿草带入旷野,把树木撒向群山,把七彩的染料泼洒在花朵上,把湛蓝覆盖于一望无垠的天空,将充满生机的绿色洒入河流。如梦似幻,如痴如醉,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美景之中,精神越加振奋。

整个春季孙默处于亢奋的状态中,像是找回了刚参军时的精气神,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开创的新事业中。如果不是和蔡大姐、江水流定期要交流新发现的信息资料,刘永强夫妻早被他抛在了脑后。一次三人聚集时,蔡雨偶尔提起一件尘封多年的往事,才又一次引起孙默的注意。

当年小日子败退时,汝宁地区曾经流传过关于小日子藏宝的传说。据说他们把大量搜刮自华夏的宝贝,无数带不回小日子岛的黄金、珠宝和古玩玉器等宝藏埋藏在荒山古洞,还留下了武艺高强的忍者,做为护宝人负责看守宝藏。

蔡大姐说:“那还是十年前的事情,当时我哥的木匠手艺刚出徒,村里的蔡地主家找他打家具,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技艺,他经常一个人去村里的后山森林找寻名贵树种做家具的原材料。有时候一走就是好几天,扎林子深处不回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